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四根“登山拐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课上,老师正在进行《春天来了》一课的教学,老师讲得绘声绘色,引导学生将课文读得有声有色。临近下课时,老师问学生:“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一学生站起来,大声说:“老师,麦苗是什么东西?它长什么样儿?”老师一时愣住,没想到学生把课文读得这么美,居然不知道麦苗为何物。
为什么语文课会出现“书声琅琅,读者昏昏”的现象?因为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视角来审视教材,结果教师眼中的“小坡”成了学生面前不可逾越的“大山”。
如何立足学生视角,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翻越一座又一座的“大山”?前不久,笔者听了一位骨干教师执教的《莫高窟》,很受启发。
莫高窟的艺术价值和历史背景,都距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很遥远。那么,如何让“那么远那么美”的莫高窟走近学生?该教师给了学生四根“登山拐杖”。
第一根“登山拐杖”――文本本身
新课开始,教师就抛出一个问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学生立刻饶有兴趣地阅读课文,很快找出了一系列关键词:“彩塑”“2000多尊”“壁画”“45000多平方米”“藏经洞”“60000多件”。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教师达到了“不教而教”的目的,而学生也充分体会到自主阅读的快乐。
教师不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文本,还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文本。人教版教材中有《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主题与《莫高窟》类似。教师把这篇课文引进了课堂。学生借助对比阅读――朗读、思考、讨论,了解了两篇文章在写法、侧重点上的异同,为学会多角度处理素材打下了基础。
第二根“登山拐杖”――搜集信息
课前,教师布置大家收集有关莫高窟的资料。课上,教师留给学生充足的交流与展示的时间,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在学生发言的同时,教师一边追问学生资料的来源,一边帮助学生概括资料内容,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学生明白了:搜集信息的途径不止一种。因为时空跨度大,《莫高窟》一文介绍的敦煌艺术与学生现有知识基础有一定距离。生生互动的优点是,学生更能胜任老师的角色,介绍和讲解更能贴近同龄人的需求,而交流展示者从中体验到的自豪和愉悦,更为今后的学习增加了动力。
课堂上,教师也成了“学习者”中的一员。在学习“藏经洞”这一自然段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有感情地朗读外,还借助课件展示了自己搜集的资料――再现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学生由此深深理解了为什么莫高窟“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把事件放在一个壮阔的历史背景下考察,学生有了更深的感悟:是偶然,更是必然;是外因,更是内因。于是,学生得出了一个结论:“落后就要受欺辱!”此时,学生既受到一种情感的熏陶,更感知了历史发展的规律,由感性走向了理性。
第三根“登山拐杖”――生活经验
在课堂上,有这么一个细节:教师用课件出示不同神态的彩塑,让学生上台点击自己最喜欢的图片向大家介绍。在介绍的过程中,学生由“慈眉善目的菩萨”“威风凛凛的天王”“强壮勇猛的力士”,想到了自己的奶奶,想到了《水浒传》里的鲁智深。这样,学生把这些彩塑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既获得了感性认识,也更好地理解了“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等词语。教师的启发和肯定,同龄人的倾听和称赞,更加鼓励了学生自由奔放、新颖的想象。这样的课堂,洋溢着 “一种融洽的师生情谊”,学生感受到一种特有的“美好和谐的语文课堂心境”,从而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第四根“登山拐杖”――课堂积累
如何让学生走近丰富多彩的壁画?教师做足了功课。课前,她在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有一幅壁画记录了一个佛教故事――《九色鹿》,而这篇课文学生在四年级学过。阅读记忆被唤醒了,阅读兴趣也被唤醒了。文本的空白点,正是课堂的生长点。
语文学习资源无处不在:看过的图片,听过的音乐,读过的文字……都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文本。把文字读丰厚,让一切文字都活起来,可以看到肌理与筋脉,可以听到心跳和呼吸。有了足够的了解,有了充分的感悟,学生才能与作者面对面,才能与文字心贴心。
新西兰有一位名叫希拉里的登山家,一辈子的事业就是登山不止。有人不理解地问:“你为什么登山?”希拉里风趣地回答:“因为山在那里。”我想告诉各位语文老师:“你想让自己的学生爱上‘登山’吗?那么请给他们四根‘登山拐杖’,让他们自己去攀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