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凯特杏高畦栽培试验初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凯特杏高畦栽培试验初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对凯特杏采用高畦栽培和传统栽培两种栽培方式,通过覆草、合理施肥、严格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配套技术措施的运用,筛选出高畦栽培、2.5m×3.5m株行距、自由纺锤形整枝为凯特杏较适宜的栽培模式。利用该模式5年生凯特杏667m2(亩)产量达2057kg。

关键词:凯特杏,高畦栽培,模式

杏果成熟早,营养保健价值高,在早春果品市场上占有重要位置。从近几年的市场看,杏果紧缺,供不应求,价格稳中有升。经济效益高,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果树树种。我县于2002年春引进凯特杏品种,进行丰产栽培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郓城县小屯国有苗圃,总面积15hm2。该地年平均气温13.5℃,年降水量694.7mm,其中6~8月的总降雨量441.6mm,无霜期208d(天),日照时数2479.7h(小时)。园地为潮土,土壤质地为沙壤土,地下水位5.5m,土层厚,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58%,速效氮7.4mg/kg,速效磷4.9mg/kg,速效钾49mg/kg・pH值7.2,土壤肥力较差,排灌条件较好。

2 材料与方法

供试苗木为凯特杏2年生优质嫁接苗,苗高1.0~1.5m,地径1.5cm左右,授粉品种为金太阳杏、红丰杏,比例为5:1,基砧均为山杏。

高畦栽培(起垄栽培)畦面比地面高出30cm,畦宽80~100cm,根颈与畦面持平,传统栽培(平作栽培)根颈与地面持平,栽后均覆地膜。2002年春按2.5m×3.5m株行距定植,面积分别为14hm2、1hm2,树形均采用自由纺锤形。2004~2006年各处理随机选取20株树调查树体生长发育及结果状况。

3 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表1),高畦栽培幼树期树体生长状况明显优于平地栽培,定植后第2、3、4年树高平均较平畦栽培高24.7%、28.9%、22.1%;干径较平畦栽培粗30.2%、20.9%、30.7%。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重、优质果率、单株产量等均明显高于平畦栽培。

4 小结与讨论

高畦栽培在幼树期树体生长状况及果实产量及优质果率明显优于平作栽培。

1)高畦栽培把果园的表土都集中在高畦上,畦高的30cm加上栽培前挖深沟80cm,高畦栽培的活土层达110cm,大大扩大了根系的活动范围。高畦栽培增加的30cm土层为肥沃的表层土壤,杏树的根系主要集中在20~50cm的土层,这个土壤层次中除30cm高畦土壤为表土外,还有原来的土壤表层20cm,这就等于杏树根系全部集中在肥沃的表土层,有着较优越的养分条件,而传统栽培,杏树根颈逐渐下沉,埋深10~20cm,影响了根系的生长发育。

2)高畦栽培还增加了土壤的受光面积,有利于春季土壤温度的提高,从而促进根系发育和树体生长。

3)高畦栽培根际土壤不容易积水,能保持良好的通气性;而传统栽培,雨季土壤水分容易饱和,根系处于嫌气条件下,产生沤根和窒息,特别在雨后遇早时,根颈易被板结的土壤夹持,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