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飞地飞企”:走出都市型工业跨越式发展之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飞地飞企”:走出都市型工业跨越式发展之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都市型工业,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以工业园区、工业楼宇为基本载体,适宜在都市繁华地段和中心区域内生存和发展,并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具有产品附加值较高、吸纳就业人员较多、生态环境保护好、适应市场能力强的现代工业体系。杭州上城区是浙江省区域面积最小的城区,全区面积仅18?郾1平方公里,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5亿元,财政总收入85?郾87亿元,其中,人均GDP达3?郾2万美元,亩产税收31?郾21万元,均居全省区(县、市)首位。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上城区将都市型工业作为全区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此举不仅为城区带来了直接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而且还推动传统生产方式向新型工业集约生产方式的转变,通过探索“飞地飞企”发展模式,成功地走出了一条都市型工业跨越式发展之路

发展都市型工业是

城市中心城区的必然选择

作为集中反映杭州城市特征主平台的上城区,“老”、“小”两字是上城区的关键词。“老”是指上城区历史悠久,杭州现有主城区建城2230年,其主要部分就在上城区,上城是南宋皇城的根,它以杭州主城区6%的面积承担了杭州市55%以上的历保任务,增量发展潜力十分有限。“小”是指上城的行政区划面积只有18?郾1平方公里,依山、傍湖、沿江,全区建设用地总面积仅13?郾8平方公里,区域人均建设用地面积46?郾2平方米,只有杭州市平均水平的60%,发展空间十分有限。作为杭州市唯一的“纯城区”,上城区域内已没有集体土地和可征农用地,土地后备资源相当稀缺,随着工业经济发展空间不断压缩,区域内工业企业逐步外迁,主城区内基本丧失了兴办工业的条件。从外部发展环境看,我省的区域经济发展也由加工制造大省向先进制造大省转变,由要素推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杭州也提出要从“工业大市”走向“工业强市”。作为杭州市中心城区的上城区,对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显得尤为迫切。上城区要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区情出发,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从而扎实推进发展方式变革,带动城区结构转型,以品质促发展,以服务促提升,实现包容性增长。

依托“飞地飞企”,

呈现“五多”亮点

2012年,上城区实现工业销售产值630亿元,同比增长6?郾5%,列主城区第一位。在宏观经济环境趋紧、企业经营困难加大的背景下,上城区工业企业仍保持了较高的经营收益。2012年1—11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11?郾47亿元,利润总额39?郾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郾8%和34?郾9%。这一成绩的取得,正得益于上城创新“飞地飞企”发展模式。

在土地资源紧张、发展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发展工业经济?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上城区委、区政府把创新理念、转型升级作为工业发展的出发点和突破口,以“飞地”形式建设上城工业园区,以“飞企”方式提升工业整体实力,实现了都市型工业的跨越式发展。“飞地”发展:为突破上城区域面积局限,克服土地要素制约,根据杭州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上城区委区政府1994年正式开始在拱墅和余杭两区建设上城区科技工业园区。近十年来,园区土地面积从173亩增至847亩,企业数从8家增至130家,技工贸总收入从8000万元增至42亿元,利税总额从1600万元增至9?郾2亿元,亩产值达到789万元/亩(按工业净地计算),亩产税收达到41万元/亩。“飞企”运作:随着老城区内工业用地的“退二进三”,不少工业企业将生产基地外迁,这将成为上城工业的发展态势。如娃哈哈集团将生产基地搬迁至下沙,华日冰箱将生产基地搬迁至九堡和富阳。依托城区的技术、信息、市场、人才等资源优势,娃哈哈集团、华日集团等外迁企业将企业总部留在上城,关键核心的技术研发、市场销售仍留在上城。目前,除去工业园区的企业,上城区一半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均属于“飞企”运作,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80%以上。

围绕“飞地飞企”发展模式,上城区工业已形成了智能仪器仪表、电子信息软件、健康绿色食品等行业为引领的都市型工业发展格局,呈现以下五个方面特点:

高知名度企业多。从上城区工业经济的现状来看,大企业大集团对全区工业起了较强的支撑作用。浙江中烟公司杭州制造部、杭州市电力局、娃哈哈集团、华日集团等大企业占全区工业比重90%以上,涌现出娃哈哈集团、华日集团、中瑞思创、海兴电器、奥普电器、绿盛食品等一批全国500强企业和行业小巨人,拥有娃哈哈果奶、华日冰箱、奥普浴霸等一批国家级和省市名牌产品。目前杭州中瑞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奥普电器有限公司已经上市,杭州海兴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积极筹备上市。

高新企业多。上城区工业基础扎实,有一批素质比较高的企业。区内有市级高新技术企业51家,省级创新示范(试点)企业2家。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41?郾48亿元,增长8?郾2%,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贡献进一步增强。海兴电力从制造电能单表到承接电力工程再到系统运营维护,通过逆向整合资源,从而提升产业的整体效率,获得竞争优势。中瑞思创走的是运用国际化电子商务平台,做专做细做精产品,做大做强做优企业的路线。奥普电器借助淘宝网在电子商务领域的行业地位,奥普电器的网上旗舰店风生水起,正成为奥普公司占领家电网购市场的一大利器,也证明了奥普在家电企业中的领先市场意识和行业标杆地位。

