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非诚勿扰》:“拿得起”的电影和“放得下”的冯小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非诚勿扰》:“拿得起”的电影和“放得下”的冯小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没有炮火硝烟,没有飞檐走壁,没有被架空的古装历史背景,《非诚勿扰》是近几年少见在骨子里刻着真诚的一部电影。这次,影片的“冯氏喜剧”标签依然在,同时又多了一份“放下”地淡定,多了一种毫无保留地打开自己跟观众一起平等自省的交流心态。影片公映后,有评论指出《非诚勿扰》在故事、人物、节奏等方面的种种缺憾和不足,但我认为在多事动荡的2008年,冯小刚凭着这份“真诚”和“放下”,《非诚勿扰》堪称是年度最具亲和力和感染力的国产电影。

一个大龄中年不靠谱海归秦奋(葛优饰演)征婚中遇到“毒药”般美丽的空姐笑笑(舒淇饰演),两个都市落魄人就这样碰撞在一起,故事前半段很喜剧,后一半导演却给故事包裹了一股淡淡的失落、甚至绝望的气息,直到最终的温馨结局,影片才变得像寒冬中的一杯暖茶,抚慰着银幕前所有失意人的心灵。不知为什么,这让我想起《离开拉斯维加斯》,只是冯小刚视野里的男女没有那么绝望,没有绝望到最终即使相爱也无法拯救彼此已死的灵魂。在我看来,《非诚勿扰》是国产片中鲜有能把希望与绝望、喜剧与优雅等多种矛盾元素合理地重叠在一起,让影片彻底摆脱了以往“冯氏喜剧”模式的桎梏,一种新鲜的、属于冯小刚自己的风格呼之欲出。

有一个遗憾至今仍在继续,就是“非学院派”的冯小刚过去十几年创下了众多票房纪录,创造了众多电影热点、话题,但对于他的创作和作品,令人遗憾地迄今仍未得到一个公允、全面的评价。我坚信,《非诚勿扰》作为一部“非典型冯氏喜剧”,作品本身的美学价值是不容忽视的,这不应因影片最终取得了过亿票房而成为很多评论者的有色眼镜,也不应在评论这部作品时漠视冯小刚过去十几年以来的创作历程。我认为《非诚勿扰》是冯小刚第二部具有“个人重要标签”意义的电影作品,第一部不是《集结号》或《夜宴》,而是8年前的那部《一声叹息》――我曾买票去影院看这部“爱情不喜剧片”五遍,我坚持认为《一声叹息》是2000年以来最被忽视的国产电影(没有之一)。

自冯小刚编剧的《大撒把》、导演处女作《永失我爱》,到《一声叹息》,再延续至《非诚勿扰》,这条“非典型冯氏喜剧”路线,几乎都是从现代都市人的情感迷茫角度,让观众深切体会到生活的乐与痛,正是这一系列“非典型”作品构成了了解冯小刚创作历程最重要的标杆。至于冯小刚十年来为人熟知的那一系列喜剧代表作,我个人更偏向理解成冯小刚在电视剧《月亮背后》创作受挫后,痛定思痛,仍继续坚持“给观众做足底”,但需在体制内妥协后的产物。

在这种前提下来看《非诚勿扰》,就不难理解特别是影片后半段,导演几乎是不惜损失影片的叙事节奏,也要不惜篇幅来展现秦奋和笑笑两人的心灵史,特别是中年秦奋的段落,很多直抒胸臆的台词,几乎就可以看作导演内心的直接投射。这种叙事上的“不规则”,风格的不彻底统一,在我看来,是冯小刚对自身创作淡定自信基础上,对一些“商业法则”的不妥协。《非诚勿扰》其实是导演“笨拙”地直接跟银幕前的观众席地而坐,讨论着普世价值命题――爱、友谊与希望。

你不喜欢《非诚勿扰》吗?好吧,“别慌,它只是部电影儿”――走出影院的时候,耳边也不时传来朋友一些不同的声音,但我心里回响的却是希区柯克的这句充满调侃和慰藉的话。我反而很庆幸《非诚勿扰》没有彻底回到“冯氏喜剧”,因为在《十全九美》这样“山寨电影”横行的“山寨文化元年”,喜剧电影搞不好,就会被人扣上“迤”“雷片”的帽子。《非诚勿扰》反倒是“不走寻常喜剧路”,说文艺优雅也好,说高端又贴心也好,总之,这样的喜剧在国产电影里是鲜见的,特别是其赤诚的创作心态,是值得我给予诚挚的赞美。

无论别人怎么看待这部电影,我都坚持认为待冯小刚日后得到全面、公允评价之时,《非诚勿扰》不仅对冯小刚创作是一部里程碑意义作品,在影史上也应是商业与创作都绕不开的一部经典之作。冯小刚在继续为电影观众服务、保持影片娱乐性的同时,以他自有的方式――幽默而抒情、真实而温暖地来进行着自我剖析。他是那样的真诚,依然是执笔《大撒把》、导演《一声叹息》的那个冯小刚,但从影片创作,特别是喜剧片创作角度,他再也不是过去那个冯小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