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临床保守治疗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24例,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及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包括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MPR)、容积重组(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肾上腺占位病变中,肾上腺增生7例,腺瘤6例,髓样脂肪瘤2例,肾上腺囊肿3例,嗜铬细胞瘤1例,肾上腺转移癌5例。肾上腺良性病变直径多小于3 cm,边界清晰。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肾上腺肿瘤肿瘤病变的细微结构并能比较准确地对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作出诊断。结论:多层螺旋CT图像质量好,对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综合判断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肾上腺肿瘤; 肿瘤样病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肾上腺是人体内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其位置深而隐蔽。肾上腺皮质和髓质均可发生肿瘤,引起内分泌功能异常者称为功能性肿瘤,不引起内分泌功能改变者称为非功能性肿瘤。肾上腺肿瘤组织来源复杂,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多样,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发展,不但能确定肿瘤的有无,还能了解肿块的性质及及血供情况,肿块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依据[1]。本文收集24经临床保守治疗或手术证实的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MSCT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收集了24例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其中男18例,女6例;右侧7例,左侧14例,双侧病变3例。年龄39~85岁,平均59岁。主要表现为向心性肥胖、皮肤紫纹等库兴氏综合征者5例。以高血压、低血钾、血尿醛固酮等升高者8例。头晕、心悸、出汗等症状者4例,无自觉症状及体征者7例。其中5例因各种肿瘤治疗前检查而发现,正常体检偶尔发现2例。

1.2 设备与方法 使用SIEMEN公司senation 16多层螺旋CT、PHILIPS公司Brilliance 6多层螺旋CT。扫描参数为:120 kV,200~300 mA,扫描层厚为5 mm或3 mm,螺距为1~1.5。扫描范围上起膈顶,下至肾门水平。其中7例行增强扫描,对比剂为碘必乐350或碘海醇,总量80~100 mL,注射速率3 mL/s,在注射对比剂后25~30 s、60~70 s、100 s进行扫描。将扫描后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多种后处理技术重建进行观察。包括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容积重组(volume reformation,VR)及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

2 结果

2.1 肾上腺增生7例 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29~70岁。本组病例中多为单侧发病,表现为肾上腺内外肢皮质不同程度增粗,最大径大于侧膈脚,密度均匀,双侧发病有2例,偶有结节状增生,增强扫描,增生结节强化程度与肾上腺保持同步。

2.2 腺瘤6例 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42~75岁。本组病例均为单侧发病,大小介于0.8×1 cm~4.2×4.6 cm之间。平扫CT值最低-26 Hu,最高45 Hu,边界光整,其中3例密度均匀,1例有囊变。增强扫描CT值最低2 Hu,最高72 Hu,见图1。

2.3 髓样脂肪瘤2例 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43岁,55岁,大小分别为4.0 cm×3.7 cm,5.1 cm×6.7 cm,CT值前者平扫约-20~40 Hu,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强化,最高CT值可达87 Hu。后者CT值-70~28 Hu,伴完整包膜,增强扫描包膜明显强化,病灶内无强化,见图2。

2.4 肾上腺囊肿3例 全部为男性,年龄40~83岁。囊肿最大径在1.0~2.4 cm,囊壁厚度均

2.5 嗜铬细胞瘤1例 男,60岁。左侧肾上腺区巨大囊实相间性肿块,大小约9.1 cm×10.2 cm×13.0 cm,其内密度不均,有多个实性分隔。注射对比剂后病灶实性部分及分隔强化,低密度区强化不明显,见图4。

2.6 肾上腺转移癌5例 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62~85岁。4例单侧转移,1例双侧转移,均为肺癌肾上腺转移所致。病灶最大径2.2~4.3 cm。部分病灶边界不规则,增强扫描病灶不均质强化,见图5。

3 讨论

肾上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通常包以丰富的脂肪组织及疏松的纤维组织,位置较深且隐蔽。肾上腺肿瘤根据其起源可分为两大类,即主质细胞肿瘤(皮质和髓质)和间质细胞肿瘤。皮质性病变主要有肾上腺增生、腺瘤及肾上腺皮质癌等。髓质病变主要有嗜铬细胞瘤,神经节细胞瘤等。间质细胞肿瘤主要有髓性脂肪瘤、囊肿、畸胎瘤及脂肪瘤等。

3.1 肾上腺皮质病变 肾上腺皮质增生及腺瘤,就本组病例而言,肾上腺增生主要表现为肾上腺肢体相对均匀增大,增粗,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均匀强化。偶有结节状增生,与腺瘤鉴别就比较困难。如果结节周围皮质增生且结节不大,通常诊断为增生。当结节直径>2 cm,且周围皮质及对侧皮质萎缩时,应诊断为腺瘤[2]。肾上腺腺瘤为发生于肾上腺皮质的一类良性肿瘤,临床分为皮质醇腺瘤、醛固酮腺瘤和无功能腺瘤三类。就CT征象而言,典型的腺瘤常表现为单侧单发,最大径

