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物流形态的演变历程与资本有效运作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在人类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物流形态的演变历程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形态到高级形态的过程的演变。本文从宏观角度分析了我国物流形态演变的特点以及我国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以中国邮政速递物流重组上市为例诠释了物流企业资本有效运作方式。
关键词:物流形态 演变历程 资本有效运作
物流形态的演变历程、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物流形态的演变历程
从物流执行者主体上划分,物流形态的演变规律是从自营物流开始的,有的学者也认为第一方物流就是由卖方负责的物流(袁雪妃,2013)。在经济活动初期,在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社会分工还未健全的情况下,物流管理的专业化分工还未完善而形成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
伴随着商品流通环节的出现,人们之间的买卖过程需要把商品从卖方运送到买方的过程,由买方负责的物流就是通常所称的第二方物流。
20世纪中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物流成本支出逐渐加大,专业化理论在物流组织中的应用,使得物流领域进行了专业化的模块分工—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随着竞争的加剧、科技的飞速发展,物流领域由此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买方与卖方以外的物流企业以合同方式委托其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它是物流形态演变中最重要的模式,并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作为“第三方利润源泉”的第三方物流蓬勃发展的同时,在物流领域内又出现了第四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的概念最早于1998年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提出:它是指基于拥有不同资源、技术和能力的供应链集成商,它调集和管理自己的以及具有互补性的服务提供商给予一个综合供应链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的规模较大,进入门槛较高,一般处于网主优势的寡头地位,综合服务能力较强。
(二)我国物流形态演变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1.我国物流形态演变的特点。第一,我国物流产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飞速,“第三方物流”形态成主导地位。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处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时代,虽然在当时没有物流的概念,但是商品交换的流通环节属于我国物流发展的初级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零售商业和连锁商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买方市场的形成,物流业竞争更加白热化。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物流业同时对外资开放。外资企业最初以合资、合作状态进入我国物流市场,随着过渡期的结束,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呈现独资企业形态。目前,我国物流市场已经形成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足鼎立的态势。
第二,物流产业融合加快,快递物流高速增长。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大萧条,导致银行等金融产生动荡,物流企业出现了破产,资金链断裂和股市暴跌的现象,同时波及国内物流市场,持续了30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出现了拐点。2009年《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发展的服务产业,与货物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产业等产业融合迅速加快。有的学者认为出口为主要贸易的物流出现了增速放缓、运力过剩、运输和仓储等利润下降等问题,但是以快递为代表的与消费有关的物流却逆势上扬。
2.我国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第一,物流专业化程度与强国地位不匹配。以规模化、网络化、集约化、专业化为标志的现代物流体虽已经建成,但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物流市场(丁俊发,2010)。第二,物流开放与竞争格局不和谐。早在20世纪80年代,跨国物流企业就开始进入我国,随着政府放松管制,国外物流企业加速在我国的物流市场布局,不仅在快递、航运物流、汽车物流等高端市场领域占据了主导,而且向传统物流领域进行渗透和扩张(张子健,2009)。第三,区域物流发展与物流产业发展水平不均衡。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均衡,地域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在物流发达地区,比如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物流发展水平较高。相对于中西部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物流的信息化程度有待加强。
物流资本有效运作探讨
物流资本运作就是物流企业从战略的高度整合资源,实现物流产业与资本的良性互动,从低效顺畅流向高效,从而使资本保值增值进行重新配置,为物流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我国物流企业还处于第一方物流和第二方物流阶段,物流资本的运作主要是从内源性融资开始的。由于当时属于“自产自销”阶段,向外融资的可能性非常小,物流企业只有从自身出发节约成本。迄今为止,“第三方物流”在资本运作中,大多数物流企业选择了外源性融资,即通过上市发行股票、发行企业债券、租赁、银行借贷、私募市场募集资金以及通过商业信用等方式筹得更多资本。
目前,物流企业面临的问题有:一是中小物流企业“融资”难;二是物流基础设施土地政策“征地”难;三是大型物流企业整合物流设施资源“并购”难;四是健全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的农产品信息网络的“共网”难;五是物流企业“上市”难;六是仓储配送和货运等环节与运输企业营业税不统一导致的“税率”难等。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政府出台了大量的法规和规章加强对物流企业的帮扶力度,同时物流企业必须打破旧的思维观念,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创新理念,树立价值链竞争的投资意识。
(一)并购
