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课前反思的途径与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课前反思的途径与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教学反思的阶段可以分为课前反思、课中反思与课后反思。从教师的教学实践与专家文献来看,课后针对教学问题的反思格外受到重视,也几乎成了教师教学反思的代名词。笔者不否认课后反思的重要性,但是课前反思也应该提到被足够重视的地位。

一个能预防并制止犯罪行为发生的警察可能很难像能侦破谜案的神探那样为人津津乐道,然而仔细想想:谁的社会价值更大呢?答案是毋庸置疑的。笔者认为,课前防患于未然的反思至少有这样两大好处:其一,教师更能体验成功教学的快乐。其二,学生能极好地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

那么,应该如何做好课前反思呢?

一、备课前鉴“他山之石”的反思

1.汲取精华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上好一节自己觉得满意的课,备课前查阅资料、看教学录像、观摩专家示范、向同行请教等是必不可少的。遗憾的是,很多老师将已有的名家的教学设计当成圣经,不假思索地套用,却终究发现自己远远上不出名家的效果。殊不知,想把名家的思想通过自己的生搬硬套装进学生的脑袋,这本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如果学习能这么简单地移植的话,人的思想岂不变成如同机器那样可以进行简单的复制?

例如,全国赛课一等奖获得者赵震老师多次执教了《负数的认识》《等量代换》等,教师在学习后是否可以这样横向去思考:赵老师每次的上课有什么变化?为什么这样变化?他是怎样想出来的?也可以纵向比较,张齐华也多次执教了《负数的认识》,他的改进呢?他与赵老师有什么不同?哪些又是异曲同工的呢?

策略之一:思考智者的思考——智者思考了什么?为什么这样思考?用什么方法思考出来的?

2.去其糟粕

书籍多了,名家多了,学习的机会多了,功利性的东西自然也多了!教师看书学习或外出听课学习,一方面我们应以谦逊的态度向名人学习,领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另一方面也要带着自己的是非分辨能力敢于批判性地面对一切权威。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数学教育的本质显然也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然而,每个学科都应该完成该学科应该要培养的人的某些方面的特定素质,数学老师必须清楚数学课应该是以培养人的数学素养为核心的。张奠宙教授在《当心“去数学化”》中有一段精辟的言论:“君不见,评论一堂课的优劣,只问教师是否创设了现实情境,学生是否自主探索,气氛是否活跃,是否分小组活动,用了多媒体没有。至于数学内容,反倒可有可无起来。”数学教育,必然是以“数学”为核心。

例如,一节《重复》上了七八年未见新貌。在2000年全国新课程刚实施时我们还可以说特别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今天看来,更像是在演小品、搞闹剧,老师欣赏博得一笑罢了,如果真拿到自己课堂,那真的是贻害无穷。当然,还有一些更像是思想品德课、类似“葵花宝典”这样别出心裁的数学课,我们只要用“是否真正发展了学生的数学素养”这一标准冷静地看待,自然能分辨其中的优劣。

策略之二:上有数学味的数学课——敢于质疑权威,哗众取宠绝不可取。

3.扬我之长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但是模仿的一定要是数学的“神”,而不是某位名家的“形”。常态课(生态课)才是数学课堂永恒的主题。笔者认为,数学课堂应该是“简单、有效、愉悦”的,其中“有效”是核心,常态课应该是“大众人、大众心、大众课、有创新”。我们都是凡夫俗子,然而我们各有特点,有声音特别动听的,有思维特别敏捷的,也有不善言辞的,不善动手的……而造物者往往会这样惠顾我们,某方面是短的,但总有另一方面是特别长的来弥补。名家之所以是名家,正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最擅长的是什么,最应该回避的是什么。名家所采取的正确方法在我们身上或许未必合适,本身没有理解名家的做法却硬要拿到自己的课堂那只能出现更多的笑话。

例如,吴正宪老师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师级人物,其个人魅力目前在我国小数界无人能望其项背。然而吴老师的“爱的旋律”对于绝大多数的数学老师来说是很难学的,其高超的课堂调控艺术、精湛的教学功力与其个人的良好素质是分不开的,所以绝大多数老师只能学其思想,照着吴老师的样子来上,你的学生似乎总是会那么不合拍。相反,对于笔者这样一位声音带沙哑的男教师来说,钱金铎、潘小明等老师扎扎实实、富有理性的数学教学设计就会觉得容易学得多,很多东西拿过来就可以用。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对自己的音色、课堂调控能力、理性思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有充分的认识,才可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学习的名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笔者认为,只要利用了自己的长处激起生命对知识的热情追求,这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学生也无所谓是接受性学习还是探究性学习。

策略之三:集中精力发扬自己的长处。唯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称得上是好方法。

二、备课时重“更新升级”的反思

1.拟定教学思路后的反思

在认真学习与思考的基础上,我们开始静下心来设计属于自己的课堂。第一稿应该是粗线条的,一个框架,一份提纲,即备简案,然后清楚明白地问自己:

(1)目标反思:我的教学是在实施素质教育吗?

