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综合医院建筑设计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现代医疗建筑本着以人为本、绿色环保、自然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浪费和污染,使院区环境有益于病人及医护人员身心健康,满足医疗流程,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实现建筑设计生态化发展策略。本文结合工程案例,对某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医院 人性化设计 生态化

中图分类号: TU2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建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医疗建筑设计时,在满足医疗工艺流程、合理管理与操作的的前提下,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包括项目用地范围内和范围外的环境)和谐统一;又要为病人、医护人员从心理学角度提供一个舒适、温馨、优美的就医、诊疗环境;同时,要有一个具有医院本身内涵与地方特色的造型,体现自然生态园林式医院特色。

一、工程案例

某医院用地面积100多亩,总建筑面积30多万m²(见图1)。年平均门诊量150万人次,年住院量6万人次,年手术2万台次,住院病床2000床位。院区根据建设时序分为三大分区:西部的医疗中心区(一期),中部的中心花园区,东部的后勤科教行政区(二期)。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为;门急诊、医技、住院及配套辅助用房等。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结合本院大专科、小综合特色,适度超前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起点建设和一次性规划(包括未来发展扩建的规划设计),建成(当前建设规模)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功能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现代化综合医院。

图1 鸟瞰图

总体布局

根据基地地块的实际条件以及《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结合城市规划、交通组织、日照、通风、卫生、防火、环保等要求合理布置总平面(见图2)。针对大型医院的特点,按照医患活动区域相对区分,内外有别,模块化灵活可变,减少交叉感染的思路,提出了“整体规划,灵活合理”的设计理念。住院区、医技区、门诊区每个区域都有相对独立的出入口。

医院的主出入口布置在南边皖水路一侧,次入口布置在西边创新大道一侧。考虑到最大程度的减小大型医院对城市道路的压力,后退用地红线较多,这样就形成了较大的建筑展开面。同时门诊区、医技区都有相对独立的出入口,在基地的北侧设置了住院入口,基地东北侧设置了污物出口。

在总体的布局上,各建筑单体大体为南北向布置,我们将院区划分为北侧的住院区、中部的医技区、南部的门诊区。布局上充分考虑了几个功能区块的合理布局,各自独立和相互联系且交通便利,使其成为一个有机高效的整体。采用现代化的医疗街,避免了大型医院迷宫式的布局。利用开敞明亮的中庭,及具有生态景观的医疗街,巧妙的将整个综合医院划分为三个区,这样的布局方式有机地串联起门诊、医技、住院三大分区。

本项目场地较复杂,用地高差约5米,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在竖向设计上结合周围市政道路现状标高,充分利用自然地形,一方面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地形,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使建筑与自然有机融合,柔和灵动,象征着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关怀,同时为住院、康复提供形式丰富的室外活动场所。

图2 总平面功能布置图

(二)流线组织

设计中充分考虑院内复杂的流线,使其互不干扰。本着医患分流、洁污分流、人车分流的三原则我们布置了以下流线:

1、机动车流线、步行流线:原则上机动车走外环,人行走内环,这两种流线分离,互不交叉,但消防通道除外。

2、门诊流线:门诊的医疗功能块自西向东水平展开,各个科室的候诊空间面向医疗街水平展开,通过明晰的标识系统,使就诊流线最简洁。考虑到患者的流线较长,通过多组自动扶梯满足垂直交通和水平交通的要求。

3、急诊急救流线:急诊病人和急救车辆设置在门诊的首层。急救车辆通过专用急救通道直达门口,极为便捷。

4、住院流线:住院人流和门诊人流在一层既有效分层分流。经门诊检查过的患者通过医技区和住院区之间的医疗街,乘坐电梯方便的到达各个住院区。

5、探视流线:探视人员可以乘汽车到达地下停车场或在首层步行到达各个住院楼的电梯厅,前往各个楼层探视患者。

6、供给洁物流线:洁物车辆到达卸货区,卸货后洁物由专用洁梯分别送到各医疗区。

7、污物流线:地上污物经污梯送到地下一层,经污廊暂存在垃圾分类处,通过专用汽车电梯即货梯拉升到地面运走。

(三) 建筑设计

功能安排:在本医院设计中我们力求创造方便、高效、舒适的就医环境,本项目通过对不同功能区的合理分设,使各功能区相对独立,实现对不同人流的合理引导,减少竖向交通和人流间的频繁交叉。结合资源共享、缩短流线、独立候诊等措施,共同提升医院运作效率,实现效率的最优化。

建筑内部以大堂中心区作为核心与主脊,医技楼公共空间、病患空间、医护空间分区明确,病患、医护通道相互独立,既关怀了病患,也保护了医护人员。同时利用建筑的屋顶,形成丰富的屋顶花园,体现出现代医院温馨宜人的氛围和以人为本的宗旨, 使其真正成为一座生态化、园林化的绿色医院。

