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温针灸合火针点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温针灸合火针点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探讨温针灸火针点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以温针灸合火针点刺治疗;对照组40例,以局部选穴常规针刺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温针灸 火针点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7-0149-03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属于中医学“痹证”、“膝痛”范畴,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反复发作,关节变形,并常伴膝关节晨僵、弹响等,X线片常表现为髌骨上下缘有小骨刺增生、关节间隙狭窄不对称、膝关节面粗糙及关节积液等,病情多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针灸科常见的退行性病变之一,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患病率高达49%[1]。近年来,笔者采用温针灸合火针点刺治疗本病比常规针刺疗效更满意,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6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男20例,女26例;年龄45岁~55岁34例, 56岁~65岁12例;病程1周~1个月20例, >1个月~3个月10例, >3个月~6个月10例, >6个月及以上6例。对照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45岁~55岁30例, 56岁~65岁10例;病程1周~1个月18例, >1个月~3个月9例, >3个月~6个月10例, >6个月及以上3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1986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推荐的KOA诊断标准[2]:①膝关节痛发生在就诊的前1个月内;②膝关节活动时有摩擦响声;③X线示膝关节骨边缘有骨刺或唇样增生;④膝关节周围有肿胀;⑤晨僵≤30 min;⑥年龄≥40岁。具备①、③或①、②、④、⑤、⑥即可诊断为KOA。

1.3排除标准

①关节间隙显著狭窄或关节间形成骨桥连接而成骨性强直者;②急性关节损伤、膝关节结核、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③合并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疾病者;④年龄≥75岁,病程≥10年者。

1.4治疗方法

(1)患者坐位,患侧穴位。主穴取内、外膝眼、鹤顶、阿是穴;配穴取梁丘、血海、阳陵泉、阴陵泉、悬钟、足三里。用28号2寸毫针,艾条剪成2 cm左右的艾段。局部常规消毒后,将毫针刺入,得气后,将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将艾段插在针尾上,点燃,针眼附近皮肤潮红,患者耐受为度,连灸2柱后起针, 1次/d, 10次为一疗程。

(2)火针点刺

取穴:鹤顶、犊鼻、膝眼、阴陵泉、阳陵泉、悬钟、阿是穴。操作:患者取仰卧位,窝部垫枕头使膝关节成屈曲状。局部常规消毒后,将穴位上涂一薄层万花油,医者左手持已燃酒精灯,右手持细火针,烧针至通红,迅速准确地刺入穴位,刺入深度2~5 mm,并敏捷地将针拔出,疾入疾出,全程约半秒,出针后用棉球按压针孔片刻。再涂上一层万花油,可减少疼痛和保护针孔。1周治疗2次,4次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注意:火针点刺处当天不宜沾水,忌食生冷、虾、牛肉、鱼腥等发物。

2 疗效分析

2.1观察指标

采用Legnesne等推荐的关节疼痛量表和膝骨关节病情严重指数作为关节疼痛和功能状态的评定指标[3],主要观察内容包括:关节疼痛、肿胀、怕冷、沉重程度以及关节功能障碍程度,以积分方式评定关节疼痛指数。

2.2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痊愈:膝关节疼痛、肿胀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显效:膝关节疼痛、肿胀明显减轻,功能活动好转;好转:膝关节肿胀减轻,功能活动有所好转;无效:病情无变化或加重。

2.3治疗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N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46 26 12 6 2 95.65¹

对照组 40 11 12 7 10 75.00

注:1与对照组比较,经卡方检验,P

3 典型病例

邓×,女, 66岁, 2010年2月初诊。自述:右膝关节疼痛2年,加重3周,行走距离小于200m,下楼梯时疼痛加重,下蹲困难。查体:右膝关节肿胀、畸形,内膝眼、足三里、鹤顶、阳陵泉、血海穴压痛明显,膝关节屈曲80°。X线正侧位片示:双膝髁间隆突,骨赘形成,双髌亦可见骨赘形成。抗链“O”、血沉及类风湿因子均正常。诊断:右膝关节骨关节炎。用上述方法治疗2个疗程后,疼痛基本消失,膝关节屈曲达150°,能轻松走完1 km无不适。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4 讨论

