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黄金市场的勃发与褪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黄金市场的勃发与褪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起黄金,相信没有人会对它陌生,作为财富的象征,黄金曾诱惑着多少人为之奋斗、为之献身、甚至为之犯罪……

但是,近年来,在鞍山,说起黄金,人们却很容易把它与一个地方联系起来――海城市感王镇。

辽宁省海城市感王镇不仅在鞍山比较出名,在全国黄金业也有较高的知名度。20世纪90年代的感王因鲜细菜的种植而成为全国的蔬菜基地,以后又因创办音像市场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感王真正让人刮目相看的是1992年,在当时黄金还是国家垄断商品时,感王竟然开办了一个黄金市场

把天捅了个窟窿

感王的黄金市场成立于1992年,说起黄金市场,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王吉盈。

1991年,王吉盈担任海城市感王镇的党委书记。1992年4月,海城组织考察小组去南方考察学习,王吉盈积极申请,成为其中的一员。考察小组途经广州、深圳、珠海、广西……王吉盈非常感慨,特别是到汕头市峡山黄金市场考察时,不下百户个体经销点集中于一个街巷,前店后厂,销售琳琅满目的金银首饰,全国各地消费者纷至沓来的景象引起了他的极大关注。北方人拿着大把的钱跑到老远的南方买东西,人家有的,正是我们所缺少的……王吉盈陷入了沉思。

“市场经济是一种千姿百态的经济。由于感王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经营大路货肯定不行,所以要干就必须选择独一无二的项目。”王吉盈想。他从南方回来后,随即对海城周边地区黄金加工零售的情况,进行了初步摸底调查。虽然当时国家严格控制,但民间金饰加工一直在暗地里进行着,金银黑市较为活跃,仅海城地区地下加工作坊便有二十余家,国家流失了大量税收。循着这一脉络,王吉盈驱车走访了全国八十余个大小金矿,并到一些高校借阅了许多资料,了解美国、泰国及香港、台湾等地的黄金经营情况。

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王吉盈又从高校和研究所请来经济方面的专业人士,召开了一个大型的黄金市场理论研讨会。“黄金必须走向市场”“黄金就是商品,还黄金的必然属性”……众人的发言坚定了王吉盈的信心。

1992年五一过后,他便开始筹划,要把地下金银市场引到地上来。同年8月25日和26日,海城举办隆重的民间艺术节。很多海内外的演员和客人,千里迢迢来到这里。王吉盈灵机一动,这不正是增加感王知名度的大好时机吗?一大早,当五湖四海的客人们步入活动会场时,正对主席台一个二米多高的大广告牌吸引了大家的视线――“黄金市场在感王”,看着上面醒目的大字,连海城市的有关领导都愣住了,“你听说过吗,什么时候感王有黄金市场了?”“肯定是写错了,不会是‘黄瓜市场在感王’吧?”……好奇心驱使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感王。其实,那时的感王仅有一家金店,而且尚未开业。王吉盈巧妙地在该家店门上贴了个致歉启事,并邀请大家9月1日开业后再来。

一家、两家……同年12月,镇政府门前短短数百米的祥感路两侧,一下子冒出了116家金店。从人流如海的全国大服装市场――西柳大集,到感王镇不足10公里的公路两旁,随处可见“君欲发大财,请到感王黄金市场来”的高大广告牌。随着广告的全面铺开,黄金市场日客流量猛增至1000人以上,不仅国内十几个省市来人考察、购物,就连加拿大、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也前来了解情况,洽谈生意。与此同时,中央、省、市黄金管理部门及银行的管理人士也随之而来。

但民营黄金市场在当时毕竟是一个。感王黄金市场在吸引全国客户的同时,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中国人民银行黄金司当时的司长来到感王后,严肃地批评了王吉盈:“你们胆子太大了,把天都捅了个窟窿……”

1992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就感王镇开办黄金市场一事向辽宁省人行发出通知。通知指出:感王镇未经人民银行批准,擅自非法收购矿产黄金和开展金饰品生产、批发、经营业务,严重影响了黄金的收购和储备,扰乱了国家黄金价格政策及金饰品市场秩序。……当地人民银行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对金店重新审查,对确有经营条件的当地店户暂予保留,外来店户一律吊销执照,退出市场……此外,通知强调:在国家有关开放黄金市场的方案出台之前,任何地方和单位不得擅自开办黄金市场。

感王黄金市场终于得到了国家管理部门的“认可”。

黄金市场的成立,使一个乡村小镇产生了从未有过的魅力,资金、人才、信息等不断被吸引进来。有人慕名而来投资房地产,有人到这里来做生意,当地人借机办起第三产业,部分人通过金店发家致富,国家每年增加税收不少于100万元。它不仅活跃了海城市乃至辽宁省的大商品市场,更重要的是当地政府通过试点探索,为今后大规模地开放搞活经济,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昔日繁荣的市场沉寂了

