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美国加入GPA的背景和思路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美国加入GPA的背景和思路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以美国加入gpa为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GPA的概况,并从美国加入的历程和背景进行研究,从经济、政治目的分析了美国积极努力促进GPA的原因和思路

关键词:美国 GPA 背景和思路《政府采购协议》(The Agreement On Government Procurement,简称“GPA”)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四个诸边贸易协议之一,旨在促进参加方开放政府采购市场,扩大国际贸易。GPA在关贸总协议东京回合被纳入谈判议题,1979年4月12日在日内瓦签署,1981年1月1日生效。经历了1994年、2006年两次重大修订。GPA作为WTO的诸边协议,由各WTO成员国根据自身情况,自愿选择参与,参加的成员国才受其约束调整,目前,GPA的成员国包括欧盟及其15个成员国,美国、加拿大以色列、日本、韩国等13个成员方、42个国家和地区,。

一、GPA的概括简述

2006年修订的GPA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序言、22条规范条款,第二部分包括4个附录,为各缔约国承诺开放的采购清单以及政府采购信息刊物清单。

序言部分主要由七个认识组成,概括了协议的目标、原则以及宗旨。4个附录分别是:附录一,各参加方承诺开放的政府采购市场清单,包括5个附件。附件1列举了依照协议采购条款的中央政府实体,附件2列举依照协议采购条款的次中央政府实体,附件3列举了依照协议条款的其他实体,附件4列举适用协议的服务项目清单,附件5列举适用协议的建筑服务项目清单。附录二,各参加方的政府采购招标与投标信息的出版物清单。附录三,各参加方供应商信息的出版物清单。附录四,各参加方公布普遍适用的法律、法规、司法判决、行政裁决相关信息的出版物清单。

二、美国推进GPA的背景分析

(一)长期的经济衰退促使

二战期间,美国的经济增长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在1941-1945年的增长率都超过了15%,凭借着政治、经济、军事的绝对优势,美国登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变化,西欧、日本等国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扩大国内商品的出口,经济增长速度大大加快。而美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减弱,出口数量相对减少,并在1971年对外贸易首次出现了逆差,并日益恶化,在1951至1973年,经济年增长率仅为3.6%,恶化的经济形势,引起了黄金、外汇储备的比重逐年降低,维持了20多年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发生了转变,巨大的财政赤字,迫使美国政府必须在经济上谋求新的发展方式,以达到促进美国产品国际市场扩大的目的,从而解决巨大的财政负担。

(二)国内产品生产过剩促使

1945-1979年期间,三十多年的时间,美国共发生了六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分别是1948、1953、1957、1960、1969、1973,在70年代的经济危机对当时美国的影响较大,从原因上分析来看,激烈的国际竞争加剧了全球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和利润率的下降。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制造商通过学习先进的技术并将其与本国较低的工资成本和人力成本结起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强;另一方面,美国国内由于贫富分化的加剧,有效需求不足,而国内生产商无限扩张,造成生产能力过剩。从数据上看,1947年美国的外贸出口占全球出口额的32.4%,而到1973年,下降到14.3%,生产过剩带来了高失业率、高负债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国内的生产过剩,美国需要打开一个新的国际市场,为美国商品开辟一条新的道路,这时,国外巨大的政府采购市场成为美国首要开拓的领域。

(三)解决出口贸易中的歧视问题

在全球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中,美国占到32家,跨国公司每年上万亿美元的利润,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由于各国本着保护本国产业的思想,一些国家用不正当的方式促进出口,减少进口,如美国的钢铁汽车行业,在七八十年代进入日本市场时,遇到了强大的阻力,分析原因,除了日本国民有着强烈的国货保护思想,对美国的生产的汽车购买欲望不强烈外,主要还是由于日本政府对美国的汽车抬高了关税,使美国的汽车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这种不平等的贸易交往,使美国政府意识到改变这种状况的迫切性,提出了双面互惠的原则。互惠原则的提出主要来自于美国在贸易逆差上所受的损失,即要求其他国家对美国产品的开放程度等于美国对该国产品的开放程度。可以认为,美国积极的促进政府采购协议,其目的是想解决在国际贸易中美国产品所遭遇的歧视问题,为本国的产品更好开拓国外政府采购市场开辟道路。

