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医四诊信息与形神一体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医四诊信息与形神一体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形神一体观是中医学的重要学术思想之一,体现了人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现了人体生物属性与精神意识属性的和谐;中医“四诊”是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方法的概括,体现了主观思维对人体状态变化的综合识别。形神一体观的指标体系由反映“形”、“神”本质的中医四诊信息构成,而中医四诊信息的内容,必须反映人体的状态变化。真实体现形神一体观的客观表征。中医重视四诊信息的综合评价,实际是对形神一体的关注,是对生命状态变化的真实客观反映,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

关键词:中医四诊信息;形神学说;形神统一

中图分类号:R2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12-2514-03

中医四诊,是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形神学说与天人学说、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并称中医五大核心理论。中医“四诊”和“形神学说”皆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形神一体观是形神学说的核心,是中医的健康观;中医四诊信息反映形神一体观。

1.中医“四诊”信息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客观体现

中医“四诊”是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方法的概括,体现了医者的主观思维过程,是主观思维对人体状态变化的综合识别。中医四诊的基本内容:望诊是对患者的神色、形态、五官、舌象以及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病情,测知脏腑病变;闻诊是通过闻患者语言、呼吸等能声息以及嗅患者体内排出物的气味以辨别内在的病情;问诊是通过对患者及知情者的询问,以了解患者平时的健康状态、发病原因、病情经过和患者的自觉症状等;切诊是诊察病人的脉象和身体其他部位,以测知体内变化。在四诊之中,以望神、望面色、望舌、问诊、切脉为要,望、闻、切三诊收集的资料是疾病的直接征象表现;问诊则是获取患者对自觉症状的主观描述。四诊各有其特定的诊察内容,不能互相取代,四诊必须合参,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系统地获得临床生物信息,为辨证论治提供可靠依据。中医四诊信息反映人体的形、神内容,反映人体状态的基本变化;传统的中医四诊信息,由于形成的历史久远,自然存在着视野和认识的局限性,很难全面客观地反映形神内容、真实表达人体的状态变化。

因此,全面认识、理解中医的四诊信息内容,已经成为现代临床实践必须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过去有一个错误的提法,叫做“四诊客观化研究”,这是一个原则错误。四诊收集到的都是客观的“实在”,而不是医生主观臆造的。只不过有可能在精确度上,人的感官与机器有所差别,但绝对不是主观与客观的差别。病人的主观感觉,就是医生的客观依据。中医从病人感觉出发,就是从客观出发,因此,中医四诊方法是科学可行的,结论也是依据客观事物做出来的,是可靠的。只不过中医的表述,在概念上达到的是寒热虚实的清晰,而不是物理化学的清晰。

中医四诊信息的内容,经历了长期继承与发展、全面理解与完善的过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开阔了中医四诊所能涉及的信息领域。中医四诊信息应该在继承传统认识的基础上,合理吸收患者进行的相关实验室及物理器械等诊察内容,如:x光片、CT、超声波、脉象仪等;吸纳“血糖”、“血压”等现代医学的定量生物信息指标,丰富和完善问诊的内容构成。

随着对中医辨证论治认识的不断深化,要求中医四诊信息的内容,必须反映人体的状态变化,真实体现形神一体观的客观表征。形神一体涵盖了人体生物属性与精神意识属性的和谐,其内容需要有相应的客观指标来体现,中医“四诊”信息即是这些指标的具体化。因此,全面客观的中医四诊信息构成了形神一体观的指标体系。

1.“形神学说”是中医对生命的认识其核心是“形神一体观”

中医认为,形即形体;“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健康的标准是“形神合一”;强调对“神”的深刻理解和关注,辨证论治是调神守形的过程;重视经过辨证论治后“神”的变化,形成了中医特有的思维模式,体现了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中医强调“形神合一”,《内经》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与人的形体密不可分,互相依存,如《灵枢・天年》记有“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说明人是肉体和精神的合一体,精神和肉体相合生命体才能得以存在。形是神的载体,神为形的主宰,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明代着名医家张景岳在《类经・针刺类》中明确地指出:“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深刻阐明形神互相依存的辩证关系,集中体现了“形神合一”的中医形神观。《景岳全书・传忠录・神气存亡论》说“善乎神之为义,比死生之本,不可不察也。……以形证言之,则目光精彩,言语清亮,神思不乱,肌肉不削,气息如常,大小便不脱,若此者,虽其脉有可疑,尚无足虑,以其形之神在也。若目暗睛迷,形赢色败,喘急异常,泄泻不止,或通身大肉已脱,或两手寻衣摸床,或元邪而言语失伦,……或忽然暴病,即沉迷烦躁,昏不知人,或一时卒倒,即眼闭口开,手撒遗尿,若此者,虽其脉无凶候,必死无疑,以其形之神去也。”也是概括地体现了形神之间的辩证关系与形神一体观。