退行性膝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多是由于中老年人膝关节各部分功能退化,骨质疏松,加之体胖身重,使膝关节受累磨损加重,活动的摩擦和刺激使其产生代偿性骨质增生,形成软骨性骨赘,使膝关节内动、静脉通路阻滞,静脉回流不畅,形成膝关节内高压,从而导致关节肿胀畸形,功能活动障碍,甚至产生疼痛。西医药对本病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主要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和局部封闭疗法对症处理。疗效不稳定且有明显的毒副作用。退行性膝关节炎按中医辨证属痹证范畴,中医认为本病是由老年人正气不足,精血亏虚,筋脉失濡,气血运行不畅,加之风寒湿之邪痹阻于膝部,经脉不通而为病。《素问•痹论篇》曰“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故治疗时应采用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疏通经络的针、灸并用之法。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亦必须施灸的疾病。在膝关节的内、外膝眼,施以温针灸,其艾绒燃烧的热力可通过针体传入膝关节内,能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使炎症吸收,起到温通经络、活血行瘀、减轻关节的压力的功效;血海属脾经穴,具有祛瘀血,祛风之功能;梁丘、足三里同属胃经穴,通经活络,疏风化湿。循经远道取髓会悬钟,可以起到填精益髓、强筋壮骨之作用。针刺局部穴位,复加灸法温之,则寒散湿除而痛止,关节活动自如。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消毒,做灸法时注意安全,从小量开始,勿使热力灼伤患者,保证治疗的安全性。火针汇聚了针、温热于一体的双重作用,是针与灸的有机结合,其借助火力和温热刺激,扩张患部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促进代谢产物及炎症物质吸收,可达到消炎镇痛目的[4]。火针治疗穴取鹤顶、犊鼻、膝眼、阴陵泉、阿是穴等穴,这些穴位于膝部,火针火力集中、势强力猛、直至病所,热力透筋达骨、温通经脉,使气血充盈、筋骨得荣。循经远道取髓会悬钟,临近局部取筋会阳陵泉,可以起到填精益髓、强筋壮骨之作用。温针灸治疗本病效果显著,既消除了临床症状,又延缓了病情的发展。实验研究表明,温针灸与火针点刺能有效控制炎症,增高病灶血管通透性,改善血液浓稠性、黏滞性、聚集性等血液流变学和血液动力学性质,加快局部病理性废物的去除,从而提高痛阈,达到消肿止痛目的,同时有利于组织修复,使滑膜炎症迅速消退,正常的滑液分泌及软骨基质黏弹性得以恢复,关节活动功能得到提高,使临床症状得以迅速改善。多年的临床研究结果也表明,对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温针灸与火针点刺疗法力专效强、祛邪迅猛,正如张景岳所言“治病用针,本贵精专,尤宜勇取”。而常规针刺则相对势微力弱,难取速效。通过上述治疗,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但X线片表现未能改善,故亦有复发可能,应嘱患者提高预防意识,忌长时间行走,勿感受风寒,加强膝关节锻炼。另外,笔者采用温针灸疗法合火针治疗亦应该尽量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能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张乃峥,施全胜,张雪哲,等.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内科杂志,1995,34(2):84-87.

[2] Bellamy N, Buchanan W W,Goldsmith C H, et al.Validation study of WOMAC: a health status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clinically important patient relevantoutcomes to antirheumatic drug therapy in patientswith osteoarthritis of the hip or knee[J]. J Rheuma-tol,1988,15(12):1833-1840.

[3] 曾庆余.骨关节炎[M].天津:天津技术出版社,1999:38-41.

[4] 陈美仁,王萍,成钢,等.温针灸对坐骨神经痛患者痛阈值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5,25(12):83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