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楚国升鼎中的纹样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楚国升鼎中的纹样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楚国升鼎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礼器,鼎盛时期的楚国升鼎还影响汉东的一些诸侯国铸造出了“楚式升鼎”。文章通过探寻楚国升鼎的源头,分析楚国高级贵族所用的一些典型的实用升鼎中的纹样,理顺楚国升鼎中纹样的发展历程,分析纹样发展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工艺美术;设计艺术;楚国升鼎;纹样;变化;铸造技术;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Patterns from Sheng Ding Tripods of Chu Dysnaty

ZHANG Qing

(School of Design and Arts, Hunan College of Engineering, Xiangtan, Hunan 411104)[WT5”BZ]

一、楚国升鼎的范畴

(一)楚国升鼎简介

楚国升鼎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礼器,其造型、装饰等均与其他诸侯国的升鼎不同。在受楚文化影响的许、蔡等国中均有楚式升鼎出现。现已发现的升鼎数量有数十件,以青铜材质为主,大多数为实用器,如克黄升鼎、王子午鼎、铸客升鼎等,还有少量作为明器的陶、木升鼎,其造型、装饰等基本都是在模仿铜升鼎。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东周各个时期作为实用器的楚国铜升鼎。其中,最早的是春秋中期淅川和尚岭1号墓中的克黄升鼎,最晚的是战国晚期李三孤堆楚墓中的铸客升鼎。可见,楚人使用升鼎的时间至少跨跃了四百年。楚国国君常用九件升鼎,令尹用七件,封君、士大夫等贵族所用数目不等,反映了东周时期楚国逾越周礼“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的现状。

(二)楚国升鼎的溯源及发展历程

参考当时楚国周边的青铜器造型,克黄升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随县周家岗发掘的春秋早期的“邦季鼎”及随县刘家崖所出的春秋中期的盅叔鼎。二鼎都出自于曾国,铸造时间均早于克黄升鼎,“邦季鼎”和盅叔鼎的造型极为相似,盅叔鼎应该是由“邦季鼎”发展而来①。

从造型上看,二鼎都是束颈鼓腹、平底蹄足,除了有两只附耳之外,与克黄升鼎的造型相似度极高。“邦季鼎”中以西周流行的窃曲纹、垂鳞纹、兽面纹等为主,颈部饰一圈有十二个单元的二方连续单目窃曲纹,每两个单元的纹样之间有一个素面小扉棱,腰部有一圈凸弦纹,腹部为两圈垂鳞纹,蹄足顶端有带扉棱的兽面纹,附耳外侧是龙纹和“S”形纹;盅叔鼎的颈部是一圈环带纹,腹部也有三圈垂鳞纹,其装饰略显简单;克黄升鼎中除了颈部变成了春秋中期流行的蟠螭纹,其它部位的纹样大多延续了“邦季鼎”中的装饰格局,如腰部的凸弦纹、腹部的垂鳞纹、蹄足顶端的兽面纹等。从纹样的铸造工艺上看,“邦季鼎”和盅叔鼎都已经使用了分铸法②,纹样均为平雕的宽带,是春秋早期流行的表现形式;克黄升鼎也采用了分铸焊接工艺③,纹样也是平雕宽带的形式,说明克黄升鼎的铸造工艺、纹样的表现形式等与“邦季鼎”和盅叔鼎一脉相承。盅叔鼎铭文为“盅之登鼎”,高崇文④、李零⑤均认为“登”即“升”的原型。此外,曾国在春秋早期为汉东强国,控制着当地的铜矿资源⑥,青铜铸造水平也是南方诸侯国中较高的。春秋早期楚、曾的渊源极深,楚国的武、文二王多次征伐曾国,后来使其成为楚国的附属国。春秋早中期楚国正积极学习先进文化,而“邦季鼎”和盅叔鼎所拥有的束腰鼓腹的特色必然会吸引“好细腰”的楚国统治者去模仿、创造符合自身审美习惯的升鼎,楚国升鼎应该是由“邦季鼎”演变而来的。

经过春秋中期到春秋晚期的发展,升鼎在楚地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以王子午鼎为典型的代表,在尺寸、重量、制作精度等方面均有重大的突破。到了春秋晚期,楚国升鼎已经在汉东的一些诸侯国中形成了广泛的影响,许、蔡等国均铸有一批楚式升鼎,如许宁公所用的重环垂鳞纹升鼎等。到战国中期,楚国升鼎在铸造技术、尺寸、重量等方面开始下行,在天星观2号墓中所出的升鼎中就已经初现端倪。天星观2号墓等级较高,所出的五件升鼎中最重的仅为30多千克,其中的三件在制作工艺上已经简化⑦。

虽然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历程,楚国升鼎在造型上变化不大,而纹样的题材、构图、造型等要素却随着楚人的文化、技术等因素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青铜器纹饰的复杂程度常常反映器主的社会地位。⑧等级越高的实用升鼎的铸造精度及纹样的的复杂程度就越高,这种状况在考古发掘中屡次被证实。因此,本文将选用楚国各个时期身份相似的王族及高级贵族所用的实用升鼎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纹样进行比较分析。

