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当代艺术的珍品与浮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当代艺术的珍品与浮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果说,仅选一位在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上最有可能杀出天价的艺术家,无疑曾梵志是最佳人选。2013年10月5日晚,香港苏富比四十周年晚间拍卖中,曾梵志《最后的晚餐》以7000万港元起拍,经过五名竞投者超过15分钟的激烈角逐,最终以1.6亿港元(约合1.26亿人民币)落槌,加佣金成交价达 1.8044亿港元,创下中国当代艺术新纪录,同时也刷新了亚洲当代艺术品纪录,成为首件过亿的亚洲当代艺术品,他也正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画家中第一个破亿之人。与此同时,赵无极等其他十位艺术家作品也创下新的拍卖纪录。该夜场拍卖总成交额高达11.32亿港元,创下了亚洲历年来同类型晚间拍卖会的最高总成交纪录。

作为一个曾经拥有北漂经历的艰苦发家史的当代画家,曾梵志是湖北美术学院上世纪90年代的一个传奇。早在学生时代,曾梵志就已经于1990年在湖北美术馆举办“曾梵志油画个展”。他的才气毋庸置疑,仅仅三年后就在香港举办“假面”系列个人油画展”,同年自己的毕业作《协和医院三联画》也获得九十年代“广州双年展”优秀奖。之后的经历更是一路璀璨,2008年,曾梵志的《面具系列1996 NO.6》就在香港佳士得拍出7635.75万港元的高价,打破了中国当代艺术的世界拍卖纪录。《协和医院》在2010年12月的北京保利拍卖上以3416万元成交,跻身其作品卖价第三高。

此次拍出亿元天价的《最后的晚餐》作于2001年,作品长度达4米,高2.2米,是曾梵志《面具》系列中尺幅最大的作品,题材取自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达·芬奇的同名作品,在借鉴了前人的构图和人物布局下,原画中的耶稣及12个门徒,被演变为戴着面具在如同会议室的场所中开会吃西瓜的红领巾少先队员。人物背后的书法也取材于领导名书法。原作中的宗教意味被作者赋予了政治荒诞性,也曾一度引发对此政治隐喻的各类解读。

数以亿计的天价艺术品成交案例虽然并不算少数,但能攀上尖顶的这么一部分精英也称得上足以改变历史的人物了。

在全球范围内,艺术品市场也处于这种激烈的矛盾和分化中。高价频出的艺术品市场究竟有多少泡沫,没有人能说清;而艺术品市场的走势与经济市场的关联,又成为人们的一个关注点,艺术市场终究无法脱离交易市场供求关系的一般规律。类似天价艺术品的特殊性并不能证明行业的健康性和有利可图的方面,而恰恰反映了当代艺术品市场的不确定与不稳定性。艺术家和作品、市场的三角关系始终在博弈,但大众的眼球永远被高价吸引。而拍出高价的作品和曾梵志本人已无多大关系,个中市场操控的规律复杂,却无人愿意正视。青年艺术评论家、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闻松就在微博上尖锐表达道,画作拍出天价,只是拍卖公司和藏家之间的事情,和画家本人并无关联。“可叹的是一帮无知蠢人还在欢呼当代艺术亿元时代的到来。这是资本的胜利,与当代艺术有什么关系?”

最后要提到一个小段子:BuzzFeed网站在近两周了一个有趣的测试,是在更早的2005年ABC新闻网邀请几位艺术家和一位艺术史家参与的活动,看看职业研究者们是否能在不署名的11幅作品中正确分辨出是职业画家的现代艺术作品(Modern Art)抑或仅仅是4岁幼儿的涂鸦之作(Toddler Art),作品有可能来自MoMA美术馆,也许仅仅就挂在家庭的墙面上。颇具讽刺的是,当时专家们的测试结果还算满意,也有不少被幼儿画作骗得认栽;作为已习画数十年且在美院接受过所谓科班史论研究教育的笔者在测试中也仅仅获得一个勉强及格的分数,从个人的角度而言是低估了儿童的色彩感觉而又高估了他们的构图能力所致,然而从另一方面,当代艺术品的鉴赏性和市场价值之暧昧复杂关系,珍品与炒作的齐头并进,更早已不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那般单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