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城市生态雕塑艺术的“文化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城市生态雕塑艺术的“文化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天人合一”、“顺应自然”,为安居乐业而追求“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意境。现代社会喧嚣繁忙的生活使得城市居民远离了自然,“自然”在生活环境中日趋淡化。因此,背负着沉重生存压力的都市人渴望休闲放松的环境,渴望自己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牵手变得和谐轻松。这就急需艺术家从自然界中寻找灵感,将自然元素和文化艺术观念在城市环境设计中有机融合,创作出顺应都市人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艺术作品。作为城市环境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态雕塑,就是在这样的呼吁和背景下诞生的。

生态雕塑是指以生态设计为核心的雕塑,以人的参与性和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为前提,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其目的在于为都市人创造一种接近天然的生态环境。在当今文化缺失、物欲横流的年代,单纯表现文化底蕴的城市雕塑并不多见,而既能传达文化内涵又能与生态观念相结合的城市雕塑更是少之又少。这是我们城市雕塑设计上的遗憾,也是今后城市雕塑设计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生态雕塑具有浓郁的文化特色和内涵,有其他城市雕塑不可比拟的发展空间。从国际范围看,作为人类爱护自然、尊重自然、融入自然的一种特殊媒介,生态雕塑艺术方兴未艾。目前,生态雕塑既是城市雕塑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前沿课题,也是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

生态雕塑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雕塑,它不仅要具有一般城市雕塑装饰和美化环境的特征,还要具有生态观念,更应该具有文化特征,体现出文化内涵。生态雕塑为城市环境增加了“文化味”,给城市居民带来了愉悦的精神享受。

在实际的生态雕塑创作中,我们不能将文化与生态简单地叠加于一起,但生态雕塑的价值核心就是文化。因此,如何挖掘生态雕塑的文化内涵,通过各种艺术创作形式恰当的表现文化意义是摆在艺术家面前的难题。从生态雕塑的艺术表现方面来看,无论是生态雕塑在造型、结构、材质方面与环境的互动,生态雕塑对城市文化和社会文化的表达,还是人们观看生态雕塑时的情感活动,均应视为生态雕塑“文化味”的表现。因此,笔者认为生态雕塑的“文化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表达:即自然生态、人文关怀、城市文化、文化传承与创新等。

城市生态雕塑“文化味”之一――自然生态的人文表达

以辨证唯物主义大自然观的理论为主导,直接利用自然景观进行创作,是生态雕塑源于自然、表现自然的最好例证。我国近几年涌现出的一批雕塑家,他们善于利用自然条件或材料进行创作,陈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他们的作品往往被冠以“大地艺术” 、“地景艺术”的称号。在这里,我们不妨称之为“自然形态雕塑”。雕塑家们通过艺术创作追求自然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新理念,引导人们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自然形态雕塑是人与自然的一种直接对话,主题多为对环境的关注。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雕塑家理查德・朗就认为雕塑是强调与自然的融合和对话,雕塑家要重视雕塑与自然的诗意联想。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塑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体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和地方部位。”

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进行生态雕塑创作,应突出作品与环境的依存、融合关系,使作品与自然浑然一体。中国美术学院洪世清教授在中国海滨城市利用海边天然的礁石,因势造型,稍加雕凿,成为海洋生物雕塑,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真实写照。而在日本,有的雕塑作品就是用大型的天然鹅卵石堆积而成,不经过其他任何人为加工。以上这些生态雕塑都是自然与设计的完美结合与展现。

城市生态雕塑“文化味”之二――人文关怀

生态雕塑不仅要强调作品与自然环境的沟通,而且应注重人文关怀的传达。生态雕塑在选材、色彩、外观方面既要有鲜明的自然生态特点,使观赏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获得人文关怀,进而增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视与关心。

许多生态雕塑以一种民间的、平民的叙事方式来显示人文关怀。这种视角不是仰望的,而是平视的;不是有距离的,而是融入人心的。例如雕塑《深圳人的一天》,作者随机挑选事先设定好的十八位各个社会阶层的人,他们其中有清洁工,有学生,也有打工者,并真实的描述了他们每一个人的现实生活状态。作品表达了对深圳普通市民的尊重,也表达了对深圳建设者的敬意。而随着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的盛行,雕塑家们在创作中开始关注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边缘人群,甚至艾滋病、同性恋等题材也成为他们创作的焦点,力求在边缘视线中体现人文关怀。

