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班主任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众所周知,管理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的社会化,即促使学生认识社会,理解社会,适应社会。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仅靠班主任的管是远远不够的,甚至会出现负效应,如责任感下降,自制力降低和逆反增强等。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为此,班主任在管理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 班级管理 ; 主体作用
传统的班级管理,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班主任普遍有主观性、随意性。或是强制性地发号施令,或是家长制地出言必训;或是保姆式的看管,不给学生一点自由支配的权利。长期以来,我们的班主任起早贪黑,班级工作无巨细都要管。这种管理方式一方面使班主任疲于奔命,事务缠身,不得于自身的提高;另一方面,这种“保姆式”的管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压抑了学生的自主、自理、自治能力的发挥,不利于现代人素质的培养。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只有实行全员管理,整体的力量才能得到发挥,个性和积极性和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只有确认学生在班集体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让其真正享受到民主、平等、自由的权利,才能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班集体才能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尝试成功的精神乐园。因此,我认为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传统的“保姆式”的班级管理模式必然要进行根本的变革。让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学生才会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真正做到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关心自己,促进学生独立自主的发展。
如何在班集体建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近年来,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
首先,以人为本,关爱每一位学生。
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我校领导非常重视对新理念的学习,经常组织学习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等老师的优秀事迹,通过对魏书生等老师的学习,我把学到的一些新的理念与自己多年积累的一些经验融合在一起并运用于教育实践中。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也努力做到以人为本,关爱每一位学生。
(一)对班级的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对班级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爱,这一点对班主任来说至关重要,学生在这方面也是看得非常重的。作为班主任,对班上的学生,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差的;听话的,还是表现差的;都必须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能有所偏心。只有这样,班主任才会在学生面前树立起威信,学生有什么心事才会向班主任说,在行动上也会更加支持班主任的工作。
(二)关心学生,善于跟学生交流。可以说:“责任与爱是班主任永不变的主题。”热爱学生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必备的基本品质。同时,这也是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的根本保证,只有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才能架起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才能心灵相通,情意相融。
(三)善于帮助后进生,消除他们思想上的种种顾虑。做好后进生的思想教育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任务,也是班主任能否带好一个班的关键所在。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影响很大。在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认为,后进生决不是不可雕的朽木,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然,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后进生,班主任需要倾注大量的爱和耐心的工作使其转化。在生活上要多花些时间去接触他们、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学习上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同问题较多的学生谈心时,不能因为谈了一两次没有谈好就失去了信心,要继续谈,直到谈通为止。只要学生觉得你是真心实意为他好,他们一般都会被感化,并最终接受班主任的帮助和教诲。
第二,引导学生制定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制定目标是班级管理的前提条件,而学生的自主精神是班级管理的灵魂。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管理的主人,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因此,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从思想上更新管理观念,确认每个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权利和义务,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加强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的教育,以“我是班级管理的主人”为主线,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
1 班级总目标的制定
在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时,要求每个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出谋献策,组织他们学习、讨论,共同制定出切合班级实际的总目标。管理目标的确立,一方面使用权学生既要看到前进的方向,又要明确目标实现是每个个体努力的总和;另一方面也要使学生看到目标高而可攀,但必须经过努力才能实现。管理目标制定的过程,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过程。
2 引导学生制定分解目标
分解目标分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
2.1 横向目标。横向目标其外延涉及学习风、组织上纪律、班风班容等。对每一项目标,都予以量化,变软性任务为可检测的硬性指标。我班每个小组都讨论制定了学习、纪律、路队等到的目标,组与组之间开展竞赛,激发学生把潜在的能量充分发挥出来。每一级的情况有专人记录,每月一统计,评出优胜组,期末按目标评出各项最佳小组。
2.2 纵向目标。纵向目标 是指“横向目标”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要达到期具体标准,须明确设计。如达标运动会前两个月,我组织学生讨论班级达标目标:首先年级组争一保二;其次,再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体能制定个人目标;最后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达到 个人及班级目标,并制定个人训练计划。结果全班都达到了自己的目标,有的还超过了目标。优秀人数从原来的7人增加到了13人。特别是两位男同学更加激动,因为他们摘掉了不及格的的帽子。
学生通过参政目标的制定与实践,增强了主人翁的意识与责任感心,使班级管理目标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为班级管理奠定了基础。
第三,培养一支强而得力的干部队伍,把“被动接受管理”变为“自主管理”。
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说“管是为了不管”,因此我们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在班集体中,我常采用的是分层管理制,并根据不同的班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步骤。如在一些全新的班中,我会先实施值周班长制,让能力强的两位学生协助老师尽快稳定班的秩序,并树立班干典范,随后逐步过渡到值日班干部制及学生轮值制。为了让这一制度具有可操作性,我专门准备了一个工作笔记本,供值日班干部记载当天的工作实施情况。笔记本的扉页公示一些必须做好的工作职责,结束语加上“××班的进步全赖你的付出与努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值日的同学每天以表格形式对班当天的出勤、学习、纪律、清洁、宿舍、饭堂等方面的工作进行汇总,发现问题找班委商量解决,商量也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班主任解决。值日班干部每天要在后墙黑板上对全班进行总结,并每天把工作日志呈交班主任。为了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当好值日班干部,我把这一制度的实施与学生的德育操行分和每学期的评优相结合,让学生得到激励。这样让学生参与班的管理和决策的全过程,让学生有了自主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并从中体验到自身在班集体中的存在价值,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全面提升自身的能力。
第四,以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活动特别是合作活动和交往有助于学生团结协作和集体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因为在交往中和协作活动中每个活动的参与者不仅对活动中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有较深的理解,而且对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作用、权利和义务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他一方面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集体活动的成果有赖于每个成员的努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清楚地体会到,集体协作对保证每个同学的利益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他既能懂得纪律对个人、团体的约束、规范作用,也能体会到对个人发展,个人利益的保证和促进的作用。这样,他们对思想道德教育就不是被迫的,而是自觉自愿的,或者说服从班集体利益成了他们的内部需要。这显然比单纯的理论说教有效得多。
因此,在学期初我就落实班委会广泛征集全体同学的建议。制定出了整个学期一系列有益身心、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并且保证每周有活动,而且尽量使活动范围涉及到每个人。除此以外,还要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时事或学校号召和要求等契机。适时地将其利用活动的形式融入当中,进一步丰富了活动的内容。并且鼓励同学们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进自然,使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向人民学习,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悟道德,磨炼意志,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做到知与行的统一。还要在活动结束时,利用班会或活动课时间进行认真的总结,总结中要对活动开展的意义加以充分肯定,对涌现出的好人或好事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对暴露出来的不足之处也要进行适时地纠正和指导。最终使实践活动真正地达到预期效果,使每一位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迈上一个更新的台阶。
第五,引进竞争机制,提升学生素质。
让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长学生才能的重要途径。在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我们更应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和耐挫力。这们,才能使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在班级中引入竞争机制,创造竞争气氛,每个学生自找一名对手(水平相当),老师可依据学生的可比性,稍作调整。竞争对手之间比学习、比思想、比卫生、比能力。竞争对手名单列表上墙,各自的成绩公布于表,以便随时激励双方。通过竞争,优等生更优,基础薄弱的学生也不甘落后,奋起直追,进步也特快。通过竞争,班级中形成了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和谐、健康的发展。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放飞学生主体作用的翅膀,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促使学生间进行“心理位置互换”,从而减少了学生之间的矛盾,增进了同学间的理解,形成了和谐的同学关系;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学生在纪律、学习、生活和活动等方面的自觉性;培养了学生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相适应的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协作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就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