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科学学习由看图入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科学学习由看图入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经”。这不仅标志着该课程从单一的学科教育转移到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上来,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要飞跃、教学双向方式要变革。

关键词:科学学习; 教材图片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2-094-001

新课程改革如一缕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传统的书本教材。以往的自然教材以文字为主要内容,辅以部分图片,通过枯燥的文字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新的科学教材以图片为主要内容,辅以极少的文字加以点拨说明。近年来科学课内容不但多科性,而且观察与实验也具有多样性。如何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教材图片的作用,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初步感知 获取信息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从空白开始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过程。要使学习更有效,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出发安排学习过程。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通过对外界事物最直观的感受来思考问题,这种思维方式是浅显的、不固定的,往往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但它能直接反映学生最初对事物的基本认识。

如图:学生在看到这几幅图时,应该能够看出图上画的是什么,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步。学生只有在知道这些图上画的是什么的基础上才能更深入地观察研究。教师在这里只需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看图时间和交流时间,由学生自由发表看图的收获。教师适时地给予适当的评价,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收获。

二、由表及里 探究本质

叶圣陶先生说过:“老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将所有的知识全部告诉给学生,而应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精心地设计教学环节以及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当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然后通过师生互动来完成知识的学习与建构。如上图,学生在初步感知图画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地置疑,“这几幅图有什么相同之处呢?”或者“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学生在老师的追问、置疑后,会深入地思考寻找这几幅图的相同点,从而得出这些地方都有水的存在。可能有的学生对于雪山会存在疑问,但大多数学生对于雪会融化成水是没有疑问的,所以学生很快就会想到雪上的雪就是固体的水。从而寻找出了这几幅图的相同之处。

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图上所画的基本内容,而且通过教师的适时追问、置疑更使学生明白了图画里更深层次的意思,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图片的内涵,获得了知识。

再如《金属》一课,学生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金属制品有很多,书本上的几幅图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学生虽然认识这些常见的金属制品,但他们并不知道人们为什么要用金属制成这些物品,而不用别的材料做。这也是本课要学习的重点,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这些图时,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图上的内容以及这些物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更深层次地去思考:人们为什么选用金属制成这些物品,而不用其它的材料来做?从而体现出金属的重要作用,也是本课的重点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思考得出的结论更加深刻;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

三、由此及彼 拓展迁移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拓展迁移”正好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平台。在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有效的拓展迁移,可以开阔孩子们的眼界,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体验,架设书本与社会的桥梁,给予学生们实践和创新的自由,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如图:一张漂浮着死鱼的水塘图,学生通过观察图上的现象很容易会想到引起鱼死的原因:河水受到了污染。河水是如何受到污染的呢?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这幅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污染水的现象,同时明白污染水带来的严重后果。呼吁学生鄙视污染水的行为,提倡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同时增强学生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的意识。

由此及彼,迁移拓展,应该联系课文而又延伸至课外,来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目的是提供给学生一个认识世界的平台,一个自由想象的机会,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学有所思,学以致用。

充分地利用教材,开阔学生的思维,发挥孩子们的想像力、创造力,从而使我们的书本更鲜活,教材更生动,达到利用教材、整合教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