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天生的盲眼动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天生的盲眼动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更是人类感知世界的基本器官。同样,许多动物必须靠眼睛来寻找食物或躲避追杀。然而,神秘的大自然时不时地会给我们一些惊奇。研究人员发现,有些种类的动物,由于种种原因天生没有视力或者视力退化,成为动物世界中的盲者。盲眼动物大多生活在地下或者深海中,黑暗的世界令这些动物的眼睛没有用武之地,它们的眼睛由此变小或完全消失。

盲眼蜥蜴

多国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科学考察小组在柬埔寨山区发现了一种体长15厘米的盲眼蜥蜴。这种蜥蜴不但视力完全退化,而且腿也退化得几乎难以辨认,乍一看就像一条小蛇,但许多细节特征显示它的确是蜥蜴。研究人员表示,这种蜥蜴常年生活在黑暗的地下,靠食土壤中的蚯蚓、蚂蚁或其他小虫子为生。在昏暗的地下洞穴中,它们不需要看,而是靠敏锐的嗅觉和触觉来寻找食物;它们也不需要行走,滑行更适合于它们。正因为它们长期生活在地下,而且生活在偏僻的山区中,以前研究人员从未见过它们。要不是它们偶尔出来透透气,或许研究人员永远也发现不了它们的踪迹。

盲鱼

在许多地下暗河中,都生活着盲鱼。大约在数十万年前,盲鱼的祖先被水流带到了只有很少光线或完全没有光线的地下洞穴内。随着漫长岁月的流逝,它的眼睛因无用武之地而退化,变成了今天的盲鱼。2010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研究人员在巴西朗多尼亚州进行科学考察时,发现了一种新品种鲶鱼。它的突出特征是盲眼、体型细小、身体呈大红色。

盲眼狼蛛

蜘蛛中的眼盲者是考艾岛洞穴的狼蛛。1971年,这种狼蛛在夏威夷考艾岛上被发现。科学家发现,考艾岛洞穴狼蛛所生活的洞穴已经有360~560万年的历史,而这些洞穴一直暗淡无光。长时间的黑暗洞穴生活令狼蛛的视力逐渐退化,但它们的触觉却慢慢灵敏起来。当掠食动物进入洞穴中后,它们能够探测到掠食动物的一举一动。这是一种身体直径达到8厘米的大型狼蛛,但是它们并不攻击人类。

盲眼洞螈

盲眼洞螈因达尔文而闻名于世。达尔文在他的著作《物种起源》中描述洞穴生物时提到过这种洞螈,他称它们为“远古生命的残骸”。盲眼洞螈是终生保持幼体形态的水生蝾螈,体长不到30厘米,全身呈白色,有发达的外鳃,鳃为红色,呈羽状。由于盲眼洞螈长期生活在漆黑的洞穴中,它们的眼睛退化到几乎难辨,而且皮肤中没有色素。有趣的是,如果盲眼洞螈生活在有光线的地方,它们将长出明显的眼睛和褐色的皮肤,但眼睛缺失重要的视神经,所以这种情况它们虽然有眼睛,但仍然是盲者。

盲蛇

由于蛇大多生活在地下,蛇类中的眼盲者很多,全世界有150种眼睛退化的盲蛇。盲蛇大多分布在热带地区,以食小型无脊椎动物为生。有的盲蛇种类体长达75厘米,但是大多不到20厘米。盲蛇一般生活在腐木里、石头下、落叶堆中和岩缝间等阴暗潮湿的地方,晚上或下雨过后会到地面上活动。盲蛇的身体十分细长,看上去像大号的蚯蚓。不过,盲蛇与蚯蚓的明显区别是前者有鳞片。盲蛇由于以小虫子为食,头部变得很细小,加上它们没有眼睛,除非张嘴或者正在移动,否则很难分清究竟哪边是头,哪边是尾。

盲眼龙虾

在澳大利亚2000多米深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盲眼龙虾。由于深海中没有光亮,这些龙虾的视力已经退化到眼盲的程度。它们的身体呈白色,背部及边缘为橘红色。这些盲眼龙虾体长7~12厘米,靠感知水波的细微变化来觅食或躲避敌害。除了眼盲的特征外,它的突出特征是具有一对大螯。它的这对大螯一只形态正常,另一只则进化成了形状怪异而细长的螯足。这种螯足就像一把长锯子,其长度和体长差不多。盲眼龙虾就是靠有力的爪子和螯足来捕食和对付敌人的。

盲眼穴居蟹与洞甲虫

与许多穴居动物一样,盲眼穴居蟹主要生活于漆黑的水下洞穴中。它们也已进化出同样的适应性身体形态,如盲眼、褪色等。盲眼穴居蟹通常被发现在洞穴入口附近,淡水从那里进入洞穴的同时也为它们带来了丰富的食物。

洞甲虫也因常年生活在黑暗的洞穴中而视力退化。它们体长大约为1厘米,主要以死亡的洞穴动物尸体为食。它们的生存领地十分单一,只有在欧洲东南方阿尔卑斯山脉的洞穴中可以发现它们的踪迹。由于生存空间十分有限,因此,洞甲虫被认为是一种极度濒危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