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育契机隐藏在灾情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育契机隐藏在灾情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汶川地震所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给人们带来恐惧、悲伤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在安宁祥和的日子里难以体验和生成的感受――来自全民族的人性、亲情和道德的力量,乃至举国抗灾的国家意志。湖北省宜都市实验小学彭崎华老师在品德课上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学生在日记中把收看灾情新闻后的感受和体会写下来。当我阅读了孩子这些无声的叙述之后,感触至深。顺着几则学生日记的思路,讲讲自己的思考。

日记一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捐献,我准备把妈妈给我的5元零花钱捐出去,因此,我没有“过早”(吃早点)……放学回到家里,我总觉得捐少了,又拉着妈妈到“中百仓储”(大超市)门口捐了50元,心里舒畅多了。(五一班 刘梦蝶)

思考:让爱心、同情心生长起来。这位同学捐款的过程就是爱心释放的过程,为了捐款而不吃早饭,总觉得少了到补捐后“心里舒畅多了”的心路历程,很打动人。她的可贵,不在于与同学攀比捐多捐少,也不是那种被舆论驱使的被动行为,而是为了达到“心里”觉得“舒畅”的尺度。因此,品德课应将这样的例子用到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人性之美,让学生感受那颗“善良心灵”的温度。

日记二 这个小男孩(父母拼死护住后得救)一定很伤心,因为他最亲最亲的人离他远去了。他才三岁啊!没有了爸爸妈妈,今后的路,他该怎么走?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四二班 李周慧灵)

思考:发现和放大社会责任感。三岁的小男孩也许太小不一定知道伤心,是李周慧灵同学在替他伤心,她所担忧的“大大的问号”背后,显露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如果要将担忧变为行动,学校少先队组织是有文章可做的。比如通过相关媒体跟踪这个孩子的去向,把安置的结果告知担忧的孩子们,甚至还可以随着孩子的长大,帮助李周慧灵这样的同学与相关幼儿园和学校进行书信联系,寄去玩具和学习用具等。在跟踪关爱的过程中,放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日记三 品德课上,忽然讲到了汶川地震。老师没有忍住,眼泪哗哗地流。同学们看到老师哭了,心头一酸,全班71个同学同时哭了起来。从窗外经过的老师看到这样的场面都呆了。(四年二班 曾亚子)

思考:让宣泄成为教育的一种方法。情绪能量积抑心中,无论谁都难受。我们常常羞于用哭诉等方式宣泄,其实,当人们处于极度愤懑悲伤的时候,应当采用必要的方式宣泄。现在一般的大型学校都有心理咨询室,小型学校也有兼职心理辅导老师,宣泄应成为高度关注的问题。曹亚子同学的品德课老师课前也没有宣泄的准备,是情感自然流淌所致,本人认为起到了释放悲情的好效果。同学们不仅不会因此觉得老师的意志薄弱,反而会认为老师是一个情感丰富、很有爱心的人。

日记四 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遇到过不少困难,但这些困难和地震带来的困难相比根本算不了什么。我们遇到难题后经常吵着要爸爸妈妈帮着做,而灾区的人民却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活了下来,今后。我也要学习他们勇敢面对困难、不向困难屈服、乐观向上的精神。(五一班 邓紫梦)

思考:培养坚毅品格和抗挫折的能力。日记中学生的对比反思实际上向我们再次提出了如何“培养小学生坚毅品格与抗挫折能力”的问题。本次地震灾区涌现出了大量感人事例,比如战胜饥渴与塌方危险,以坚强的毅力背着妹妹走出困境的小哥哥;受伤后说唱歌就不疼的幼儿园小朋友;在临时帐篷学校里坚持学习的老师和同学等,打动人的事例太多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以结合学情,引导学生选择自己的榜样,从点滴做起,从而改变一些孩子怕苦怕累的娇气习惯。

日记五 我在电视上看见灾区很多房子都倒塌了,电线断了无法打电话,道路损坏了无法通行。许多老百姓被埋在楼房下面……每当看到这些,眼眶总有眼泪在打转转,我开始埋怨老天,埋怨老天这么不公平,这么残忍……(四二班 尹林月)

思考:引导孩子建立信心,感受人类的强大。从受惊吓的角度讲,我们都是“心理灾民”。人们面对惨烈的灾难镜头,常常会以泪洗面,感到无助,灰心丧气。因此,应及时帮助学生走出阴影,摆脱负面情绪的影响。学校可以借助官兵抢救伤病员的动人故事、灾区人民自救脱险的典型、战胜病痛顽强生存等事例,让学生明白我们正在战胜困难。相信有各省市尽全力对口支援灾区,还有港澳台同胞、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的慷慨解囊,积极援助,可以克服所有困难,重建美好家园。

日记六 当时(指余震波及我地),我们在上音乐课,我们正在放声歌唱,突然有同学发现天花板上吊着的灯在摇晃。我们还以为是楼上的人在捣乱,一看所有的灯都在摇晃,心想一定出了什么事。外面有人在喊:“地震!”接着,广播通知我们到操场上集合,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这种自然现象,感到又惊奇又恐慌。不过在老师有秩序的带领下。我们迅速离开了教室。(五一班邹矾淇)

思考:居安思危,训练有素与建立规则很重要。本次大灾给我们学校教育带来了多方的警示。除了建筑设施本身的因素外,重要的是日常的安全教育必须做到居安思危,强化实战演练,提高危机处理和应急逃生的能力。要经常防范建筑物伤人,如篮球架、围墙倒塌伤及学生;还要防止通道阻塞,造成楼梯拥堵踩踏致死致伤等。有的教师喜欢上课后将门锁拴上,有的教室只开前门,后门封闭,其中都隐藏着危险,学校领导及教师要有敏锐觉察这些隐患的意识。要培养学生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如针对地震、洪水、火灾等常见灾害,组织师生开展自救自护演练,做到沉着机敏,训练有素。还可以结合相关课程,为学生提供重大灾难中成功逃生的案例和编印安全手册供学生学习。从以往的经验教训来看,安全教育的对象不应只局限于学生,所有教师都应积极参与,率先受训。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中心 责任编辑:林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