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曹操并非“奸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曹操并非“奸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凡读过《三国演义》这本旷古奇书的人一定都曾领略过曹操的风采,而善于评论人物的许邵又给曹操扣上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帽子,从此,曹操被迫戴上了“奸雄”这项“桂冠”。千百年来,为人“津津乐道”。但我则认为,曹操这所谓的“奸雄”并不“奸”。

有些人认为,在东汉末年,真正的皇室血统仍然存在,曹操“反汉”的行为实为不臣之举。其实不然,让我们推究一下当时的形势:汉灵帝已死,大将军何进以外戚身份把持朝政,在诛杀宦官十常侍时,反被伏击谋害。而此时有“西凉之狼”称号的董卓带领大军进驻洛阳。董卓入城不久尽揽朝政,他废黜少帝,改立少帝之弟刘协为帝,即汉献帝。大部分大臣纷纷逃出洛阳,当时的汉室早已名存实亡,幼小的汉献帝少不更事,他其实只是董卓的一个傀儡,真正控制天下的实际上是董卓家族。而荒淫无度的董卓根本无心处理朝政,只顾玩乐。曹操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举兵反董卓,而非反汉。所以,曹操所谓的“奸雄”在政治上并不成立。

有些人为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感到不齿,认为曹操为了实现一已私欲而祸乱天下,故意寻找借口挑起战争。

这也是一种误判。当时,反董盟军土崩瓦解,试图拯救天下的曹操再次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郭汜又在祸乱长安,幼小的汉献帝不得不与大臣们出逃。汉献帝虽小,但他身边的大臣也已看出曹操是一个将才,实际上他们的想法是通过曹操来重整天下,曹操的一生可以为我们带来明确的答案:虽己雄据北方,终身未曾称帝。这是为什么?这不正是曹操拯救苍生的表现吗?明知会被“利用”,却为了苍生甘愿背上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罪名。如此宽广的心胸使我们不得不对曹操肃然起敬。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多为才子杨修的死感到惋惜,同时也对曹操这种疾贤妒能的行为而多有抨击。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不难发现,杨修的死确实是曹操无奈的选择。曹操的无奈,其实是对杨修性格的无奈。杨修锋芒毕露而不知收敛,稍有机会便卖弄自己的才华。“猜字谜”、“一盒酥”事件便是极好的验证。对于这些,老谋深算的曹操都会“虽喜笑而心恶之”。这些看似游戏的活动实际上有很强的政治试探性。试探什么?试探自己有没有被他人完全看透。如果一个君主被自己的臣子们完全看透,即使他有再高的才能,也只能是为别人打江山,而恃才放旷的杨修偏偏撞在了曹操的枪口上。众所周知,无论是小说中的曹操,还是历史中的曹操,都是十分爱惜人才的,绝不会因为如此小事而对才华洋溢的杨修痛下杀手。这主要还是因为杨修参与了曹丕、曹植的王位继承权之争,曹操越来越厌恶杨修,骂道:“匹夫安敢欺我!”以至于动了杀心,借后来的“鸡肋”事件将其除之。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不难发现,曹操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并不“奸”。而实际上,曹操才算得上是一位真正贤明的君主。虽然罗老先生为突出刘备的“仁”而把曹操写成了“奸”,但这丝毫不能抹杀曹操卓越的军事才能与海纳百川的广阔心胸。在政治上,曹操不依靠任何人的力量而白手起家,从一个不为人知的平庸军阀迅速成为统领北方的霸主;在军事上,曹操用7万人马把袁绍的80万人马杀得抱头鼠窜。在赤壁惨败后,心胸豁达的曹操竟说出一句“今河北仍由我所据”,并大笑三声;在用人上,他唯才是举,曾把辱骂自己祖宗三代的陈琳加以重用。求贤若渴的曹操颁布《求贤令》,形成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盛况。纵观曹操一生,尽心竭力、鞠躬尽瘁,实乃贤明君主之典范也。

其实,曹操的“奸”只是人们一种直观、武断的看法。当我们真正走近曹操时,才会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曹操崇高的人格魅力与远大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