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减负”新路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今年8月,教育部公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主要措施有:阳光入学、均衡编班、“零起点”教学、减少作业、每天锻炼1小时、规范考试、等级评价、一科一辅、严禁违规补课与严加督查等。这些措施持之有据,很有针对性。如“减少作业”与“等级评价”的举措就很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心智发育还很不成熟,他们的任务主要是成长。如果承受过重的学习压力,可能会导致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产生疲倦、丧失兴趣、失去信心。而且,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学业表现与未来成就之间的关系也很弱。
但不同的利益群体对减负的看法与态度不同。社会舆论一直在关注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并认为应该减负;社会培训机构在积极支持和推动学校减负,政府减负文件一出台,教育培训公司的股票就应声而涨;学校对减负爱恨交加,一方面觉得可以减轻教师工作量,另一方面又担心教学任务完成不好;而不少家长则明确反对减负,认为减负是学校推卸责任,把负担转嫁给了家长……这些认识与态度交织在一起,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只有科学认识“学业负担”,才能真正推动减负增效。
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不是过重,而是不足。这说明整个教育体系的学业任务难度设计存在系统性问题。
中小学阶段,学生成长的任务重,学习的任务应该相对较轻。但因为高考升学压力的逐级传导,学习竞争越来越低龄化。教育是“长跑”,不是“短跑”。合理地分配体力与精力非常重要。这就意味着为各学段设置合理的任务难度十分重要。这里的“难度”,不是指知识的绝对难度,而是指相对于学生身心发展阶段应承受的知识难度。
教育要与人的身心发展阶段相适应(即“适切性原则”),是教育中最基础性的规律。对于低中段的小学生而言,学习以分科知识为中心的、抽象的、系统的知识性课程有相当的难度,而应该以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为主,以体验性和探索性学习为主。小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启发学习策略、掌握基础性学习工具等,而不应当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接受性学习为主,单纯追求学习成绩。这些年,政府一直在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新一轮课程改革在这些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努力,但教育改革是个系统工程,非旦夕之功所能及。
深入进行教育改革,需要向学校下放权力,让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大胆进行探索。学校只有在课程设置、考试评价、人事等方面具有了相对独立的空间,才有条件进行课程与教学等方面的改革。
现在中小学的课程基本上还是以学科化的知识性课程为主,特别是以高考和中考科目为主。其他一些中、高考没有涉及的音体美甚至小学阶段的科学与社会等课程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机械重复地学习追求考试成绩的学科课程,势必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实际上,学生的学业负担主要来自于语文、数学、英语等考试课程,其他的没有考试压力的课程通常比较受学生欢迎,很少构成负担。
要减轻学生负担,必须增强学生学习内容的多样性与选择性。从课程设置上,要有考试科目课程,还要有没有列入考试科目的其他课程;要有必修课程,也要有选修课程;要有学科课程,还要有活动课程;要有显性课程,还要有隐性课程。在丰富多元的课程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转换活动内容来调节身心负担。这样,他们感受到的来自考试课程的压力自然就会减小。
同样的任务与内容,对有些人是负担,对另一些人可能就不是;对于同一个人而言,采用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可能是负担,采用另外一种可能就不成为负担。
学业负担因人而异,表明在教育教学中注重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能力越强的学生,学习内容成为负担的可能性越小。在传统的课堂讲授式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式。在课堂上,教师会向学生呈现和讲解正确的知识,通过习题和考试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是学生能直接接触到正确的知识,结果呈现直观清晰,初看很有效率。但该教学方式对过程与方法、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关注不够,学生为了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所付出的努力也不够。因此,它在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和知识掌握方面存在先天不足,真实的效率并不高。
学业负担应因学习方式而异,表明给学生自由度、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十分重要。直接不加思考地接受正确知识,对于很多人特别是对于有探究欲望和质疑习惯的学生而言,并非好事。一般情况下,人对于被动接受事情的积极性要小于自主选择的事情。学生通常对“故事和问题”比较感兴趣,而对知识本身的兴趣相对要弱。作为教师,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把知识背后的“问题和故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形成能力,而不应直接把学生未经深入思考的知识“准确地”告诉学生。
理想的选拔制度除了应借助于学习成绩来观察其能力外,还应该看学生在社会活动中的表现,把最了解学生的授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作为选拔依据,但这些主观评价的有效性依赖于社会信用体系。
然而,在一个信用普遍缺失的体制中,主观评价结果很难被应用。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发育相对成熟的市场和一系列成熟的信用采集制度,还需要对不良信用者的严格惩罚制度等。在当下,还无法很好地结合考试成绩并综合利用其他的也很重要的面试与推荐等方式,来对学生真实能力状况进行评价。
人生活在社会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分工与地位的差异。追求更好的生活是人之常情。在发达国家,不同职业与阶层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相对较小,政府对弱势群体机会公平与条件公平的保障也相对较好,个人通过努力实现自身梦想的机会较多,人与人之间生活的差异主要来自于能力与意愿,在社会升迁过程中受到来自于个人及家庭背景因素的干扰要小,同时人们实现社会升迁的途径也相对较多。
一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差距越大,利益分配格局越固化,人们实现社会升迁的渠道就越单一。在缺乏公平与公正的社会中,教育是实现社会升迁的最后通道。社会对教育寄予的期望越大,教育承受的外部压力越大,反映了社会在公平与公正方面的问题越严重。所以,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教育成为“救命稻草”的根源还在于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存在问题。“没有高考,就拼不过富二代”的担忧也正源于此。在整个教育系统承受很大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业负担难以减轻。
只有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公正与诚信的社会,只有学校真正地按照素质教育的理念办学,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情况才有可能有效地得到缓解。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北京市门头沟区京师实验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