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摄影感知“鬼脸城”历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摄影感知“鬼脸城”历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运用了平面分离的方法,将形式美法则运用在历史悠久的“鬼脸城”的拍摄实验中,表现出了“鬼脸城”的历史感及其传说,说明在摄影中是如何运用平面分离的方法来表现形式美法则和主题。

关键词:形式美法则;鬼脸城历史;平面分析与分离

中图分类号:J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030-01

一、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和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包括: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探索形式美的法则,能培养人们对形式美的敏感,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

二、分离平面的方法

1.空间透视:烟雾、长焦等可以夸大色调差异并压缩细节,从而分离为平面。

2.拍摄角度和取景:切掉地平线或不表现各平面之间的联系,取景时取的高一些,或者让一部分取景框离开前景。

3.色调对比:让前景处于阴影中,背景处于光线中。

4.色彩的对比:色彩的明度、纯度和色相的对比。

5.聚焦:选择性聚焦配以较浅的景深使在两个平面之间形成对比。

三、“鬼脸城”的历史

石头城是东吴孙权于公元211年将首府由京口(镇江)迁至秣陵(南京), 利用清凉山的天然石壁建立的军事要塞,正如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照镜子”的传说的由来:石头城建造后,城墙壁上拱出了个“石瘤”。“石瘤”渐渐显出棱角分明的“鬼脸”来,因此被称为“鬼脸”。后来鬼脸变卦,眼瞎鼻子塌,嘴也瘪了。“鬼脸”的凶相连影子也不见了。而在这鬼脸底下,多了一口碧清的水塘。于是这“鬼脸”下的水塘就被称为“镜子塘”,就有“鬼脸照镜子”一说。

四、“鬼脸城”拍摄实验

1.预想的效果:

通过平面分离的摄影方法和,达到形式美并显出“鬼脸城”的宏伟和沧桑感。

2.场景中有多个平面,具体如下:

(1)重点的平面是:“鬼脸”平面及其在水塘中的倒影。如何分离这两个垂直平面,使水景的“虚”与城墙“实”做好对比。

(2)城墙上其他赭石色的岩体和城墙左侧的梧桐林,如何把植物的绿色与城墙的赭石红色形成统一。

(3)城墙脚下的草坪和水塘对岸的木平台等次要平面,如何弱化为剪影而突出主题。

3.实验过程:

时间:11月4日16点40分

相机:EOS550D

光线:暖色夕阳光

五、实验作品分析

P挡拍摄:光圈F/9,快门速度1/250 ,焦距20,曝光补偿-11/3,白平衡自动,ISO 100。

优点:(1)水面波纹和城墙的斑驳形成了“柔”与“硬”的对比,通过质感的区别,让这两个垂直的平面有所分离,达到了对比。光圈F/9使两个“鬼脸”互相照应又能有所联系,完整表现了“鬼脸”传说,又最终达到了统一。

(2)水面的波纹有韵律美,最中心鬼脸处于九宫格位置,符合比例。

(3)曝光补偿-11/3和夕阳使城墙边梧桐树与赭红的的城墙形成剪影效果,这两个平面被自然分离,突出主题还形成统一。

(4)城墙角下的斜坡草坪及其上的人,既联系水面和城墙的平面,又利用透视效果分离两个水面和城墙的平面,表现出均衡之美。

六、总结

本次“鬼脸城”的拍摄,运用拍摄角度、构图等方法分离平面后,将形式美法则用于处理平面之间关系,表现出了“鬼脸城”的历史感及传说,是一次将理论运用在风景拍摄的成功实践。

参考文献:

[1][英]Michael Freeman.摄影师的思想.人民邮电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