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效课堂呼唤教师观念的更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效课堂呼唤教师观念的更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2008年以来我县展开学习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活动。新课程所阐述、倡导的全新理念也如春风吹满校园。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次活动将对教师的工作将产生重大影响,不仅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将与高效课堂同行,教师将在课堂中实现自身发展,这种发展进而构成了高效课堂达成的条件。

1.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陶行知先生在《教师自主动进修》中指出:“有些人一做了教师,便专门教人而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永久不会毕业的学生。因此很容易停止长进,甚而至于未老先衰。只有好学,才是终身进步之保险,也就是常青不老之保证。”现在提倡教师应“终身学习”,要经常性的“充电”,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科技突飞猛进,教师在某些领域有不懂的问题,我们就要相信现在孩子的能力,他们接受信息快,有时比教师懂得多,所以教师不但要自动学习进修,还要向小孩学习,要树立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观念。

多年的教书生涯中,通过思考和学习,我个人的教育观有过很多重要的转变。比如,由刚踏上讲台时的重成绩到重能力重兴趣、重成就感、重自信心。我认识到未来最大的财富是人才,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秀人才的基本要素。高分低能不行,高分高能而心理素质不好也不行。我们教师应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直面现实,正视逆境,积极与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乐观、豁达的健全人格,保持健康的心理和情绪等。在注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同时,教师更应注意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不好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心理素质好的学生。

通过学习和思考,我发现在工作方法上“润物细无声”的小雨可能比“雷霆万钧”的暴风骤雨效果更好。我正在尝试以一个父母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因为父母的眼光有关注,有欣赏,有爱,也有宽容。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关注和欣赏,每一个学生都需要爱,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宽容。有人说: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自己的孩子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种本能,而爱别人的孩子是一种超脱、飞跃,是一种升华。教师的爱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剂,教师的爱是教育工作的灵魂。有了爱,师生就可以无障碍地沟通;有了爱,在师生和谐的氛围中,就可以开展教学互动,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当然,爱不等于溺爱,宽容不等于纵容。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这句话给了我极大的启迪。自制力有限的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宽容绝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种积极的处理态度,让学生在获得尊重和信任的同时,进行反思,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摒弃居高临下的教育思想,满腔热情的投入教学,用研究,思考和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充满激情,充满竞争,充满热爱和责任。让学生在广泛的学习环境中,品格得以提升,智慧得以增长,情感得以尊重,个性得以张扬。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这才是新课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以研究的姿态投入新课程教学

在学习的基础上,校本教研是首选的研究形式。全校性的,整个数学组的,年级备课组的,各种校内的同伴互助活动比上级的规模活动要实用有效得多。与朝夕相处的同事们一起研究很有必要,很及时,很具体,也很方便。某次去一所学校听课,颇有感触。两节课的执教者,都是学校里比较认可的老师,但同一内容的课上下来,互相听了以后,这两位执教老师就有了好多话可说,参与听课的老师也有了好多话可说。特别是相对差点的老师,明显地找到了差距,以前总是由于所教学生成绩不错,有一点自我满足,较少考虑课堂教学上的不足和教学追求上的无止境。类似这样的听课,笔者的反思是,校内的教研潜力是需要挖掘的,否则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我在研究的过程中,多探索、多实践,主动参与公开课的开上及教学研讨,踊跃参与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加强组内研究,校本研究。评析案例,撰写论文,研究课题,现在主持一项市级课题,并参与研究一项市级电教课题。把我们的所察所思,所感所悟,说出来,做起来,写出来。

3.教学中的细节也值得研究

现实告诉我们,在大框架定位恰当的前提下,一个个精彩的细节才支撑起一节节好课。比如,数学教学语言的精简表述,各环节之间的恰当过渡,课堂调控的合理体现等等,都是需关注的细节。再如度的把握,研究的空间很大:情境设计,多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与思考,避免一味追求数学问题情境化设计的形式化;数学活动,让让学生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避免活动中动手与动脑脱节,无体验与反思的“热闹”;合作学习,营造独立思考与思维碰撞相得益彰的空间,避免只“作”不“合”,只“议”不“思”等表面化、形式化;媒体使用,要恰如其分地为教学中心服务,避免以教师的“精美”设计取代学生的正常思考,以“大容量”取代学生的过程体验等现象。

4.关注考试评价,但不依赖

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应该只是为考试而进行。新课程的理念是立足学生终身受益,终身发展,我们的教学应立足长远,学生愿意主动投入数学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形成常态与习惯,双基落实与能力提高不会是一句空话。考试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否则我们的教学仍然是“应试”的。不依赖考试评价,并不意味着不关注考试评价,相反,我们应该以主动的姿态研究学生的学业评价。比如如何在纸笔考试中强调基础,能力立意,学以致用;如何提高过程性测验的质量;如何体现生活与实践知识应用和人文精神的渗透。同时还应该考虑,如何在纸笔考试以外,考察学生的数学能力,测量学生数学思考、探究能力等等。

在课堂改革研讨会上,有老师认为在高效课堂上我们教师是轻松的,我认为是不对的,因为这样学生自主的课堂更是考验一个教师的备课水平与知识容量度和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事实上高效课堂是对教师的自身能力的提高要求更高了。当然每一个人在接受新事物在改变旧模式的过程中都会遇上困难,只有我们大家都携手同心向前,我们一定会找到自己最适合的切合点,找到属于自己高效的课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