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江苏:高中新课程实验初见成效 几大瓶颈仍需完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江苏:高中新课程实验初见成效 几大瓶颈仍需完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继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2004年成为首批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区之后,参加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省区逐年增加。江西省也从2008年秋季开始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这次高中课程实验,是建国以来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但与以往历次课程改革以调整教材内容、课程设置为主不同,此次高中新课程实验被认为是现行教育的一场变革。为帮助读者学习高中课程实验的成功经验,在此摘编一篇介绍江苏高中新课程改革经验的报道文章,以飨读者。

随着2008年江苏省高考的结束,历时3年的江苏高中新课程实验也进入了“收官阶段”。步入课程实验的同学在经历近3年的实践后有哪些收获?老师们如何应对课程实验产生的一系列新问题?高考指挥棒下的高中新课程实验又将往哪里走?带着种种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人士,请他们对江苏高中新课程改革情况进行解读。

高中课程实验“江苏经验”蔚然形成

记者从江苏省教育厅了解到,江苏的高中课程实验一直受到全国的关注,已经有十多个省市组团来“取经”,在即将召开的全国高中课程实验会议上,省教育厅王斌泰厅长还将代表江苏作主题发言,“可以说,高中课程实验‘江苏经验’已经形成。”一位教育专家如是评说江苏课程实验的先进经验。

有关专家指出,课程实验成功不但要有科学的决策,还必须有好的配套资源跟进。江苏的做法:一是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即省市教研室评选的教师优秀作品全部上网供实验区教师免费共享;二是进行“学科中心”(“学科基地”)建设。即以学科教学水平高的学校为基地,组织同学科的教师共同开展教科研活动,整体提升学科教学水平;三是重视教研网络建设。即依靠互联网络、地域网络和学科网络开展教研活动等,特别是网络教研,以其即时性、互动性、开放性等受到教师的普遍欢迎;四是重视校本教研。学科教研以校本教研为主,同时校际之间有中心教研组,中心教研组通过常规教研和网络平台开展活动和共享资源。

对于新课程下的考试评价制度,江苏的做法是学分认定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首先,力求简洁明了。求全求美,操作烦琐,致使不及格人数过多,补考过多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其次,过程性评价应务实,以学生学业变化为主。由教研部门建立学生档案,以标准分记录学生成长历程。第三,下放权力。学校制定学分认定方案后,由各学科组、备课组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最后由备课组教师具体执行。

江苏还加强考试评价研究。传统考试强调甄别,而新课程评价强调多元化,过程性评价要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大家已逐渐形成共识,实施新课程不能回避高考。实施新课程的最大成功就是要让走在前头的学校在高考中获得成功。

样本校建设指引江苏课程实验

“如果要说江苏课程实验的最大特色,我认为江苏的课程实验样本校建设很成功!”一位教育专家在谈及江苏课程实验的特色时兴奋地告诉记者。记者从江苏省教育厅了解到,从2005年江苏高中课程实验实施以来,江苏已经建立了省级课程实验样本校80余所,样本学校在课程改革中起到了示范实验作用。

在南京,南师附中和金陵中学是省级课程实验的样本学校。记者从两所学校了解到,课程实验已经很自然地融入日常的教学中,用教育部基教司朱慕菊司长评价金陵中学的新课程实验的话说就是“金陵中学的新课程实验没有台阶要跨,很自然”。两校课程实验如何做到循序渐进,水到渠成,记者进行了采访。

南师附中以课程群主菜单与学生自主在“课程超市”中“点课”相结合的方式,满足学生的选择性要求,并配套开展学生学业发展跟踪研究和指向课程群的学生学业发展指导工作。对每一个课程群进行课程群目标设计、课程群课程设计,每一类课程群的课程将打通不同学科的壁垒,打通国家必修、国家选修、校本必选、校本选修(含社团与研究性学习)等。语文教研组请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钱理群教授回到母校――南师附中,给学生开设约30课时《鲁迅作品选读》的选修课。此举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大学教授进入中学课堂成为热门话题。2006届高三(15)班的陈安琪、沈慧远、徐舒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以系统动力学的方法研究水华的形成与防治》在2006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上宣读并交流。生物和地理两组又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思想方法研究生态问题,他们与美国福门特中学建立友好关系,通过每周一次横跨半球的学生和老师网上同步传输工作,初次实现中学生跨国合作研究。几年来,学校已实施了4届学科免修制,共有百余人在其中受益。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多位同学的研究成果获全国创造发明大奖。

