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聚焦课堂 以研促教 以研兴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聚焦课堂 以研促教 以研兴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教学设备相对落后,教研基础相对薄弱,时常听到教师这样说:我们的教学以分数为重,没有精力和时间做课题研究;我的年纪那么大了,没有机会出去学习,课程改革是学不了了;学校经费有限,教师外出学习观摩的机会不多,教学水平很难提高……面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部分教师的真实心态,如何组织教研活动和优化教研管理呢?我们通过查找资料、向专家请教、讨论交流、问卷调查等深入细致的调研,提出了“聚焦课堂 以研促教 以研兴教”的校本教研管理思路和体系。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它有效改进教师的教学和反思行为,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夯实基础,完善机制

制度和管理是学校教研活动的重要基础。为统领和优化教研管理,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学研究领导小组,梳理形成了较完善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为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把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列入学校对教师的量化考评之中,制订了《校本教研实验方案》《校本教研实验工作奖励办法》等制度,并对教研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有效指导并激励教师投身于校本教研工作中。由于奖惩分明,教师不甘于落后,使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得到顺利进行。此外,通过整合学校科研室、教导处、学科教研组和年级备课组的力量,建立直接服务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使信息及时得到反馈,问题及时得到解决,经验及时与同事分享。

二、落实常规,形成合力

我们把校本教研工作与学校教导处的工作有效结合,实行捆绑推进,融合发展。如每个学期教导处的计划中有提出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要求,将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管理职能下放到各年级主任、教研组长等,教导处负责协调、检查。这样促使整个年级形成一股合力,不断提高年级组各项工作的管理水平。

三、扎实活动,凸显成效

我们以“教学设计――课堂观察――研讨反馈――形成课例(或案例)”的主线来开展教研活动,每个教研组所研究的课题都先根据本年级的教学实际进行集体讨论,让每位教师表达自己的教学设想和思考、关注的焦点和问题、对学生需求的了解和对课程的理解等,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想,写好课堂教学设计,在本年级组进行试教、修改,逐步完善。接着组织全校同科目教师进行现场课堂观察,也就是平时的听课评课活动。然后大家一起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分析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弄清教师教学理想与实际行为之间的差距,寻找改进的策略,并提出新的教学理想和设计,继续观察、分析和改进。最后,由教研组组长或执教教师把所研究的课题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形成课例或案例。

在“聚焦课堂 以研促教 以研兴教”的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主要采取分年级、分阶段的形式进行研究,即按照低、中、高年级语文组和数学组来开展校本研究。如低年级语文组进行《趣味识字学法指导》的研究,高年级语文组进行《阅读指导》的研究,中年级数学组进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的研究,高年级数学组进行《根据课堂观察量表,进行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的研究。

“聚焦课堂 以研促教 以研兴教”的校本教研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强调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交流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我校以“聚焦课堂 以研促教 以研兴教”为主旨的校本教研活动扎实推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实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并取得显著成绩。

1.教师教学思路逐步清晰

如有的教师设计出“目标集中,结构简约,引导自学,过程充实,精于读写,培养习惯”的教学流程;有的教师结合自己平时的经验,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效进行了课程间的整合;还有的教师通过线索板书、综合板书、图示板书等途径辅助教学,提高了课堂实效……

2.校本活动成果得到辐射应用

如高年级的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品词、品句进而仿说句子,体现了阅读的三个层次,即品读――感悟――积累,使“双基”的训练扎实到位;高年级数学组运用课堂观察量表,通过多角度的分析,以三维目标进行评价。课堂观察量表是借助课堂教学现场观察技术,分析本节课教学过程的特点,评价得失,并对教师的提问技巧进行专项分析。利用数据进行分析是最有说服力的一种方法。目前,利用课堂观察量表进行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在全校各教研组全面展开,成为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指导教师善于总结经验,提高科研意识。

实践证明:通过“聚焦课堂 以研促教 以研兴教”的校本教研,更新了当前我校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并在理论与实践环节中搭建桥梁,有效地落实了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和教师的继续教育进行一个开创性的探索。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