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供探究时空 发展数学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背景与理念
《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当前,有许多数学教师已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陈旧做法,而是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然而,在实践中,往往一些教师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充分的探索空间,学生独立探索的时间很少,合作学习有时只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功能。其实,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即使是一年级的儿童,他们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有一定的认识水平,其中也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特别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相信学生,充分向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使他们更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以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呢?这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是人教版五下数学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二、教学片段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出示饼干盒、木箱),这两个物体大家认识吗?
生1:饼干盒是长方体。
生2:木箱是正方体。
师:对于这两个物体,你们已经知道了什么?
生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生2:长方体的相对面的面积相等。
生3: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可能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
……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那对于这两个物体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它们的12条棱共有多长?
生2:我想知道它们的面积是多少?
师:同学们想知道得可真多,我们今天先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好吗?(板书课题)
(二)探究
1.表面积的意义
师:那什么叫做长方体的正方体的表面积呢?(师拿出饼干盒、木箱)谁愿意上来摸一摸,并说说什么是它们的表面积?
生1:(边摸边说)长方体6个面的和是它的表面积。
生2:(边摸边说)正方体6个面的和是它的表面积。
师:(课件演示长方体、正方体展开的过程)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
师:知道了表面积的概念,你能举例说说我们身边物体的表面积在哪吗?
生1:课本是长方体,它6个面的面积和是它的表面积。(生边摸边说)
生2:橡皮擦的6个面的面积和是它的表面积。(生边摸边说)
……
师:像这些物体几个面的总面积,就叫做它们的表面积。
2.表面积的计算
(1)一般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做物体的表面积,(拿出1号长方体木块),请同学们猜猜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可能会和它的什么有关?
生:可能和它的长、宽、高有关。
师:那请大家再猜猜它的表面积大概会是多少?
生:74平方厘米。
……
师:那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到底会是多少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2)特殊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师:接下来,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答两个物体的表面积,每两个同学桌上都还有两个物体,②号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高也是5厘米,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请你们求出它们的表面积。
三、反思评价
1.鼓励大胆猜想,诱发探究意识。
关于猜想,著名数学教育学家波利亚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我想谈一个小小的建议,可否让学生在做题前猜想该题的结果或部分结果。一个孩子一旦表示出某些猜想,他就把自己与该题连在一起,他会急切地想知道他的猜想正确与否,于是他便主动地关心这道题,关心课堂的进展。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问题情境,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两种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饼干盒、木箱),要求学生说说“对于这两个物体,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使他们自发提出所要探究的问题,然后再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大胆地猜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可能和什么有关?”“它的表面积大概会是多少?”学生凭借自己直觉和丰富的数学实际,提出各种有见地的看法:有的认为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学生凭直觉猜出了74、90、95平方厘米……等等,虽然有些“猜想”是错误的,但创新的智慧火花瞬间被点起,同时一种种不同的猜想又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愿望和进行验证的需要。
2.搭建探究舞台,挖掘思维潜力。
这个案例表明,只要我们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以最大的自主探索空间,通过观察、猜测、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评价、概括等教学活动。这样不仅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自主获取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能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对技能的高水平掌握,更主要的是能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