中医理论以生命活动的整体观为指导思想,认为人体的生理、心理活动及与外界环境之间动态系列的平衡遭到破坏,就会产生疾病。在对疾病的认识方面,形神学说清楚地认识到形与神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互为因果的关系。在此认识基础上,张景岳进一步论述了神的变化动对形体及其生理活动的作用,曰:“虽神由精气所生,然所以统摄精气而为运之主者,则又在吾人心之神”,突出了神对形及其生理机能产生的重要作用,即神的活动以形的生理机能为基础,又高于生理过程。说明“神本于形”,而“神又为形之主”,强调“形神统一”这一概念。

在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在“形神合一”的理论基础上,中医主张“治神”与“治形”并用的“心身并治”。《素问宝命全角论》就曾指出:“一日治神,二日知养身,三日知毒药为真,四日制砭石大小,五日知脏腑血气之诊。五法俱立,各有所先。”强调了形神并治,方可祛病的重要思想,使中医的诊疗手段形神兼顾,体现了形神统一。

2.中医四诊信息全面反映了人体形与神在本质上的辨证统一

形神一体观,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形神一体观的指标体系由反映“形”、“神”本质的中医四诊信息构成,集中概括为结构与功能两大类。结构指标体系主要反映生物学属性;功能指标体系既反映生物学属性又反映精神意识属性,同时反映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任何对疾病的干预措施,不仅表现为结构指标的改善,更表现为功能指标的改善;临床疗效评价,既强调关注结构指标的变化,也关注功能指标的改善。但临床实践中尚需加强对功能指标改善的重视,同时重视结构指标与功能指标的辨证关系。如:精神意识状态以及能反映整体结构功能状态的气色、神态等

指标,在大多数临床干预效果评价体系中未涉及或涉及较少。再如:患者经治疗,各种理化检测指标正常,西医认为属临床痊愈状态;然以中医“四诊”信息概括、归纳认识,或有脾胃不和、纳运不佳,或有气血未复、神疲乏力,或有元气亏损、虚弱消瘦等,就人体的整体功能状态而言,没有达到结构与功能的真正和谐统一,即形神统一。相反,患者经治疗后,反映结构完整的理化检查指标并未恢复正常或不能恢复,但概括、归纳中医的“四诊”信息,却发现五脏和调,气血充沛,舌正脉平,形神俱健。

中医的望闻问切第一次将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神与人的感官相沟通。《易经》认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老子》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日希,搏之不得名日微,此三者不以致诘”,就是说,世界的本质既不能用感官感知,又不能语言表述。但中医是一门实践性的应用科学,若不能用感官感知,用语言表述生命的本质,则无法进行临床实践,所以中医就创立了用感官沟通形神的方法――“四诊”。

“四诊”不仅是中医的诊断方法,也是中医的研究方法,就是用感官和语言沟通形神的方法。在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研究上,中医用望闻问切的方法建立了独特的“四诊学说”。《丹溪心法》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就是说疾病的本质藏于体内,不能被感官所感知,但却必然会有主观和客观的现象表现于体外,为语言所能表达,感官所能感知,所以要知道内在的疾病本质,就要从体表来观察,诊察病人的外部表现,就能知道内在的疾病本质,因为只要内部的脏腑组织发生了病变,就必然会表现于体外。这就是中医以神通形的诊断原理。

中国古代关于形神关系的理论,虽然是一个哲学问题,但却包含着深刻的生命观的思想。“形神合一”和“形身合一”的生命观,就是现代心身医学的“心身合一”观。这种“形神一体观”影响着中医基本理论的形成,不仅是中医理论的指导思想之一,而且比西方医学心身概念的提出早了近2000年。现代医学模式正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自然-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人们对医学的需求从单纯的治病需求转向了预防保健、康复、治病合一的需求,而且对预防保健、康复、改善生命质量的期望值更高,希望从有严重副作用的化学药物治疗和损形的手术治疗转向自然疗法、天然药物治疗、无害化治疗。中医药将发挥有机统一的“形神合一”的整体观优势。

综上,中医四诊信息全面反映了人体的整体功能状态,体现了中医全面关注生命状态的优势与特色;反映了结构与功能、形与神在本质上的辨证统一。

总之,中医的“四诊”信息经历了全面理解与发展的过程,形成了中医学与西医学临床思维模式的统一,中医“四诊”信息反映形神一体观。中医辨证论治的目标在于调节人体状态的偏盛偏衰,重视“神治”。换言之,在临床实践中,对疗效进行分析评价时,既要考虑反映“形”这一物质层面的客观指标体系的改善,又要关注功能(包括主观感觉和精神意识方面)的改善。通过对中医四诊信息进行全面、客观的采集来体现形神内容;中医重视四诊信息的综合评价,实际是对形神一体的关注,是对生命状态变化的真实客观反映,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