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红-蓝光技术在寻常痤疮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红-蓝光技术在寻常痤疮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红-蓝光治疗仪联合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100例患者分为3个治疗组。A组为外用5%过氧苯甲酰凝胶组(n31),B组为蓝光照射组(n34),C组为红-蓝光混合照射组(n35)。每周治疗 2 次,8周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A组、B组及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8.82%、74.19%、及85.71%,红蓝光混合照射组疗效优于外用5%过氧苯甲酰凝胶组及单纯蓝光照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红-蓝光;寻常痤疮

【中图分类号】R7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154-01

寻常性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皮肤病之一,目前采用红-蓝光的光疗法治疗痤疮,其疗效逐渐得到认可。本科于2010 年12月-2011 年2月应用红-蓝光治疗仪联合治疗寻常痤疮,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临床资料:根据Pillsbury 分级法,入选100例均为2010 年12月-2011 年2月本院门诊寻常型痤疮(Ⅰ-Ⅲ)患者。随机分为 3 组:A组(外用5%过氧苯甲酰凝胶组)为34例,男12 例,女22例,Ⅰ级者8例,Ⅱ级者17例,Ⅲ级者9例。B组(蓝光照射组)为31 例,男 11 例,女 20 例,Ⅰ级者7例,Ⅱ级者18例,Ⅲ级者6例。C组(红蓝光联合照射组)为35例,男 14例,女 21 例,Ⅰ级者8例,Ⅱ级者19例,Ⅲ级者8例。皮损以面部和背部为主。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设备:欧美娜红蓝光治疗仪(OmniluxTM,英国)。光源类型为 LED 发光二极管,红光波长为 633±6 nm 光输出强度,能量密度为126J/cm2,蓝光波长为 415±5 nm,能量密度为 48J/cm2。

2.2 治疗方法:治疗前用数码照相机将病变部位照像,患者用温水清洁面部,带上防护眼罩,治疗组患者面部距离发光光源 8-10cm,直接照射面部痤疮部位, 每次15-20min,照射后配合冷喷雾和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治疗。治疗组分别采用蓝光照射及红蓝光联合交替照射,每周2次,轻度者4周一疗程,中重度者8周一疗程。对照组仅外用5%过氧苯甲酰凝胶涂患处,每日2次,8周一疗程。

2.3 疗效判定标准[1]:记录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面部皮疹数量,结合治疗前后的数码照片进行疗效评估, 按治疗前后皮疹减少率来判定疗效:减少率(治疗前皮疹数-治疗后皮疹数)/治疗前皮疹数%×100%。减少率≥90%为痊愈;60%-89%为显效;20%-59%为好转; 30%者为复发。

2.4 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各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3 结果

2.1 临床疗效:治疗结果见表1。A组(外用5%过氧苯甲酰凝胶组)、B组(蓝光照射组)、C组(红蓝光联合照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8.82%、74.19%和85.71%,红蓝光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单纯外用药物组及蓝光照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6, P

2.2 不良反应:所有受试者在治疗过程中均表现出了良好的耐受性,未发现严重的副作用。8例患者在蓝光照射过程中面部发红,可好转;3例在红光照射后出现面部瘙痒,可自行缓解。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4 讨论

寻常痤疮是以微生物感染为主的多因素疾病,其中以痤疮丙酸杆菌为主。痤疮丙酸杆菌可产生内源性光敏物质卟啉,其主要成份为粪卟啉Ⅲ和原卟啉Ⅳ,吸收蓝色可见光(415nm)后被激活为高能量的不稳定的卟啉,产生光动力反应,损伤细胞膜,从而杀灭痤疮丙酸杆菌[2]。红光对卟啉的作用不如蓝光,但红光能穿透皮肤深层达 6mm,红光加快组织损伤的修复过程、同时具有抗炎作用[3]。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红-蓝光联合交替照射治疗寻常型痤疮8周,疗效优于外用5%过氧苯甲酰凝胶组及单纯蓝光照射组;与外用药物相比,蓝光照射组疗效较高,光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红-蓝光联合应用治疗痤疮,不仅能可减轻炎症反应,加快皮疹消退,减少瘢痕形成,同时保证了临床治疗的安全性。该方法简单,疗效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皮肤美容学组.寻常痤疮严重程度分级和疗效判定标准[S].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1998,4(1):41

[2] Elman M, Lebzelter J. Ligh t the rapy in the treat ment of acne vulgaris[J]. Dermatol Surg, 2004 , 30(2 Pt 1):139-146

[3] Lin W, Lee S , Kim I , et al.The anti-inflammatory mechanism of 635 nm light- emitting-diode irradiation compared with existing COX inhibitors[J]. Las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