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机械能问题常见错误浅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机械能问题常见错误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机械能知识是高中力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作者列举了机械能守恒问题的三种常见错误,并对错误的原因作分析,进一步总结教学经验,为实际教学指明方向。

关键词: 机械能 常见错误 错误原因 教学对策

机械能知识是高中力学知识的一个重点内容。近几年来,这部分知识在高考中越来越重要,机械能问题解题正确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物理成绩的高低。随着课改的深入,高中物理教学越来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教师的课堂演示外,更多地强调学生动手实验操作,从而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成为可能;而学生获取的很多知识点是通过实验探究得来的,往往只停留在表面,没能进一步理解、深化、掌握乃至应用,当碰到实际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不知从何下手,[1]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种种错误。本文对机械能问题中常见的错误进行分析,从三个错例中,总结造成错误的根本原因,为学生指明方向,以便今后能更好地解答机械能的相关练习,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常见错误列举

(A)滑块不能到达Q点

(B)滑块到达Q点后,将自由下落

(C)滑块到达Q点后又沿轨道返回

(D)滑块到达Q点后,将沿圆弧的切线方向飞出

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滑块机械能守恒,滑块到达Q点时速度为零,然后自由下落,错选了(B)。

例3:如图3所示,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经过A点时具有动能100焦,当它上滑到B点时,动能减少了80焦,其中机械能损失了20焦,问当该物体回到A点时动能有多大?

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物体由AB机械能损失20焦,则物体由BA机械能也损失20焦,所以,物体回到A点的动能为60焦。

2.错误原因分析

(1)混淆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的条件。

(2)错用机械能守恒定律。

(3)功能关系不清楚。

在例3中,在题中,物体从AB机械能损失20焦,即摩擦力做功为-20焦。设物体在A点的机械能为0,则物体在A的机械能为100焦,从AB机械能损失20焦、动能减少80焦,故物体在B点的机械能为80焦,动能为20焦,势能为60焦。物体在B具有动能,所以,物体还要向上运动到C点动能才会减少到0。物体由AB动能损失80焦时机械能损失20焦,故物体由BC动能减少20焦时机械能损失5焦,即物体在C点机械能为75焦。由AB因摩擦力做功机械能损失25焦。由CA机械能也损失25焦,回到A点时物体机械能即为动能,是75-25=50焦。

学生犯错的原因是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未进行认真分析,未注意到物体要从B上升到C才返回,功能关系没有搞清楚。

3.教学对策

(1)加强对机械能概念的认知与理解。

物体概念是物理学习中的重点、难点。概念之中包含重要的物理思想和方法,蕴含着物理规律,只有真正地掌握物理概念,才能真正地掌握物理规律,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抓住其本质,从而做出选择,判断,寻找解释问题的途径和办法。[3]因此,教师在执教时,应切实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机械能的概念,把握其要领。

(2)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应用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机械能守恒条件:外力对系统不做功,内力中只有重力、弹力等保守力做功。有的同学误认为“外力不做功”与“外力的和为零”是一个意思。实际上它们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2]外力的和为零时外力一定不做功,但是外力的功为零时外力的和却不一定为零,如匀速圆周运动。因此,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物体的机械能守恒条件,引导学生进行辨析,从而领会在什么情况下用牛顿定律解题,什么情况下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

(3)加强解题训练,培养解题技巧。

基础知识掌握了,必须通过相应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尤其是有关机械能守恒的问题,其综合性较强,往往将多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解题时要注意审题,把握关键字句,找出隐含条件,多动脑,多分析,问题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1]对于在这一点,教师在平时就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解题时,尽可能将解题思路说清,遇到问题要多问“为什么”,并逐步培养成追根究底的好习惯。

4.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执教过程中,除了鼓励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之外,还得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注意引导学生把机械能概念理解透彻,掌握好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应用,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解法。此外,还要让学生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鼓励学生结合其他知识点解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有关机械能守恒的问题。因此,我们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要多检验,并要对新知识、新概念进行强化巩固,促进学生理解、掌握,进一步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著.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1

[2]励箭生,姜水根编著.举一反三解题经典.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12

[3]东延民主编.中学物理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