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借助多媒体实现语文课堂上的人文渗透的课堂案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借助多媒体实现语文课堂上的人文渗透的课堂案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进入信息社会,语文学科利用多媒体如何实现对学生的人文熏陶,已引起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的关注。本文从借助多媒体,有助学生认识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情感升华;有助于学生心灵的陶冶;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培养四方面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 人文 渗透

现实的语文教学里,教育教学脱离人文性的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育偏重应试的工具性价值,忽视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本体地位已经不是新鲜事。新颁布实施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加强语文的文学性教学,挖掘语文教学丰富的人文内涵。北京理工大学杨东平教授就说过:“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语文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教育理念与教育手段的革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严密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那么,何谓人文?说到底就是情感的升华,认识的提升,心灵的陶冶,是人格的培养。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是真正拥有人文的课堂呢?当然是充满着人文关怀、富有人性魅力、关注学生情感的课堂。教师对于一些本身富有人文气息和生命诗意的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引领学生去关注、去感受、去思考、去发现,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让学生懂得生命的本质与意义。在信息时代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借助多媒体,促使学生认识的提升。

新课程改革的观念深入人心,素质教育得到长足发展的今天,“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同仁的认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的有效整合,有学生认识上进一步提升.比如,在教授《望岳》这首诗时,让学生在无法登临泰山之时,看着投影仪上泰山的美景来朗读《望岳》的诗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刺激,让学生借助多媒体这种信息手段,全方位感受课文内容。在学习《周庄水韵》之前,来一段周庄美仑美焕的景色,可以少去许多繁琐的介绍就把学生带到那神秘美妙的乡土气息中去。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语文课堂上的教学容量增大了,学生的认识提升了,师生间的教和学在一种轻松惬意的氛围中完成了。在整个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充满了信息化的人文关怀,学生通过对照媒体示图,很轻松地理清《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的说明思路,学习《苏州园林》,通过画面学生们马上能够感受到那“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说明特征.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的有机整合,提升了学生们的认识,在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借助多媒体,有助于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情感升华。

教师直接面对的生命——学生,是有智慧,有感情的生命主体。梁启超说:“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创作者之所以能“辞发”,在于“情动”,文章之所以“虽幽必显”,在于观文者的“入情”。刘勰在这里说明了“情”对于创作者和鉴赏者所起的重要作用,文章是心灵的产物,鉴赏一篇文章同样也需要用心灵去感悟,只有观赏者的心灵和创作者的心灵产生了沟通,乐其所乐,悲其所悲,才算读懂了一篇文章。所以说,在潜移默化上,在情感熏陶上,在对于学生思想产生影响上,合理的利用多媒体,巧妙使之为语文的课堂服务,语文课堂就能做到“披文以入情”,以及“讲文以入情”,就一定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得以认同并引起共鸣。信息技术的采用更是如此,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精湛的画面效果,设计出先进的具有创造性的信息课件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朗读、交流合作就能很顺利的悟出文章的人文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这一点我在上《背影》这堂课时,深有体会。在课堂上,我播放父亲爬过月台买橘子的艰难过程,很多同学在看了这一段画面之后,流下了眼泪.通过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再现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进而当教师再延伸到对学生进行感恩、责任的教育,自然也便水到渠成了。整堂课通过借助多媒体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了情感熏陶,培养高尚的人格。

(三)、借助多媒体,有助于学生心灵的陶冶。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美文,正是作者在感受大自然的优美风光之后的心灵写照。诸如文中那徐来的清风,皎洁的月光,拂水的柳丝,灿烂的春花,多娇的江山等美景,使人的神经系统处在一种柔和平衡的状态中。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多媒体的音画效果,引导学生去感受文章中的自然美,使学生感到身心愉悦,陶冶心灵,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种外在的形式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本身就召唤着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而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即其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沈复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孟德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还有羚羊木雕上交织着的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再加一股难言的委曲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极尽可能的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作者单位:泉州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