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热辐射疗法对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热辐射疗法对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研究物理疗法对脂肪液化切口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1999年2月~2009年10月采用热辐射疗法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与传统治疗方法的临床资料,并加以回顾性的总结分析。结果:热辐射疗法在Ⅱ期缝合、继发感染、腹胀便秘、全身不适的发生率及切口愈合时间均低于传统疗法。结论:热辐射疗法能降低腹部脂肪液化切口Ⅱ期缝合、继发感染、腹胀便秘、全身不适的发生率,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关键词热辐射疗法脂肪液化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0.046

资料与方法

1999年2月~2009年10月收治采用热辐射疗法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52例,分传统疗法组25例和辐射疗法组27例两组。传统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14~69岁,平均45.2岁;相对肥胖17例,阑尾炎4例,胃大切5例,肠梗阻4例,剖腹产4例,子宫全切6例,输卵管结扎术2例。热疗组:男12例,女14例;年龄13~68岁,平均44.6岁;相对肥胖18例。阑尾炎4例,胃大切6例,肠梗阻5例,剖腹产4例,子宫全切6例,宫外孕2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种、营养状况、切口大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均于术后4~7天切口出现不同程度渗液,呈淡黄色,含少许脂肪滴和坏死组织,切口边缘无明显红肿热痛症状,无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部分或全部切口愈合不良,化验血细胞无异常波动,B超检查未发现腹腔内外相同迹象,渗液涂片检查发现较多脂肪滴,连续3次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为诊断标准。

方法:传统组采用常规消毒,清理渗出物,清洁换药,Ⅱ期缝合处理,辅以对症支持治疗。热疗组以热辐射疗法为主,选择性的辅以对症支持治疗。

热疗器为国人医疗器械厂LDP系列产品,220V,50Hz,波长2~25μm。治疗头可360°旋转,臂可上下升降,治疗前先将定时调节器调至所需时间(15~60分钟),预热5~10分钟,可对患部直接照射。治疗时切口充分显露,常规碘伏消毒切口周围皮肤,盐水棉球擦干净创缘及裂隙间渗出物及坏死组织,治疗头与切口之间不能有遮隔物,二者之间距离为20~30cm。治疗过程中不断检查治疗器工作及患者反应情况,适当调整间距及治疗时间,严防皮肤烧伤,每日治疗2~3次。治疗结束后常规碘伏切口处理,干净纱布固护切口,裂口大时加用碟形胶布创缘外2~5cm对拉固定,避免用伤口贴,以免频繁剥离而影响切口愈合,病房每日紫外线消毒。

统计方法:技术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结果

热疗组在Ⅱ期缝合、继发感染、腹胀便秘、全身不适的发生率(分别为11%、0、0、4%)比传统组(分别为36%、12%、16%、20%)显著降低,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结果见表1。

讨论

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总能量就越大,短波成分也越多。热辐射疗法是热疗法之一,是热疗物理治疗的一类,以各种热源为介体,将热传递到机体,以达到治疗目的的疗法。

腹部脂肪液化是腹部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常规的消毒,清理渗出物,Ⅱ期缝合等处理都能愈合,但往往切口愈合慢,疗程长。切口脂肪液化与体型肥胖、电刀使用、手术时切口暴露时间长或脂肪层防护不到位有一定关系。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原则,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具有以下表现者应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①多发生在术后5~7天,大部分病人除诉切口有较多渗液外,无其他自觉症状;②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飘浮的脂肪滴;③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④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原因:推测切口脂肪液化与体型肥胖,并与术中是否使用高频电刀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有一定的关系。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电刀所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表性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热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影响切口愈合。另外,切口暴露时间较长,在机械作用如挤压、钳夹等刺激下很易发生氧化分解反应,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使脂肪组织发生液化。

体型肥胖的患者手术时皮下组织切开,局部血运破坏,使本身血运差的肥厚脂肪血供更少,加之暴露时间长,机械刺激下脂肪组织发生分解反应,引起无菌性炎性反应;电刀的高温造成皮下组织浅表性烧伤,脂肪内毛细血管由于高温热凝固而栓塞,血供障碍进一步加重,脂肪组织变性坏死而形成脂肪液化。热辐射疗法采用短波热疗的原理,笔者认为其作用包括:①能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增加新陈代谢;②热辐射产生的热量使局部温度升高(45~75℃),切口及裂隙间的渗液挥发,坏死组织干燥脱落,新生组织生长活跃;③局部高温可杀死部分细菌及炎性细胞,干燥的创面使部分病原微生物失去了滋生的环境及营养物质,可防止切口继发感染;④热疗使组织间隙间水肿及炎性反应降低,周围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渗出减少;⑤热辐射的热疗作用使腹腔血循环加快,肠蠕动增加,可防止长期卧床引起的腹胀便秘发生;⑥干燥清爽的环境增加了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亲和力,有利于表皮细胞的再生、延伸、连接,最终达到切口愈合。

综上所述,热辐射疗法是一种简便、廉价、门诊和家庭均可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疗效是确切的,在基层及社区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文溪.外科感染,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4-149.

2武正炎.普通外科手术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吴河水,黄文光,史星武,等.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原则.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11):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