高增长型企业多。依托上城区工业园区、国家级科技创业中心等平台,一批成长型企业发展良好,列入2011年杭州市成长型企业约20家。汉帛服饰营销从纯粹加工,后来过渡到OEM(代工生产商)、ODM(原始设计制造商),成功地走出了从产品出口到品牌出口之路。绿盛集团通过《大唐风云》“游戏商务平台”,让玩家在游戏中体验绿盛集团的牛肉干文化。这种产品与网络结合的方式被绿盛集团称为“R&V”(现实+虚拟)非竞争性联盟,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中源电气走的则是“用标准化做精产品,用好产品做大市场”的发展模式,成功获得了行业话语权。

高端人才多。上城突出人才先行战略,大力引进创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着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人才、科技等生产要素向上城区聚集,有力推动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自2001年以来,上城区企业家及核心管理团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质得到明显提升。以工业园区为例,从当初只有一个本科生到目前拥有博士生11名(其中教授5名,博师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2名),研究生10名(其中讲师3名),本科生36名,海归5名,从一支靠销售渠道开拓市场的经营队伍发展成为一支靠科技、文化、品牌立足市场的经营管理队伍,多次荣获“杭州市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浙江省创建劳动关系和谐先进工业园区”等称号。

高科技平台多。依托工业园区的有效载体,重点打造和着力建设“4+3”科技平台,以引进、整合科技资源为依托,以集聚高端人才、孵化高端项目、培育高端产业为目标,充分发挥政府履行科技公共服务职能,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以科技大平台建设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2008年以来园区先后成立上城区浙江大学成果转化基地、中科院杭州射频识别技术研发中心,引进海洋装备浙江省工程实验室(设在浙江大学)下属水下装备室综合试验基地、浙江大学海洋系本科生实习基地,下一步还将成立浙江省计量院遥控水下机器人测试中心、引进浙江省家用电器研究所(国家轻工业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测杭州站)。

从五个方面推动工业转型

结合城区发展实际,上城确立了“有限城区无限发展”的核心理念,积极推动“亩产效益”的运作机制,着重在“高端化招商、集群化发展、信息化支撑、一体化管理、精品化服务”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

高端化招商:以吸引优质企业为重点。突出高端高效高质发展导向,紧密结合城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基础,积极培育和发展物联网、信息软件、先进装备制造业等高端产业。中瑞思创、绿盛集团等优质企业在园区支持下得到迅速发展,其中中瑞思创在入驻园区第六年就完成原始积累成功上市,与园区一起实现了双赢。

集群化发展:以促进产业集聚为导向。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去年国家宏观经济趋紧的大背景下,上城区工业园区产值始终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主要是因为上城区鼓励主导产业集群化,提升了企业抗危机的能力。园区在项目引进上,注重产业链配套,如三高光电生产的LED背光源可以为海兴电力做配套,中杭电子生产的电连接器和中源电气生产的电机可以为宇控机电生产的水下机器人提供配套,射频中心的物联网技术可以辐射到中瑞思创、海兴电力、慧景科技等多家企业,使园区企业“葡萄串效应”渐现,上下游产业链越串越大,整体竞争力不断增强。

信息化支撑:以鼓励自主创新为动力。都市型工业的发展,必须以科技为重要支撑,要发挥科技龙头作用,延伸上下游及侧向配套产业链,积极把大项目做成大产业。去年3月,浙江首台作业型遥控水下机器人“HIWORK-I”(海王一号)在上城区科技工业基地“海洋装备试验浙江省工程实验室下属水下装备集成试验与成果转化基地”圆满完成全部的水池验收测试项目。7月,杭州宇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浅表层沉积物取样器,获得批准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进行了海试,成功实现我国首次从7000多米海底带回沉积物和生物样品。

一体化管理:以创新管理模式为保障。在宏观经济环境趋紧、企业经营困难加大的背景下,上城区建立了稳定工业经济发展的“三联”工作机制,即深入基层联访、协调问题联动、重点项目联抓,全力推进工业稳定发展。以“亩产效益”为杠杆,抓资源再活,以“腾龙换鸟”盘活土地资源,使好资源向好企业倾斜,实现了好资本与好资源的有效对接。

精品化服务:以助推企业发展为目的。在政策扶持方面,出台《上城区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若干政策意见》,引导企业创新发展。表彰奖励了一批经济总量大、发展前景好、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申报和落实省市企业扶持资金,资助企业742户次,资助金额19676万元。积极搭建“政—银—企”融资服务平台,有效发挥小额贷款公司、区中小企业担保中心作用,帮助企业破解资金瓶颈。结合“走访企业、服务单位”大走访活动,建立“三级协调、综合督查”制度,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作者系杭州市上城区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