11年后的今天,黄金市场已经全面放开,作为“领头羊”的感王黄金市场又是怎样一种状况呢?2004年2月18日,记者来到这里,走进了黄金一条街。

与昔日相比,祥感路沉寂了。

虽然这里的街面仍是那样洁净,店铺规划仍是那样整齐,但祥感路明显衰落了。

过去,数百米长的道路两侧,所有金店装修气派,推门入室,窗明几净,柜台内各种新潮金饰品在灯光照耀下雍容华贵、流光溢彩,四面八方的客人络绎不绝。

而如今,这里一半的店铺被防盗卷帘门牢牢锁紧。从镇政府出来,沿路向北,路东的一排店铺已全部改换门庭:药品、超市、熟食店、通讯器材、烧烤涮店、商行、化妆品广场……各种各样的经营取代了原本兴旺的金店。只有从一些二层小楼上斑驳的“金”字及褪色的元宝图案中,才能捕捉到些许过去的影子。

几经周折,记者找到几个过去在这里经营的老业户。

说起过去的辉煌,许多人仍掩饰不住一脸的骄傲:

那时,东北所有的金店都在这儿上货,最好时,一个店一天就能批发十公斤左右的黄金;

那时,靠自己根本就忙不过来,哪家店都得雇上三五个人帮忙;

那时,街面上人可多了……市场带动了一大批人,增加了不少赚钱的岗位,其中,首饰加工点有百八十个,仅大的就有三十多家,每家能安排下四十多个人工作。另外,餐馆、运输……一大批相关产业连带着发展起来,许多家庭富裕了。

说起现在的经营状况,业户们开始面露遗憾:

现在,市场上挂牌的连10家金店都不到,正式摆货的仅四五家……

现在,全国市场放开,竞争太激烈了,另外,各种税费也太高了,一个月仅各种税费就得支付1800元到1900元;

现在,与金店经营息息相关的首饰加工作坊仅剩市场北头那一户了;

现在,市场上的金品成色太不敢恭维了,一个金子也就九十多个色,纯度不够,成色都不太好。

被采访的几户,有的转行了,有的关门了,还有的正在观望中。他们告诉记者:“其实,谁也不舍得关门,到底是十几年的生意了,除了干这个,别的我们也不会干了。”虽然他们大多都不营业了,但家家仍保留一个共同的习惯――电脑总开着。每天不间断地看国际新闻,上网查看黄金市场行情,了解美元、港元的汇率,稍有波动,大家的心也跟着波动。

在感王的有关材料中,记者看到这样一组数字:1993年黄金市场平均每天营业额在五十万元左右,新年前后每天在一百万元左右,共安排待业人员四百多名。据介绍,这还不是感王黄金市场最辉煌的时候,1994年~1996年才是这里的最高峰。

当年销售形势之所以好,感王人总结了几点经验:

全国少有的民营黄金市场,这是一个不可比拟的优势。

黄金随行就市,薄利多销。这里的价格比在大城市要低15%~20%。虽然制作加工还略显粗糙,但保证金银纯度且价格便宜,吸引了许多城里来的消费者,沈阳等一些城市大金店的老板,也通过联销联营等多种方式,来这里做起了金银买卖。

为确保信誉,镇政府当年从辽河油田引进了金银检测中心,设备都是新添置的,总价值近二十万元,检测精度达到了小数点后四位数,让顾客解除了后顾之忧。

此外,每家金店还发放销售信誉卡,对售出商品实行免费终身保修,包退包换,对作假者罚款1万元~10万元,重者取消其经营资格。市场还建立了相当完备的保安和报警体系。由于经营和管理情况良好,感王没发生一起经营假冒首饰和偷抢金银的治安事件,在省内外赢得信誉。

现在,面对早已放开的全国黄金市场,地理位置偏僻的感王显然失去了独一无二的优势。

那么,感王黄金市场衰落的原因难道仅仅是由于失去了独一无二的优势吗?

采访中,有的业户谈到这样一些现象。人们购买黄金,最讲究的就是成色足。现在,进一克金子,成本108元,手工1元,每克卖110元就已经无利了,可个别业户105元甚至更低都卖。老实说,挺多的客户都是乡里乡亲领来的,价高人家以为你骗他,价低成本又够不上,要掺假就得砸了十几年的老牌子,这货怎么卖,这店怎么开?干脆只好关门算了。

经营者们显然都明白这个道理,诚信是金。然而,当市场管理不再严格,当服务不再到位,当商品质量得不到保证时,市场的信誉还会有吗?

虽然感王的黄金市场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但面对猴年黄金市场的利好局面,感王真的就无力回天了吗?

经营者们告诉记者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现在,虽然大多数业户不经营了,但每家每户与全国各地的黄金市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直到今天,感王仍是全国黄金底料的集散地,天南海北的客商们仍在这里络绎不绝地购进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