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加强生态林业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加强生态林业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下,我国林业建设必然要从“以木材取得”为主的传统林业建设转变到以“生态功能”为主的生态林业建设上来。本文从生态林业建设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入手,在分析生态林业建设的现状的基础上,从四个途径探析如何加强生态林业建设

关键词:生态林业 建设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b)-0128-01

生态林业是现代林业的基本经营模式,是根据“生态利用”原则而组织的森林经营利用制度,它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在促进林产品发展的同时,为人类自上而下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的环境。生态林业本质是实现自然与人工森林生态资源的生态平衡,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1.1 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即满足人的发展与需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膨胀、人均绿地面积不断缩小、环境污染不断加重。人们迫切需要回归大自然、迫切需要空气良好、环境优美的生活环境。而绿色植物是空气净化的良好“医生”。森林、树木也可以降低城市中噪音的影响。因此,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需要。

1.2 防止水土流失,防沙固沙的需要

近来,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不断加剧。除了自然的因素外,与植被破坏,林业建设不到位有很大关系。生态林业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之上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环境、人口的协调。森林、林木在保持水土,巩固土地不被沙化,荒化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可以起到防止水土流失,防沙固沙的作用。

1.3 是为了子孙后代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是为了满足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几十年来,在传统林业建设模式下,人们从林业身上索取过多,使得林业系统本身出现不良循环,林穷山穷人更穷,严重影响了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生态林业建设可以促使林业恢复良性循环,既满足了当代人的需要,又保证了子孙后代循环利用森林资源和选择美好生活环境的需要。

2 生态林业建设现状分析

林业生态建设不仅促进经济发展,还能够促进社会、环境的发展。我国经过20年来的艰苦探索,在生态林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从传统林业建设模式向生态林业建设模式转变,政府实施了六大重点林业生态功能建设: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也取得很大成绩;平原防护林和沿海防护林已见实效;太行山绿化和防治沙漠化工程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但是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在生态林业建设方面只是刚刚起步,还处在不断摸索前进阶段,各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林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由于我国人口过多,人均占有森林资源相对紧缺。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剧,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将日趋尖锐,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而我国每年因为乱砍滥伐、毁林开荒、不合理采伐和森林灾害等因素,导致我国植被不断被破坏,现有林地逆转为无林地,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的速度也不断加剧,最终引起生态环境失调。

2.2 生态林业建设滞后,林业补偿机制尚未建立

生态林业是建立现代林业,发展现代林业的主题。生态林业建设能够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生态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外部经济性,它不同于生态林业的经济效益,是一种无形的效益,无法用数量去衡量其价值。但是它普遍的为社会所享用,带有社会福利性,为整个社会生产生活和环境服务。但是,由于我国的生态意识不强,不仅在理论上未得到人们普遍承认,就是在实践中也尚未起步。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和物质产品平衡标体系,都没有反映自然资源退化与枯竭及环境保护费用的变化。无视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变化,未提供在不断降低将来福利水平的条件下,一定时期内可利用森林等自然资源最大消耗量。我国对于如何建立生态林业的管理运作机制、补偿机制等问题都有待解决。

2.3 法制观念淡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治理和维护林业生态环境方面出台了不少法律,诸如《森林法》、《水土保持法》等等,对维护林业生态环境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我国的法制还不完善,生态林业建设中一些违规违法事件屡见不鲜,执法工作人员执法不严,对违规违法事件处罚不严,使得生态林业建设的法律尚未发挥其有效的作用。

2.4 林业市场发育滞后

目前,我国在建设生态林业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难题是林业经济体制尚处在转型期中,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建立,引发林业市场发育滞后。在集体林区,木材的经营仍然沿袭过去的统购统销的垄断性的行政性购销模式,农民的利益得不到满足,农民对林地的建设积极性大大挫伤,必然对林地的投入减少,结果造成林业生产萎缩,引发森林资源危机。

3 加强生态林业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3.1 努力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发达的林业是民族繁荣、国家富足、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通过植树造林发展森林资源是生态林业建设的根本所在,也是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国民经济,造福当代、有益后代的伟大事业。要依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媒体宣传植树造林,改变人们对林业在国民经济的认识,使得生态林业这一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形成政府重视,领导带头,群众积极的全体成员建设生态林业的局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3.2 加大投入,改变生态林业建设的投入机制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对生态林业建设加强了政策扶植力度,制订了对林业的优惠政策,金融、财政、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在资金投入、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上进行全力支持。根据“谁投入、谁经营、谁负责、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社会各类人群参与生态林业建设投资。

3.3 依法加强对生态林业的管理

一是要尽快健全和完善《森林法》,建立比较健全的法律体系,使得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有法可依,促进生态林业建设步入法制轨道。二是要加强执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实行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原则,提高执法水平。三是要,加强法制宣传,让广大群众明白并掌握生态林业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真正实现以法治林的目的。

3.4 实行森林分类经营管理管理

针对目前森林的分类划分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下的森林经营要求,我们在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下,根据森林的生产经营目的与用途,将林业的基本形态划分两大类:公益林和商品林。依据两类林的不同特点与规律,公益林一般实行事业管理,由国家或国家组织经营生产。商品林实行企业经营管理,由社会组织与个人等市场主体参与进行生产经营。谁投资谁收益,走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实行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在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寻求最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提高了政府财政资金投资生态林业建设的效率。

总之,我国的生态林业建设是一件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我们应该积极努力探索更好的建设我国生态林业的方法策略,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建国.森林生态经济问题研究[J].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78.

[2] 朱永法,杨肇元.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与可持续林业的必然性[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7,14(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