(1)门诊楼

门诊楼共四层位于南侧,各科室诊室与医疗街连接。就诊环节简洁明了。门诊采用模块化单元式布置,便于各科室组织与使用。

一层:西侧设有门诊药房、儿科门诊、儿童保健、儿童输液、门诊输液以及东侧的挂号收费、急诊、急救等科室。各单元均设有独立对外的出入口。门诊主入口处布置了四层通高的大堂。大堂、医疗街和纵横交织的公共通道串联门诊、医技的各功能区。大厅内明亮舒适,视野开阔,各个部门的指向性明确直观。同时,医疗街利用不同景观作为参照的主题、明显的标识系统和导诊等措施共同加强医院的引导性。

二层:设有普胸外科、整形美容外科、心脏外科、泌尿外科等科室。

三层:设有产前诊断中心、妇科、产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科室。

四层:设有内镜中心、门诊小手术室、病理科、肿瘤细胞学等科室。

医技楼

作为医院最核心的医技区位于住院部和门诊楼中间,方便门诊病人和住院患者检查使用,保证医技高效率的运行。

一层:西侧设有放射科,东侧设检验中心、门诊、急诊检验等。各科室的候诊大厅直接开向室外庭院,为等候区域提供了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二层:由西往东设有功能检查、脑电图及心血管中心(设有三台DSA)等。

三层:设有腹膜透析区、妇科、宫颈疾病诊治中心、中心供应等。中心供应在无菌区设有洁梯直达手术部。

四层:设有中心手术部。住院楼的病人可以通过连廊进入手术室。手术区中部为医生辅助用房及手术库房,两侧分别设置不同级别的手术室,并严格按手术部流程设计,洁净区、清洁区和污染区三区分明。每间手术室分别与洁净区及污廊相连。术后器械经污廊由专用污梯送到中心供应清洗消毒。清洗消毒后的器械由专用洁梯送回手术部无菌库存储。医生辅房与洁净区设卫生通过间,有单独出入口。ICU与手术部有单独通道。

住院综合楼

住院区布置在用地的北侧。病房南向布置,东西两侧设有凉晒阳台。通过精心的设计,保证所有的病房均有良好的视觉景观。从而使患者在获得最佳医疗服务的同时能够获得最好的心理治疗。

一层:在住院大堂的东西侧分别布置了静脉配置中心、药剂科和核医学。核医学科设计自成一区,平面设计按控制区、监督区、非限制区原则依次布置。同时控制区还设了甲癌病房。住院大堂通过医疗街经医技楼与门诊大堂相连。各功能区相对独立,互不干扰。

二层:设有产房、LDR病房\单间病房,东侧设有产科病房等。

三屋:西侧设有心血管中心CCU及病房,东侧设有ICU ,ICU为全院各科室共用,共设置21床。CCU与ICU分别通过连廊与手术室紧密相连。

四层:西侧设有生殖中心办公区及生殖中心检验办公区。东侧为生殖中心门诊。

五至十二四层为标准病房:住院部的布置,充分考虑门诊、医技与住院的医疗流线最短、最近、最合理、最方便。住院病房可以方便的与医技和门诊联系,这不仅仅是对患者最大的便利,同时也体现出对长期辛苦工作在医院的医护工作人员的人文关怀。

护理单元划分吸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优点,所有病床尽量朝南,让病人最大程度的享受阳光、空气和自然景观。自然通风、日照、采光及相关节能设计也是衡量建筑设计作品优劣的重要参数。住院楼设置了完整的医患流线、洁污流线,污物电梯、病人电梯与医生电梯独立分开,并设置独立的病患通道与医护通道。

根据时代需要设有VIP特需诊疗中心,在住院楼的顶层(二十四层)设计了四套高规格的高级病房,其余为单人间病房。

(四)景观系统

充分利用现状地形,合理设计医院内、外环境,创造出一片舒适易人、环境优美的室外绿地和院内庭院,从而满足各种使用人群的审美及康复需求,进一步提升医区的环境形象品位。

景观布局

在充分考虑总体规划原则及现有用地的前提下,通过仔细分析周边环境和基地内的医疗建筑的关系,采取简约现代的设计手法予以呼应。

2、营造地域特色的环境景观

充分考虑基地的地理位置及特点,把基地营造成为花园式绿地,并将医院有机地融合于这个自然的环境中,为病人、家属及医务人员创造独具地方特色的环境景观。

清新自然的医疗环境

在特定的基础上,针对医区提出最佳的现代化医疗环境的设计方案,简洁的线条及硬质材质的组合使用,构筑现代医疗环境新形象;同时,呼唤人性回归自然,创造人性化空间是我们设计医疗环境的新追求。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项目本着“以人为本”的建院理念,设计中充分展现了这一特殊建筑的环境景观,以及在医疗室内环境的营造等方面采用了有别于以往的设计概念,即在医院设计时,引用一些有助于患者治疗、康复的元素融入其中,从而实现医疗建筑的生态化建设与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