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金齑玉的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金齑玉的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笔者书斋的镇斋之宝是一幅清道光年间何绍基的墨宝。何绍基(公元1799―1873年),字子贞。晚号叟。道光进士,官至编修,是当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条幅中写道:“……新橙配作齑,犹恐夜深防洒渴,教添御儿梨……”。津门耆宿张牧老看过此幅作品,大加赞赏并题诗曰:“骨势崭寄若有神。枇杷橄榄足淡醇,龙城飞将舒援臂,笔阵纵横扫万军。”牧老此意是盛赞何绍基的书法道劲峻拔,有如李广臂弯弓,力透纸背,足见大家的笔力气势。其实,何绍基还是位美食家。据《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载,北京广和居原址在宣武门外菜市口西路南北半截胡同南头路东,最拿手的名菜是潘鱼,经常来这里“好吃这口”的有何绍基、张之洞、翁同稣、赛金花、小凤仙……

既然何绍基在条幅中提到了金黄色的橙齑,本文就说一说“金齑玉鲶”的故事

据考,“金齑玉”一名,乃隋炀帝所赐,历史很是悠久了。其实,“金齑玉”并非是一道菜,而是鲈鱼与莼羹的组合。莼菜作羹滴翠冰紫,配以雪白的鲈,再配以各种色彩的作料,鲈莼羹便成了典型的文人菜。历代文人中最善食“金齑玉”者,据说就是北宋诗人梅尧臣了。秋后,梅家庭院中养有鲈鱼,鲈莼羹是他招待文友的拿手菜。梅家的鲈鲶,须配以橘、橙与熟粟黄。取其金黄之色。以突出“金齑”。现在我们也明白了何绍基为什么要以“新橙配作齑”了。

齑。是一种很古老的菜肴。是用细切的腌菜、酱菜。或将原料在臼中用杵捣碎,再加调料拌和成的。多用蔬菜制作,也可以用动物原料制作。齑出现在先秦时期。据《周礼》“醢人”郑玄注:“凡醯酱所和,细切为齑。”当时的名品为“五齑”,即用昌本(菖蒲根)、脾析(牛百叶)、蜃(大蛤)、豚柏(小猪肩胛肉)、深蒲(蒲齑或桑耳)细切腌渍而成。

汉魏时期,齑的制法有所发展。除将原料细切拌和后腌渍外,还出现了将原料捣碎再加调料拌和腌渍的方法。如汉代《四民月令》中有“八月收韭菁,作捣齑”的记载。北魏《齐民要术》中有“八和齑”,是将大蒜、生姜、橘皮、白梅、熟粟黄、粳米饭、盐在臼中捣碎,然后加醋调匀而成。历代名齑都见记载,如:“韭讲齑”(见《晋书》),“菊苗齑”(见唐《云仙杂记》),“琥珀瓜齑”、“脆红藕齑”、“暴齑”、“忘忧齑”(见宋《山家清供》),“相公齑”(见元《居家必用事类全集》),“瓜齑”(见明《饮馔服食笺》)等。唐宋后,齑的发展变化不大,但有时将齑做汤,称为汤齑,也有将一些细碎原料油炒后成齑的。齑的冷食居多。也可以作面条的浇头。像陕、甘的臊子面,或作为鱼鲶的专用调料。

说完了齑。再说说脍。脍也是一种菜肴。原指细切的肉丝、鱼丝,后来也指切薄的鱼片制成的菜肴。可以加调料拌和后生食。也可以加调料烹煮后食用。以鱼为料的脍写做。

我国食脍的历史也很悠久。有记载者可见于先秦时期。《诗经・小雅》中有“炮鳖脍鲤”,《论语》中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礼记》中也记有牛脍、羊脍、鹿脍、鱼鲶等,说明食脍有据可查者至少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代对脍的记载很多,如,“金齑玉”、“海鲵干脍”(见隋《大业拾遗记》),“缕子脍”(见五代《清异录》),“水晶”见宋(《事林广记》),“羊头脍”见元(《饮膳正要》),“鱼生”(又名生鱼),(见清《广东新语》)。

古时食单,最重鱼。鱼的制作。要经过刀工切割、调料拌和、选配器皿、装配成菜几个环节。其中鱼肉的运刀切割最具观赏水平,最具心理魅力。从先秦始,切皆用带响铃的鸾刀,直到唐代。历代诗人们在观看厨师手持鸾刀切时,都看做是一种美的享受,而写下不少诗篇。曹植在《七启》中说:“西海之飞鳞,(肉)江东之潜龟。”《涪翁杂说》:“燕人鲤方寸,切其腴以留。所贵腴鱼腹下肥处。”鱼之料,要求既肥又嫩,洁白透亮。鱼鲶又贵在刀功要达到又细又薄。恒鳞《七说》:“鲤鳖之鲶,叠似蚋羽。”形容其薄到蚊虫翅膀的程度。古时候切生鱼片为“斫鲶”。斫,是削的意思。《尔雅・释器》:“肉曰脱之,鱼日斫之。”斫,先要将鱼肉削成薄片,有霍叶刀与柳叶刀之说。霍。是豆叶的古称,是要薄到豆叶柳叶的程度,然后再细切为丝。唐代的《酉阳杂俎》说:“进士段硕尝识南孝廉者,善斫鲶,薄丝缕,轻可吹起。操刀响捷,若合节奏。”形容其刀法。切下的鱼片若透明之薄纱,合着节奏,飘飘欲飞,如此薄的鱼片,如蝴蝶翅膀,所以称“化蝶”。杜甫因此有诗:“豉化莼丝熟,刀鸣鲶缕飞。”黄庭坚也有诗曰:“萧臼方看金作屑,鲶盘已见雪成堆。”