金陵中学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及与新课程选修Ⅱ的结合。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近百门,既有竞赛类的又有拓展类的,既有学科类的又有活动类的,不仅保留了作为必修课的心理课、外教口语课、专家学术讲座以及新开发的英语阅读课、语法课等校本课程,学科类的拓宽和加深也与选修Ⅱ结合起来。这不仅增强了老师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也加强了对学生的学分管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此外,该校体育课试行分项教学,分男女、分项目组织教学。体育课成为学校学生最喜欢上的课之一,这项改革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

2008高考成课程实验“试金石”

高中课程实验是否成功很重要的一项指标是要和高考衔接。四省区的高考课程改革实验的积极作用在今年高考中得到初步印证。“高中课程实验如果是一条轨道的话,那么高考只是这条轨道的配套措施。”江苏省教育厅有关人士认为,高考方案应服从课程方案,而不是课程实施的指挥棒。据了解,江苏省2008年高考方案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其思路:一是按国家“3+X”高考方案的总体框架,在“X”上做一些新的设计;二是根据高中课程方案,与新课程“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相适应;三是保持与现行高考方案(“3+2+综合”)的衔接和平稳过渡。语、数、外为统考科目,突出基础学科的地位;学业水平测试是对高中生在校学习情况的全面检测,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综合评价。

省教育厅基教处陆志平处长称,高中新课程将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比如,学分管理,综合素质评定,学习成果展示等等,而不是光看一张考卷。

2007年4个实验省区进行了新课程改革下的首次高考,从考试反映出的特点也许对正在应对江苏2008年高考的学子会有一些启发。2007年4个实验省的高考命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命题关注学科基础,突出了学科的核心内容和主干知识,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的考查。以海南和宁夏高考为例,物理命题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注重创建新颖的物理情境,强调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命题内容的设计上,4个实验省的高考内容能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反映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例如今年广东省的高考语文试卷上就有一道题涉及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赛项目的标志,还有一道题以粤剧作为命题素材。政治试卷则涉及了商品房的价格、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问题。

记者还从有关渠道了解到,2008年江苏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近期有望出台,它将一直引导着学校教学的走向,同时也对高三学生的复习应考起着指针作用。此外,记者还了解到,由于2008年江苏高考的总分值为440分,即使加上语数附加分也只有480分,这比往年的750分减少了很多,在分值“含金量”增加的情况下,以往的照顾加分政策也会有所调整,原先的加分分值可能会减半处理。

课程实验仍需突破的几大瓶颈

江苏课程实验在近3年的实践中,在经历过激情、兴奋、焦虑、困惑后逐渐走向了“冷静平稳”阶段,有关教育人士开始用理性的思维看待新课程、反思新课程。总体看来,新课程已逐渐为师生所接受。当然,摆在他们面前的还有很多困惑。

某所重点中学的一个学生表示,尽管课程改革换了教材并增加了研究性的学习方式,但老师采用的依然是应试战术,单元考、月考、阶段考,层出不穷,逼迫学生进行题海训练。据一些教师反映,文科教材内容面广量大,高考的导向性不明,教师备课量大,风险也大;理科教材科学性差,初、高中脱节,化学只能死学,数学难度明显增加,化学、物理内容体系编排也不合理,各学科衔接性差。“当前高考升学压力、就业压力等问题对高中课程实验的评价体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不解决后期压力前移的问题,高中学生课业负担重的问题就难以解决。”一位教育界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实质。

“尽管江苏高中课程实验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不可否认的是关于课程内容偏难、学生负担重等几个老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同时我们也承认有些课程确实没有开好。”江苏省教育厅有关人士对于课程实验存在的问题并不回避。

教育部门对新课程改革造成学生新负担的问题也有自己的声音,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表示“无论课程怎么改革学习永远是艰苦的过程”。教育部基教司副司长朱慕菊坦言,课程改革是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过程。新课程实验是一项新生事物,所以中途可能会碰到很多困难,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能日臻完善

江苏省的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认为,必须努力启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教师应从兴趣入手抓教学,要在学生“自主、兴趣、想学”方面做文章,不能逼学生死读,努力避免学生厌学、恐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吴永军老师针对课程实验遇到的问题指出,高中新课程实验理念下学习方式必须变革: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强调的学习方式,最终形成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摘自news.省略/DFJY/sGdkg/200806)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