二、楚国升鼎中的纹样

(一)装饰布局

当前所见的楚国升鼎,早期的装饰布局基本上延续了“邦季鼎”的风格。鼎耳的某一面或多面饰有某一种同类型的纹样,如蟠螭纹;腰部有一圈较细的凸弦纹;颈部有一圈二方连续纹样装饰带,早期以蟠螭纹居多,后来的纹样题材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腹部往往是多圈二方连续垂鳞纹,或者是以垂鳞纹为骨架,在其中组织蟠螭纹或蟠虺纹;鼎足顶端为左右对称的兽面纹,中间有扉棱,鼎身四周有数量不等的龙形爬兽附饰。这种布局从春秋中期开始一直持续到战国中期,历时数百年,到了战国中期之后才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二)纹样的发展历程

春秋中期的楚国升鼎数量较少,克黄升鼎是这个时期的标准器。该鼎双耳内侧饰有三角纹,口沿部位为素面,腰部有一圈二方连续单绳状凸弦纹,腰部以上至颈部是一圈较宽的二方连续蟠螭纹装饰带;鼎腹则有两圈二方连续的垂鳞纹,以单层的平雕宽带形式表现;鼎璧上附有两个扁平的龙形爬兽附饰,形体较小,铸造亦不够精细。

到春秋晚期,升鼎中纹样的线条变得纤细而流畅,空间层次十分丰富,形成了一种繁缛、细腻的装饰风格。王子午鼎为代表。下寺1号墓的变形重环纹升鼎比王子午鼎略早,属于春秋中期到晚期的过渡形式,耳部的纹样已经较为复杂,仅内侧为素面,其它四面均为细密的双阳线蟠螭纹,发展到王子午鼎则最终形成了通体满饰双阳线蟠螭纹的形式。一直到战国中期,实用升鼎中鼎耳的装饰基本延续了满饰双阳线纹样的特征,仅在纹样的题材上发生了变化。鼎口沿上在春秋晚期也有了细密的二方连续蟠螭纹,腰部凸弦纹中的细节也越来越多,由克黄升鼎的单绳状凸弦纹变成了繁琐的双绳状(见变形重环纹升鼎),王子午鼎中则满饰细密的蟠螭纹,纹样的尺寸在此过程中亦变宽。颈部的纹样在此阶段以二方连续蟠螭纹发展为更加细密的蟠虺纹,纹样的单元形变小,采用双阳线的形式表现出细密的效果;腹部用多圈平雕宽带的垂鳞纹结构线作为骨架,在其中组织二方连续蟠螭纹,使纹样的层次大为丰富,这种表现方法在变形重环纹升鼎中就已经开始流行,一直延续到了战国中期。春秋晚期升鼎鼎足顶端的兽面纹变成了立体感较强的双阳线浮雕,装饰细节越来越多,几乎没有空白。此时,鼎身周围的龙形附饰变成了透雕的形式,圆中见方,数量多达六个,形体变大,细节变多,动感越来越强,各个局部还饰有各种细线状的云纹、太阳纹、绳纹等。总之,春秋晚期形成的这种极尽繁缛的风格一直延续到战国中期,天星观2号墓的M2:128升鼎可以看作楚国升鼎装饰风格的分水岭,在此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到了战国晚期,升鼎中纹样的装饰逐渐没落,已经失去了之前精雕细镂的风采,此时的标准器为铸客升鼎。鼎耳的各个立面上仍然布满了细密的蟠虺纹,但已细若游丝;鼎口沿变成了与春秋中期一样的素面,腰部的凸弦纹也仅剩一圈凸起的弧面,与素面的鼎口形成了呼应;鼎腹的垂鳞纹被细密的四方连续蟠虺纹所替代;鼎足顶端的兽面纹变成了体积感较强的圆雕效果,以起伏的块面造型,细腻、繁琐的细节已经消失;鼎身四周的爬兽数量也变成了四个,整体显得较为温顺,失去了昔日活灵活现、张牙舞爪的神态。

总体而言,楚国升鼎中纹样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春秋中期至春秋晚期是升鼎装饰纹样向上发展的阶段,纹样的精度、密度越来越高,即从克黄升鼎到王子午鼎;战国早中期是升鼎发展的停滞期,纹样基本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基本维持着春秋晚期所形成的风格;战国中晚期是衰弱期,纹样的种类变少、制作精度变低,铸客升鼎是楚国升鼎的终点。

三、结语

楚国升鼎在楚地诞生是由于楚人具有追奇逐新的学习态度,是向先进文化学习的结果。发展、成熟则与楚国科学技术的提高及楚人的审美习惯休戚相关,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使纹样大放异彩,由此产生了“楚式升鼎”。衰弱则是由于战国时期铁器工具的普及提高了制胎的精度和效率,使漆器成为楚人生活中的主流器物,再加上此时楚国综合国力的衰退,最终导致楚国升鼎中的纹样发生蜕变,风采不再。

综上所述,楚国升鼎中的纹样经历了诞生、发展、成熟、衰弱的变化过程,这也正是装饰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见证了楚国的数百年的风云岁月,反映了楚国纹样伴随着楚国的科学技术、综合国力等发生变化的历程。(责任编辑:贾明哲)

①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国青铜器》,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第199页。

② 张昌平《曾国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第165页。

③ 黄克映、李京华《淅川和尚岭、徐家岭楚墓青铜器铸造技术》续表一;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附录二,大象出版社,2004年版。

④ 高崇文《东周楚式鼎形态分析》,《江汉考古》,1983年第1期。

⑤ 李零《论楚国铜器的类型》,《出山与入塞》,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286页。

⑥ 张正明《楚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7页。

⑦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216页。

⑧ othar von falkenhausen, The Bronzes from Xiasi and their owners.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研究(五),《庆祝周衡先生七十寿辰暨从事考古研究五十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