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以四立教育为纲撑德育蓝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宁海勇(1972-),女,湖南邵阳人,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教育。
摘要:我国自古以来重视德育,德育是当今社会学生成人成才的核心和灵魂。教师应躬行“四立教育”——立德、立志、立言、立行,对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起良好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四立教育;立德;立志;立言;立行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8014901
我国是世界上最重视德育的国家之一。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实施者,贯彻四立教育——立德、立志、立言、立行,引导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素质是班主任不容推卸的责任。
1 立德为本
陶行知说:“‘道德为本,智勇为用’。欲载岳岳千仞之气概,比先具谡谡松风之德操;欲运落落雪鹤之精神,必先养皑皑冰雪之心志。德也者,所以使吾人身体揆于中道,智识不致偏倚者也;身体揆于正道,而后乃能行其学识,以造人我之幸福,学识不致偏倚,而后乃能指挥身体,以负天降之大任。道德不立,智勇乃乖。”重视德育,自古以来是中国教育的一大特色。
教育部在《2003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继续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准。”可见,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重要地位,是实行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和关键。如何才能有效地实施思想品德教育?
1.1 教育说服法
采取“集体讲解法”、“个别谈话法”以及“集体讨论法”,结合主题班会、座谈会等形式,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贯彻“教育说服法”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化学生道德意志,形成学生稳定的道德行为。
1.2 情感陶冶法
利用班级的舆论导向去感召学生的道德情感,利用优秀的文学艺术来提高学生的道德鉴别力和对社会不良现象和思潮的免疫力。文艺作品中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完美的造型、诗的意境,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等等,都可以使学生感动,情感受到净化和陶冶,为良好品德的形成提供精神营养。
1.3 榜样垂范法
榜样垂范法是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英雄模范和其他先进人物的思想言行,促进良好品德形成的一种教育方法。除了通过组织读书、看电影然后采取座谈、讨论等形式充分发挥英雄人物的榜样作用外,更重要的是要发挥班主任本身良好品德的榜样作用,利用班上同学的典型事例来激励全班同学,譬如,在举办以“立德”为主题的班会课的当天,刚好本班的袁婷同学拾到人民币一百元后马上上交政教处,我以此为契机进行品德教育,效果极好。
2 立志为先
2.1 以对集体尽责为主渠道
进行爱班级爱学校的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我是集体中的一员,我要为集体负责,要为集体增添荣誉。
2.2 以对家庭尽责为起点
要求学生尊重父母,听从教育,做到言行有礼,即使意见有分歧也应心平气和地解释。每天自理个人生活和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乱花零钱,爱惜学习用品,不攀比吃穿,不增强家庭经济负担,以培养学生对家庭的尽责意识。
2.3 以对学习尽责为本分
对学生来说,认真学习就是履行自己的责任,也是自己的分内事。使自己成人成才,就是一种责任意识;成人成才后,也才能为社会、为祖国尽更多的责任。
3 立言为重
孔子特别强调“言行一致”和“慎言”,要求学生“敏于事慎于言”(“论语·学而)),要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3.1 知行合一
立言不仅可以对立行起指导作用,增强自觉性,减少盲目性,而且可以成为立行的精神动力。立言必须落实到立行中去,不要将理想挂在嘴上,而应埋头苦读,身体力行,努力实现理想。
3.2 谨言慎行
敏于事慎于言。让学生牢记:急事,慢慢讲;大事,清楚讲;小事,幽默讲;无把握的事,谨慎讲;未发生的事,不要乱讲;做不到的事,别随便讲;伤害人的事,不能讲;讨厌的事,小心讲;开心的事,看场合讲;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讲;别人的事,最好不讲;现在的事,做了再讲;未来的事,未来再讲。
3.3 文明用语
待人接物要文明谦让,做彬彬有礼的君子,切忌信口雌黄,出口伤人,脏话连篇。
4 立行为要
志当高远,更当力行,力行才能坚定志向。朱熹将“笃行”写进白鹿洞书院学规。王守仁主张“知行合一”。早期启蒙思想家王夫之更是注重“行”,将“行先知后,知行并进”作为一条教育原则。重视“立行”这一德育思想特别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和研究。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教给学生如何做人,也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品行,矫正其不良行为。
总之,从立德、立志、立言、立行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导向,让道德教育成为学生自身渴求的需要,让他们自觉地去追求和不断自我完善,这是德育的最大目标。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为之不懈努力,为德育撑起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李天凤,张晓燕,罗德均.当代教师行为规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施国,海童,鲁越.世界名人语典[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