鲶所用之鱼,早时最佳者为鲤。所以有“脍炙人口”之说。炙,指的是烤猪里脊肉,脍,指的就是鲤鱼。秦汉时,以鲤为鲶,“切葱若韭。实以醢以柔之。”醢是肉酱,调料除葱、酣外还有芥酱(类似今天之芥菜泥)。西晋巨富石崇爱吃,用一种私家配制的调料叫“韭齑”。另一巨富王恺羡慕得很,于是。挖空心思买通了石崇的下人,才打听到那个神秘的齑,不过是用韭菜根杂以鲜麦苗,捣烂制成的。晋以后,鱼的调料就更丰富了。有蒜、姜、葱、韭末、苏子、胡芹,有梅、橘、粟。雪白的鱼丝,配以金盆,还点缀有鲜绿的香蒿和艳红的枸杞。因此有诗曰:“冰盘行族青红”。到了唐时,就不能以鲤作了。因为鲤与皇帝李姓谐音,鲤被封为“赤鲤公”。皇帝下令,严禁捕捞,有出卖者,杖责六十大板。因此,到郑望的《膳夫录》中,已是“莫先于鲫,鳊、鲂、鲷、鲈次之,鲚、鲐、黄、竹五种为下,其它皆强为。”根本就不敢再提“赤鲤公”了。

鲤不兴了。用鲈鱼作鲐又火了起来。说起来鲈鱼火了还在于晋代张翰的一段话。张翰在齐王手下任职,后齐王将败,张翰又“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自此“秋思莼鲈”,鱼就与鲈鱼、莼羹连在一起了。张翰抬高了鲈鱼的声望。诗人们又不断以“秋思莼鲈”为题,加以各种吟颂,鲈鱼便一跃成为进献皇上的贡品。《太平广记》说:“吴郡献松江鲈鱼干六瓶,瓶容一斗。”“作鲈鱼,须八九月霜降之时。收鲈鱼三尺以下者,作干。浸渍讫,布裹沥水会尽,散置盒内,取香柔花叶相间,细切和。拨令调匀。霜后鲈鱼。肉白如雪,不腥。所谓金齑玉,东南之佳味也。紫花碧叶,间以素。亦鲜洁可观。”鲈鱼,古松江府为多。故又称松江鲈鱼。《松江府志》;“天下鲈鱼皆两腮。唯松江鲈鱼四鳃。”四鳃鲈产地。一说在今之松江县境绣鞋桥下,一说则在今苏州境内宝带桥下。《十驾斋养心录》说:“唐人诗人称松江者。即今吴江县也,非今松江府也。”然而不管苏州还是松江。今日已不见四鳃鲈矣。也有人说,所谓“四鳃鲈”并不是真有四鳃,只是多了两道裂纹而已。

中国传统制作鱼的原料,主要选用的是鲤、鲂、鲈、鲫、(鱼免)、鲟、鲇、鳢、鳟等十来种鱼。东北的大马哈鱼与挪威的三文鱼同属鲑科鱼类,但鲜见将鲑鱼做鱼的记载。关于调味的记载。却是很多。战国时,鱼春天用葱,秋天用芥。三国时用姜齑。南北朝时用蒜、生姜、橘皮、白梅。隋唐时用香柔花叶或金橙丝。宋元时用葱、姜、椒等制成“醋”,或用萝卜汁、姜、香菜、芥辣醋调味,或用香菜、蓼子、芥末、炒葱、盐醋调味。清代用传统调味法较多,但也新增了用盐花、麻油、姜葱拌和之法。现代的鱼脍调料在不断创新,不但有日本的刺身调料,还有东南亚的各种香型、味型的新调料,不断给人以新感觉,这就是鱼的魅力之所在。

有人说,你说的鱼不就是日本的刺身或者叫生鱼片吗?不错,日本号称“国菜”的刺身就是我们的鱼。日本人学习了中国鲶的制作方法。发展成为有魅力的刺身。

作为美食的鱼鲶。从时间上来说。大约已经跨越了三千多年。从空间上说,中原的河南、西北的陕西、西南的四川。都有食鱼鲶的记述。至今在黑龙江的赫哲村。吃“刨花鱼”或生拌鱼丝,那都是上等的“鱼宴”。然而,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鱼名品,如“金齑玉”、“鲈鱼”、“鲨鱼”、“鲇鱼”、“飞鸾”、“海(鱼免)干”、“缕子”、“咄嗟”、“三珍”、“白刀”、“鱼生”等,皆出自江浙闽粤,这与当地的水产海产丰富有关。

鱼为什么对古今的中国人有那么大的魅力昵?因为鱼肉细嫩、丰腴。食时感到爽适舒心,从生理、心理上都得到美好的享受。从营养的角度来看,鱼肉蛋白质含量丰富,脂肪相对较少,含一定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近年来,随着世界文化和物资的交流,一些新的食材如三文鱼等也加入了鱼行列,无疑会推动中国食新风的形成与发展。

“金齑玉”是一种既传统又创新的美食。不过,笔者建议,根据中国人的进食习惯,特别是老年人和体弱者,鱼还是加热进食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