3.2 肾上腺髓质肿瘤 主要是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由交感神经母细胞分化而来,存在于任何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布的部位。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为肾上腺髓质内的原始细胞(交感神经母细胞)分化而来。国外称之为“10%肿瘤”,10%发生在双侧肾上腺,10%起源于肾上腺外,10%为恶性。大多数嗜铬细胞瘤呈中等大小,直径在5~10 cm。多数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少数肿瘤呈分叶状。较小肿瘤密度一般均匀,中等大小肿瘤容易变性,密度多不均匀,体积愈大愈不均匀[7]。钙化、囊变、出血和坏死较常见。高血压是其主要临床表现。本组1例为单发,分叶状,边界清晰,有坏死、液化、囊变,密度不均,增强后实性成分及间隔明显强化。有研究认为少数嗜铬细胞瘤也有相对较低的CT值,并可低于10 Hu[8]。

3.3 肾上腺间质肿瘤 (1)髓性脂肪瘤,属于良性肿瘤,因为常无明显症状,发现时通常体积较大,本组一病例最大体积为5.1×6.7 cm。肿瘤由成熟的脂肪组织及局灶分布的髓样组织组成,具有比较特征性的CT表现。CT表现为瘤体内有脂肪密度,肿瘤大小不一,边界光整清晰,有时可见条带状软组织密度影,伴完整包膜,注射对比剂,包膜明显强化。本组2例术前已确诊,就是因为瘤体中含有典型的脂性密度灶。(2)囊肿,本组中有肾上腺囊肿3例,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肿块,壁薄,内外壁光整,增强边缘轻度强化或不强化,密度均匀。文献报道部分病例可见钙化,但本组中没有发现。肾上腺囊肿的CT值应该

3.4 肾上腺转移瘤 肾上腺血运丰富,是人体恶性肿瘤转移的好发器官之一,在原发肿瘤中以肺癌最多,其次是乳腺癌、甲状腺癌、胃肠道肿瘤、淋巴瘤、肾癌、肝癌等。本组5例均为肺癌转移至肾上腺。通常体积较大,边缘不规则,密度不均,局部可有坏死,液化,囊变、出血或钙化。有时侵犯邻近结构,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原发肿瘤病史加上病灶形态特征不难诊断。值得注意的是有原发肿瘤的患者同时合并肾上腺占位时,并非都是转移瘤,约50%可能为无功能腺瘤,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总之,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病变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多层螺旋CT检查对于多数肾上腺病变可以确诊。本组分析尚存在不足,首先病例数目较少,难以开展深入的分析讨论。其次没有和B超、MR进行对照研究,不同影像方法的比较分析对于疑难患者的诊断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天,阎建华,陈东,等.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5,6(6):367-369.

[2]沈宣文.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8,9(6):378-380.

[3]田丽,郭燕,伍尧泮,等.109例肾上腺腺瘤的CT征象分析[J].癌症,2008,27(1):66-70.

[4] Mcnicol A M,Laidler P.The adrenal gland and extra-adrenal paraganglia.In:Lewis PD,ed.Systemic Pathology[M].3rd ed.New York:Churchill Livingstone,1996:59-130.

[5]刘永强,方春.CT值在肾上腺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阈值选择[J].放射学实践,2009,24(10):1114-1116.

[6] Leroy-Willig A,Bittoun J,Luton J P,et al.In vivo MR spectroscopic imaging of the adrenal glands:distinction between adenomas and carcinomas larger than 15 mm based on lipid content[J].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1989,153(4):771-773.

[7] Sahdev A,Sohaib A,Monson J P,et al.CT and MR imaging of unusual locations of extra-adrenal paragangliomas (pheochromocytomas)[J].Eur Radiol,2005,15(1):85-92.

[8] Blake M A,Krishnamoorthy S K,Boland G W,et al.Low-density pheochromocytoma on CT:a mimicker of adrenal adenoma[J].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2003,181(6):1663-1668.

[9] Guo Y K,Yang Z G,Li Y,et al.Uncommon adrenal masses:CT and MRI features with histopathologic correlation[J].Eur J Radiol,2007,62(3):359-370.

[10]王小宁,朱晓梅,徐怡.肾上腺囊肿的CT诊断[J].放射学实践,2008,23(6):664-666.

[11]李星智,张雪峰,王春雷.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64例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3):148-150.

[12]李震,王秋霞,肖明等.肾上腺囊性占位的多排螺旋CT诊断和鉴别[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0,2(4):201-204.

(收稿日期:2013-09-30) (本文编辑:欧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