三、美国参与缔造GPA的思路态度

(一)将GPA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手段

政府采购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它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同时还承担着国家机构的职责,执行国家的政策、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作为关贸总协议和世贸组织的主要发起者,美国积极要求各国开放本国采购市场,降低关税和排除贸易壁垒,这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发展,其1998国内生产总值相比1947年增长了31.5倍,出口增长了61倍。美国从国际市场了获得了丰厚的利益,进一步推动政府采购协议的发展,有利于国际政府采购市场的开放,将有助于增强美国的出口贸易。

可以看出,美国之所以会成为GPA缔造者之一,一方面,GPA成员多大多都为经济上较发达国家,加入后能够促进贸易自由化进程,有利于节约本国的财政支出,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另一方面,加入GPA后,基于平等原则,各成员国开放本国采购市场,美国的产品凭借其强大的竞争力,能够更为有利的进入到其他国家政府采购市场,从而促进贸易增加,推动美国经济增长。

(二)充分利用自身客观条件的优势

美国的政府采购历史悠久,在1861年,美国的联邦法案就规定,超过一定金额的政府采购必须使用公开招标的形式。经历的一百多年的发展,美国的政府采购管理比其他国家更为全面、法制体制更为完善。美国国会、采购政策办公室以及相关司法机构,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的法律、规章。主要有《联邦政府采购条例》、《合同竞争法案》、《购买美国产品法》、《服务合同法案》、《小额采购业务法案》、《小企业法》、《贸易协议法案》、《合同纠纷法案》等。完善的法律规章对政府采购的采购范围、采购程序、合同管理、采购的监督、过程评估、合同纠纷及仲裁赔偿等方面都进行了细致详细的说明。在公开招标、作业标准化、供应商评审、审计监察、交货追查等制度上,美国的政府采购也趋于完善。另一方面,一百多年的政府采购实践,为美国在政府采购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在具体的操作、矛盾纠纷的处理、国际贸易磋商上都有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基于自身优越的客观条件,作为GPA发起方之一的美国,在制定游戏规则时,更加注重量体裁衣,发挥其政府采购制度和机制上的优势。

(三)积极谋求对自身有利的条款

纵观GPA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无处不可以寻找到美国的身影, 1946年,美国向联合国经济社会委员会联合国提供了一份“国际贸易组织(草案)”,要求各国的政府采购遵循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东京回合谈判过程中,美国就从自身作为一个大国角度,寻求在GATT决策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单独制定了若干守则,以供各参加方自愿选择参加。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美国在实体和对象的互惠平等开放问题上与欧共体无法达成一致,便创新的提出了“商业互惠”的概念,即双方进入对方政府采购市场的商机相当,就可以接受商业互惠的安排,并委托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对欧共体的政府采购市场进行评估,以保护自身国内政府采购市场。在1996年版GPA中,美国继续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提出对其立法及政策的例外,要求对少数民族的供应商、妇女和越南战争退伍军人企业给予优惠。从GPA条款的制定历程上看,美国以各种各样堂皇的理由,干预GPA条款的修订,以求在条款中最大程度的满足国家利益,。

(四)发挥自身作为规则制定者优势

作为协议制定者,美国一方面通过制定对自身有利的游戏规则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通过制定政策来制约其他参加方,掌握在政策采购市场中的主导地位。1996年,美国马塞诸塞洲通过法律,以人权记录低下为由,禁止向在缅甸经营的公司授予合同,并计划立法对印度尼西亚采购相同的做法。1997年,欧盟向美国提出异议,认为美国这一立法有违GPA规定,其违反了供应资格的第8(B)条、选择程序第10条、合同授予的第13条(4),国民待遇和非歧视的第3(2)条,并对其他缔约方供应商进入属于GPA范围的美国次中央实体的采购市场。虽然美国国务院干预后,该州修改了此项立法,但这一条款仍然可以用于采购门槛价以下的合同。从1995年到2002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统计的数据来看,美国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的诉讼高达49件,成为世贸组织中打官司最多的国家,且多数诉讼美国成为胜家。从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美国虽然努力在促进政府采购范围的扩大,但当其利益与规则发生冲突的时候,就充分利用其规则制定者和超级大国的优势,向各方进行施加压力,以求最终达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师夷强夷以制夷”,作为 GPA 的主要参加方和发起者之一,美国有着健全的法律法规、完善的管理体制、长期的政府采购经验,无论是在GPA游戏规则的运用、政府采购的运行,还是在政策制定完善上都有值得我国学习的地方。本文从美国加入GA的背景和思路分析,以求给后续研究者有所借鉴。(作者单位:军事经济学院研究生一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