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连年有余话节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连年有余话节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人云:“俭,德之苦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这两个字。也就是说,无论修身,齐家,还是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为“治国”的经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训早就纳入了我们的小学课本。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31日定为世界勤俭日。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古老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空前的改善和提高。丰衣足食,连年有余,已不再是梦想,而是无可辩驳的社会现实。然而,随之而来的种种浪费现象却是那样的令人震惊。湖南某大企业,因年终会餐,每桌数千元的菜肴大都被倒进垃圾桶。难怪有权威媒体报导:现在每年仅中国人餐桌上造成的浪费足以供两亿人生活一年,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浪费呀。

老百姓常说: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一家之主是这样,一国之君何尝不是呢?一代伟人,生活简朴,一件睡衣补了73次,穿了20年。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他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20世纪60年代,有一次召开会议,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蝶咸菜,主食是烧饼。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要把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熄灭;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车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还要用反面。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如此强烈,令人赞叹,叫人折服。

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和生活的改善,有些人把勤俭的优良传统丢掉了。在比比皆是的随意浪费现象中,“大款”、“公款”充当了主要角色。这种社会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现今的物质生活日趋富足,但这并不是挥霍浪费的理由。钱财花了固然可以再挣,但有些资源耗尽了却不可再生。早前,遭遇“煤荒”、“油荒”之后,我们已经真切感受到了资源短缺所带来的种种不便。在资源相对匮乏和人口众多的社会背景下,提倡勤俭已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方面的要求,而是每个公民必须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

民间曾有这样一则关于勤俭的故事: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他临终前,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牌匾交给了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字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牌匾一据两半。老大分得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没有一点余粮。老二自分得半块牌匾后,把“俭”当作神位供放在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难以维持。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一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必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从此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所以“勤俭”这个传家宝不能丢。

10月3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勤俭日,但这种无关休息和吃喝的“舶来”节日似乎难像传统节日一样引发共鸣。我国人均GDP在去年达到3266美元,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我国奢侈品消费也在今年超过美国,坐上世界第二把交椅。这顶“桂冠”不算很意外,一些地方挥霍浪费确实很惊人。有的行政机构人均办公面积上百平米,公款吃喝唯恐不丰盛;有的城市建筑热衷标新立异,人为加大施工难度,增加建设造价;也有一些地方囤地不建,造成土地闲置和社会资本的浪费。这种未富光“奢”的迹象与我国人均收入排名尚在世界100位之后,还有一部分人没有富起来的状况相比,显得很不协调。

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还很重。有限的土地承载着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住行,如果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人口和资源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我们党和政府从科学发展的高度,提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美好两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并实现这一战略,勤俭节约的传统将永远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