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标下浅谈文言虚词“其”的教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标下浅谈文言虚词“其”的教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高中文言文尤其文言虚词的教学应该是简简单单,实实在在,每一个文言虚词应紧扣一篇代表性文章,着力突破,归纳分析,省时省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关键词:考试大纲;“其”;《师说》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2-0063-01

全国考试大纲对文言虚词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考试范围是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则、者、之。对文言虚词,独立命题的省市考试几乎都涵盖到。2010辽宁、广东卷语文不考文言文,全国、安徽、湖北、福建、江苏卷文言文不考文言虚词,浙江卷、山东卷、北京卷考虚词“其”字用法。2011年全国卷、湖北卷、重庆卷、江苏卷、福建卷不考虚词,四川卷、广东卷、浙江卷考虚词“其”字用法。2012年安徽卷不考文言文,福建卷、重庆卷、全国卷不考虚词。天津卷、湖南卷、江西卷、浙江卷考文言虚词“其”字用法。纵观这三年高考文言文考点,文言虚词知识点依然是热点。那么对虚词“其”的理解及把握,如何进行呢,“其”字的所有用法在《师说》一文中都涉及到。只要学好《师说》17处“其”字的意义和用法,对复习虚词“其”字应付考试是有帮助的,这比在复习专项知识点时费时费力效果要好。

以下例句便是“其”在《师说》中出现的先后为序。

1.惑而不从师,其为惑矣,终不解矣。其,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理解为“那些”。

2.生乎吾前,其闻到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其,第三人称代词,代人,可理解为“他”。

3.生乎吾后,其闻到也亦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其,第三人称代词,代人,可理解为“他”。

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其第三人称代词,用在名词之前,作定语,可理解为“他的”。

5.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其,第三人称代词,用在动词之前,可理解为“他们”。

6.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其,第三人称代词,用在动词之前,可理解为“他们”。

7.其皆出此乎?其,副词,用在句首,表示猜测,可理解为“大概”。

8.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其,第三人称代词,用在名词前,作定语,可理解为“他的”。

9.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其,第三人称代词,用在名词前,作定语,可理解为“他的”。

10.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其,指示代词,代书,可理解为“其中”。

11.12.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矣。其,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理解为“那些”。

1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其,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理解为“那种人”。

1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矣。其,第三人称代词,代指君子,可理解为“他们的”。

15.其可怪矣。其,近指代词,可理解为“此”。

16.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第三人称代词,可理解为“他们的”。

17.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其,第三人称代词,代人,可理解为“他”。

综上所述,《师说》中的“其”字共有六种意义和用法:

(一)第三人称代词,用在动词之前,可理解为“他”或“他们”。(如2、3、5、6、17句)

(二)第三人称代词,用在名词之前,可理解为“他的”或“他们的”。(如4、8、14、16句)

(三)指示代词,代物,可理解为“其中的”。(如10句)

(四)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理解为“那”、“那些”、“那种人”。(如1、11、12、13句)

(五)指示代词,表示近指,,可理解为“此”。(如7句)

(六)用作副词,放在句首,表示猜测,可理解为“难道”或“大概”。(如7句)

此外,古汉语中,“其”字还有另外两种用法:

(七)活用作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可理解为“我的”、“我”、“自己的”,“你”、“你的”。如: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其,第一人称代词,可理解为“我的”。②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其,第一人称代词,可理解为“自己的”。

(八)用作连词,常放在句首,表示假设或选择,可理解为“如果”,“还是”,如:①其也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其,放在句首,表示假设,可理解为“如果”。②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其,放在句首,前者可理解为"是",后者可理解为“还是”。

总的看来,虚词“其”字共有八种用法,我们必须遵循古汉语的规律,弄清它的意义,在高中1--6册文言文单元中,根据文言虚词的特点选择一篇课文确定一个文言虚词作为教学重点,这样有针对性进行强化训练,学生或许就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或许比在高三时文言虚词复习中进行一轮又一轮的题海战术应该要轻松很多,在考试中不会丢分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