这要依赖于教师进行环境分析,包括微观的学校办学宗旨、物质条件、人际关系等,宏观的国家教育法规、政府导向、社会需求等。

(2)内容反思:这节课涉及哪几个主要内容,其中哪个内容对学生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地方我花大笔墨了吗?

这要依赖于教师进行对象分析,主要是对学科材料和内容、教师的自身特征和能力以及学生特征和需要进行分析。

例如,《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主要有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高(画高)、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许多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定义时纠缠于“围成”和“组成”,对三角形的稳定性操作、观察、比较等也花了很多的笔墨,这两方面的内容确实最能使课堂热闹,让人听起来舒服。而有经验的数学老师告诉我们:在观摩课上为了听课效果在学生最容易学会的两个方面花很长时间,实际上没有多大意义。哪怕没有教会,我用5分钟补补就会了。如果是借我的班级上课,我最需要的是让学生理解高的意义,学会画三角形的高。试想,这节课不把笔墨花在三角形的高上,难道还能算“有效”课堂吗?

策略之四:教学最基本的东西应该是学生由不会的变成会的,由不懂的变成懂的。

2.细化教学过程后的反思

当一个教学思路的框架基本确定后,我们就要着手细化教学过程,即备详案。这时,由于进行了认真学习与深刻反思,我们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到评定方式等都会产生多种选项。对各选项分析比较、确定其价值,从而选择最优选项。这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问自己下列问题:

(1)需要教给学生哪些关键的概念、结论和事实?这一过程科学、合理吗?

(2)这节课对我来说、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3)课堂中的重点与难点的教学设计的层次性、条理性清楚吗?各个环节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吗?

例如,在执教《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节课时,《吴正宪与小学数学》一书中有这么一段引入:请同学们事先准备好各种不同的三角形,并分别测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标在图中。上课伊始,第一个教学活动就是“考考老师”,学生报出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度数,请老师猜猜第三个角是多少度。每次问题的抛出,我都对答如流,准确无误……学生由此产生疑问,发现数学真神奇,带着疑问走进数学知识的发现和探索中,通过观察、操作、计算等不同的方法,得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粗看,似乎很精彩。如果从科学的角度去思考,你就会觉得真实的课堂肯定是无法实施的,老师几乎是不可能猜准的。这本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学生的测量没有误差吗?如果说没有误差,那绝不是数学的真实!其次,三角形的内角和中撕、折、算其本身就不是严密的科学证明。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从这一角度,学生完全可以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策略之五:尊重科学,尊重学生,尊重真实的课堂。数学本体性知识的缺乏将是数学课堂最致命的问题。

3.确定教学设计后的反思

当教学环节被细化后,一节课的雏形就基本确定下来了。这时,教师一定要在脑海中模拟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然后努力将自己从细致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摆脱出来,化繁为简,脑子中是一份具有清晰思路的简案。试从以下角度反思:

(1)教学的深度和学习的材料对学生是合适的吗?如果我是这节课的学生,会有怎样的学习效果?

(2)我的问题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了吗?最主要的是哪几个问题?(能否尽量减少一些多余的提问)这几个问题能让学生自己提出来吗?

(3)整个过程中哪些地方是高潮?怎样的动静配合课堂才会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不同的学生分别需要怎样的关注?

例如,笔者执教观摩课《怎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备完课后,在模拟回想课堂的过程中,整节课几乎被化简为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2和5的分数才能化成有限小数?原来小数的意义就是十进制分数,即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分别是一位、两位、三位小数,10、100、1000……只含有质因数2和5,也就是说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2和5的分数一定能转化成十进制分数。这样一节课的思路就是小数的意义(十进制分数)引入——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探究—举例验证—进行反思—得出结论。一节让学生充满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反思意识的课堂,赢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策略之六:以学论教:把我要说的要问的能变成学生主动地要说要问吗?学生是在主动思考吗?学生知识掌握了吗?思维发展了吗?积累了什么经验?

数学家华罗庚说:“但凡读书,都须经过‘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两个过程。”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课前反思,就是为了厚积而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