我国物流市场也经历了并购整合的过程,以改变我国物流企业“散、小、弱、差”的局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政府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壮大物流企业。我国物流企业主要采用两种并购整合模式,一种是横向并购整合;一种是纵向并购整合(余朋林等,2012)。全球经济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由于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潮流引发了换代性产业革命,就是第五次并购浪潮。每一次并购都使市场集中度大幅度提高,引发资本集中和市场经济从此进入寡头竞争时代。以快递物流为例,世界上最大的物流快递企业1907年成立的美国联合包裹公司(简称UPS)以及1971年成立的美国联邦快递公司(简称FedEx),通过并购整合资本并占领了全球主要市场份额(冯立果,2008)。
(二)上市
物流企业上市是获得资本最大化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纵观我国上市公司中,物流企业通过上市公司,公开募集股份,增发新股、配股、股权回购等权益性资本手段,通过交易系统向所有投资者发行股票,并在不同交易所挂牌交易(A股、B股、H股、红筹、N股、创业板等)。还有的物流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等债务性资本进行上市流通,例如可转换债券。还有极少数企业通过借壳上市,即通常所指的买壳上市,此种方式虽然具有周期短、融资快等优点,但是也存在极大的破产风险。以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为代表的国有物流企业选择直接上市,对整合资源、提高物流资本集中度、壮大国有物流企业起到较大作用。
1.邮政速递物流上市相关问题研究。邮政速递物流的发展经历了开创期、成长期的单一市场垄断状态,在改革发展期中明确了市场经营策略,把行业内监督监管权限回归到国家邮政局,彻底打破了“政企合一”的快递物流行业的发展格局。邮政速递物流的服务是连接生产者、销售者和终端用户最直接的窗口。邮政速递物流的发展经历了开创期、成长期、调整期、改革发展期和资本市场运作期五个阶段。
设立速递物流股份制公司的基本原则是各省邮政公司作为股份公司发起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充分考虑各省邮政公司对速递物流业务的历史贡献,建立全国一体化的速递物流管理和控制体系。
根据重组改制方案的总体安排,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以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为平台对其原有速递物流相关业务、网络、资产、人员进行重组,并与31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公司共同作为发起人,将重组后的中国邮政速递公司改制为“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改制重组方案包括四个方面:业务重组、资产重组、人员重组以及机构重组等。一是进行业务重组,确定速递物流重组改制业务范围,对纳入重组范围的业务进行梳理,防止出现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等问题。二是进行资产重组,确定纳入重组改制范围的资产边界、土地房产确权办证、长期投资的规范,报批土地处置方案,完成资产的过户。三是进行人员重组。按照人随资产走、人随业务走的原则确定人员重组方案,在职人员劳动合重新签署及社保关系的转移,确保人员的独立性。四是进行机构重组,主要是对中国速递和中邮物流的整合,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对各级公司架构进行梳理。
2.邮政速递物流上市存在的问题。第一,关于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问题。邮政速递物流上市给国有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有一些学者提出了邮政速递物流上市必须避免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问题。中国速递物流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A股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中提到可以完全避免同业竞争的问题。作为速递物流的主要控股股东就是邮政集团,邮政集团承担着以普遍服务等为核心的邮务类业务和金融类业务,不存在与速递物流公司相融合的邮政业务。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与邮政企业存在着经常性关联交易问题,涉及到了服务互供、物业租赁、设备车辆租赁和商标许可使用等。但是为了公平竞争,维持市场稳定,邮政速递公司与邮政集团分别签订了许可使用协议,并就定价原则与交易原则进行了约定。
这个问题正是其它快递物流公司所担心的问题。其一,法律法规的滞后性。虽然新修订的《邮政法》提出了普遍服务与竞争性业务分业经营,国家规定给予邮政集团普遍服务基金,但是对于资金的使用情况的相关法规细节没有规定,容易造成此类问题发生;其二,行政监管的严重缺位。行政监管方式主要分为事许前可和事后处罚,事中往往容易成为监管盲区。目前,作为速递物流公司最大的控股公司邮政集团公司在《中国邮政电子业务发展规划》中要整合传统邮政业务,即邮政电子挂号、邮政报刊、集邮等业务整合到电子商务网站中,那么作为“最后一公里”投递环节是否使用EMS称为业内最关心的问题,迫切需要监管到位,否则会出现关联交易损害股民和其他快递公司的利益。
第二,关于风险管理问题。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拥有35个全资二级子公司,1个二级境外控股子公司,5个二级参股子公司存在下属公司众多,业务庞杂,资产规模和营运规模庞大,作为网络型综合服务业务提供商,业务范围涵盖31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港澳台等地区,并通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强大的营投网络和较为先进的信息网络。邮政速递物流公司遇到了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风险,面临激烈市场经济竞争的风险,成本上升导致利润下降的风险以及财务风险等。
参考文献:
1.汝宜红.现代物流[M].清华大学出版杜,2012
2.喻丽辉.现代物流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杜,2012
3.袁雪妃.现代物流产业组织形态变化规律与变革机制研究[J].物流管理,2013(2)
4.编者.拐点处的突围[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3(1)
5.丁俊发.中国物流业六大变数[J].大陆桥视野,2010(11)
6.张子健.物流一体化振兴之道[EB/OL].(2009-05-21)http://.cn/review/observe/20090521/14136256506.shtml
7.王坚.浅谈资本运作的发展[J].企业天地,2011(3)
8.余朋林,梅巧萍.第三方物流企业资源并购整合研究[J].中国市场,2012(15)
9.冯立果.中外快递业的PK:两个时代的竞争[EB/OL].(2008-06-13)http://.cn/chanjing/b/20080613/22034980701.shtml
10.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EB/OL].中国证监会期货监督管理信息公开目录,(2012-4-28)http:///pub/zjhpublic/G00306202/201204/t20120428_2093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