城市生态雕塑“文化味”之三――城市文化的影射

由于生成背景及各自发展的历程不同,每座城市都有其特殊的文化和性格。北京的磅礴大气,西安的厚重庄严,上海的细腻时尚,杭州的清秀飘逸……每座城市所呈现出的文化特色各不相同。中国幅原辽阔,创作生态雕塑时,城市文化的准确表达必须纳入雕塑家的设计范畴。生态雕塑作品在体现雕塑美学因素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与该城市普通大众的审美习惯、文化信仰、民俗风情等因素相吻合。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许多城市之间由于相互克隆,一味模仿而失去了独有的文化特色和个性。城市生态雕塑是综合了城市环境、历史传说、文化特色、周边空间等各种因素而设计出的具有“生长”性特征的雕塑,它应该体现出城市文化与雕塑紧密结合,雕塑与周围环境整体和谐的视觉效果,应该让大众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特定城市的文化气息。近年来,生态雕塑作为城市的亮点和城市文化的标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例如,济南市泉城广场的“泉”雕塑,以篆书的“泉”字为依据,以现代抽象观念为基础,以突出泉城特色为主题,蓝色与篆书“泉”字形的完美结合,极好的体现了泉城济南的城市文化特色,成为济南市对外宣传的名片。在著名瓷都景德镇,许多街道路口都放置了表现陶瓷生产过程及其文化的青铜雕塑,那些雕塑就像一枚枚历史碎片,常常唤起人们对千百年前瓷都的美好记忆。

从城市的文化背景和特色出发创作的生态雕塑,更能激起大众的共鸣。深圳的著名城市雕塑 “拓荒牛”,准确刻画了深圳建设者不畏艰苦,奋力拓荒的形象,充分体现了深圳人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精神风貌。由于雕塑的城市文化特色表现贴切,使得“拓荒牛”的形象深深植入深圳人民的心中。雕塑“拓荒牛”影射出的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深圳城市文化特色准确而深刻,已经与深圳的城市灵魂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因此,雕塑家应当把每一座生态雕塑都当作是城市的精神生命来创造,而不仅仅是把它们当成城市空间的点缀物。

城市生态雕塑“文化味”之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生态雕塑可谓走在了艺术前沿。生态雕塑吸收了多种艺术的精华,成为集平面设计、立体空间、现代材料、现代观念艺术、传统文化等于一身的“艺术集合体”。以传统文化为基点,以现代观念艺术为指导的生态雕塑给城市雕塑设计带来了一股春风。

中国雕塑家已经开始将视线转向生态文化问题。雕塑家展望先生以艺术的方式来思考人、艺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直面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表达都市人希望回归自然的情感。展望先生将雕塑艺术与大地艺术、装置艺术、录像艺术予以整合、渗透,形成一种全新的生态雕塑艺术,他的作品以生态主义来消解物质至上主义与机械进化论,表现出独特的生态雕塑本色。

中国汉字文化源远流长,意义深远,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利用中国汉字进行城市生态雕塑的设计与制作,可以说是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利用汉字的结构以及形声字的特点将汉字做成具有三维立体感和人性化的城市生态雕塑,既为城市雕塑的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也是宣传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和爱国教育的一种途径。中国汉字字体丰富,书写形式多样,变化多端,为雕塑艺术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雕塑家耿铁群利用中国草书的形式创作的雕塑《龙》,作品苍劲有力,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又富有现代艺术的抽象感。雕塑家胥建国的《百家姓》尝试将我国的姓氏雕凿在大型石头上,展现了中国书法文化的精髓。雕塑家刘志钢将个人的艺术观念通过汉字雕塑传达出来,汉字因此具有了雕塑的思想和形体语言。

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十分丰富,很多领域需要我们去开拓,去传承与创新,以便深入发掘传统文化资源的精髓,使城市生态雕塑更好的折射出我国的文化底蕴。

城市生态雕塑是城市文化的代表,是城市文化精神的活化石。城市在发展,人们对城市生态雕塑的欣赏品位也越来越高。生态雕塑设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体现时代精神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高生态雕塑的整体设计水平,充分表现生态雕塑的各种“文化味”,才能使城市生态雕塑成为展现城市独有文化,具有真正“生态”意义的艺术载体。

参考文献:

1. 黄丹麾,刘晓陶:《生态雕塑的形态及其艺术实践管窥》,《雕塑》,2006年,第44-46页。

2. 王中:《公共艺术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3. 马钦忠:《雕塑・空间・公共艺术》,学林出版社,2004年。

谢如红 : 山东女子学院文化艺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