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银行系基金“难念的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银行系基金“难念的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工银瑞信:

规模巨人,业绩矮子

在2013年上半年基金公司规模排名中,工银瑞信以1674.47亿元的规模排名第五,在以规模带动收益的公募基金圈中,这是个看上去不错的成绩。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作为银行基金中的老大,工银瑞信为了提升规模在渠道上下足了功夫,但业绩止步不前。

2013上半年,工银瑞信的客户维护成本占到了管理费收入的26.2%,甚至是一些中小公司的2倍。除去客户维护费之外,工银瑞信的销售服务费在上半年达到了惊人的9066.9万元,占到了管理费收入的23.1%,是去年同期的3倍以上。

显而易见,工银瑞信的管理费收入有一半交给了银行。按说,作为银行系基金,让自己的东家帮着发一下新基金不是什么难事,但事实上银行系基金发行产品费用高已不是新闻。作为股东的银行,在渠道费用中希望“肥水不流外人田”,高额的渠道费用仍然是流入自己的口袋,只不过却害苦了基金公司。

为了加大发行规模,工银瑞信不得不狂发固定收益类产品,而在比拼投研能力的权益类产品上却黯然失色。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9月14日,工银瑞信旗下8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有5只净值涨幅排在同类基金200名以后。股基成绩如此,也难怪投资者不买账。

其实,在权益类投资上,工银瑞信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2005年6月公司成立时,当年的华夏基金王牌投资人江晖加盟担任投资部总监。在他掌舵公司首只基金工银瑞信核心价值不足两年时间里,基金的净值增长率超过200%,这在公募界屈指可数,但只是昙花一现。两年后江晖这一投研灵魂人物挂靴而去,自此,工银瑞信在投研上开始走下坡路,再也未出现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基金经理。

与之相伴的则是人员变动,2010年工银瑞信经历了投研核心的大规模换血,公司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戴勇毅、权益投资部总监杨建勋、副总监张翎、研究部副总监司晓晨相继离职,研究部总监詹粤萍随后也挥别。

2011 年11 月16 日工商银行分别以人民币2.58亿元及人民币0.65 亿元的对价完成收购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及瑞士信贷所分别持有的工银瑞信20%和5%的股权交易。交易完成后,工商银行对工银瑞信的持股比例升至80%。这意味着工银瑞信完全成为工商银行自家的“孩子”,但其能带给投资者的价值却已经渐行渐远。

招商基金:战略模糊,业绩黯然

2013年上半年,招商基金以690.36亿元的规模排名第16位,在72家列入统计的基金公司中业绩尚可。但如果对比股东实力和进入市场的时机看,招商基金显然做得还不够好。

作为市场化最早的招商银行,其在渠道推广和产品研发上的能力毋庸置疑。但在招商基金这一层面却显得黯然失色许多。事实上,由于股东层之间存在长期利益博弈问题,招商基金一直未能有清晰的发展战略,这也间接影响到了其产品研发。

2002年招商基金成立时,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其中招商证券持有40%的股权,荷兰国际投资集团持有30%的股权,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中国华能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中远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各持有10%的股权。

这种看似强大的股东同盟却不甜蜜。招商基金前总经理成保良就过多陷入了人事斗争的旋涡中而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时机。在当时,成保良拥有公司人事“一票否决权”,这使得核心部门的高管均由其指派,也导致公司治理结构出现问题。

其实,招商基金背景不可谓不雄厚,但频频错失先行者优势与时机,经营管理上倾向于保守,没有明星基金经理,以致从最早的一流公司阵营跌落二流行列。直到成保良离开前,截至2011年上年,招商基金旗下仅有17只开放式基金,整体规模在400亿元左右徘徊,只能排在业内中游之列。与其他合资基金公司相比,上投摩根、工银瑞信以及交银施罗德等后成立的公司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品牌的知名度上,也已经远远超过了招商基金。

作为总经理的成保良对此显然也心知肚明。他曾经表示,相对领先公司和行业平均水平,招商基金在人力资源战略方面投入仍显不足,高素质技能型核心人才仍然短缺,对公司发展形成一定瓶颈,对外吸引和对内培训均有待进一步加强。但是这个遗憾,恐怕也只能留给他的继任者去弥补了。

2011年,招商银行和招商证券共同耗资9800万欧元(约合8.09亿元人民币)受让了荷兰投资持有的招商基金33.3%股权。这使得荷兰投资在10年时间里通过招商基金获得了超过10倍的回报。此后,招商基金正式成为招商银行自己的“孩子”。

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新的总经理许小松将招商基金的规模提升了200多亿元,但细心的投资者或许会发现,这一提升并非投资能力提升所带来的,而是大发固定收益类产品所致。在许小松来到招商基金后,挖来了中信证券的固定收益明星团队张国强团队。2011年,招商基金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因为成功规避了城投债危机受到市场认可。

但这也只是昙花一现,在2012年基金行业大发固定收益产品的背景下,招商基金的固定收益湮没于众,没有一只产品进入前二十行列,张国强团队也逐渐褪去了明星光环。一位业内投资人坦言,招商基金的固定收益面向的投资人大多是中小机构投资者,不利于规模稳定。此外,固定收益团队的投资风格偏保守,在弱市中或许可以规避一定风险,但寄望业绩有较大提升的可能性不大。而整个招商基金的业绩规模都依靠这个团队,因此固定收益投资的成败也决定了招商基金的成败。

中银基金:高管离职,业绩平淡

银行系基金中,中银基金算得上是最没特色的公司。尽管在2013年上半年依靠837.95亿元的规模排名第15位,但和其他银行系基金一样,规模泡沫成分较大,其中帮忙资金不在少数。

对比2012年年底的1039.09亿份规模,中银基金缩水幅度超过20%。一位业内投资经理告诉记者,这也不难理解,年底为了冲规模,基金公司通常会大发货币基金这样短期规模效应较高的产品。银行系基金利用其渠道优势可以短时间内增加规模,另外一些与银行有合作的机构客户也会成为帮忙资金,从而为规模增长出一份力。

观察中银基金旗下产品不难发现,各类短期理财产品占据了大部分,其发行时间也多为去年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受限、基金公司理财产品多发期时集中出现的。一位投资人介绍,利用银行网点优势,一些银行客户经理往往会将基金的理财产品包装成银行理财产品,让许多投资者误认为是银行发行的产品从而去购买。

但这种规模效应十分短暂。Wind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中银基金旗下产品中,中银理财60天B、中银理财7天A、中银理财14天B、中银理财7天B规模缩减幅度均超过了50%。股票类基金中,中银主题策略、中银沪深300等也都出现缩减。

业绩之外,公司高管也面临着震荡。此前有媒体报道,中银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副总裁孙庆瑞将要离职,有可能是投奔私募行业。早前,公司副总经理宁敏也已经离职。对于公司而言,高管的频繁变动将会对公司未来的投资带来何种影响,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