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品客观之象 赏主观之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品客观之象 赏主观之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攻关目标

诗歌的形象指的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诗歌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是形象。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就是形象。即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我们简称为“人象”、“物象”和“景象”。

因为诗歌作品中的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景,更是含有作者“意”的形象,所以又称为“意象”。

近年来,高考对诗歌意象的考查越来越多,以2012年高考为例,17套试题,只有4套试题没有考查意象,考查率为76.5%。从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的考查比率来看,景物形象占绝对优势,人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大致持平。考查方式主要有:

1.显性考查,如2012年天津卷第14题第(1)小题:“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2.是隐性考查,如2012年高考全国大纲卷第12题第(2)小题:“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3.综合考查,如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第8题:“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诗歌中的意象考查,之所以能占这么大的比例,采用如此多的方式进行,是因为意象最能体现诗歌的本质,既是诗歌鉴赏中出现频率很高的术语,又是打开诗歌鉴赏之门的钥匙。通过诗歌中的意象,大概可以窥知诗人的感情,了解诗人的创作动机。因此,我们可以预测,高考对诗歌意象的考查会持续“热”下去,而且所占分值会越来越大。

二、攻关策略

1.明确意象分类。从描写对象的角度来看,古诗词中的意象可分为三种,即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意象内涵不同,鉴赏的方法也不同,运用的术语也不尽相同。例如,事物形象常用的表达技巧是托物言志,而景物形象常用的表达技巧是借景抒情。

从性质角度分,可分为比喻性意象和描述性意象。

比喻性意象是诗人借助鲜明、生动的喻体形象,使情思具体化,从而增强诗的表达效果。其中,又分为明喻体形象和暗喻。

(1)明喻。即带有比喻词“像”“似”“如”等。例如,《虞美人》词中的诗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绪本为抽象概念,说不清道不明,但作者将其比喻为这眼前浩荡东去的江水,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

(2)暗喻。即没有明显的比喻词,但所选用的意象却起着比喻作用。如贺铸《青玉案》中的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句中烟草、风絮和梅雨就是比喻性意象。烟草、风絮和梅雨分别存在于地上、人间、天上,可见愁思之多,无处不在。这一连串的暗喻,将作者的愁绪写到极致。

描述性意象。在诗歌中,作者为了营造某种意境或渲染某种情感,就会极力铺陈一些意象,以达到意境的完美和情感的强烈。所以,运用描述性意象,类似《诗经》中“赋”这一手法。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就运用了“花落”“月出”“鸟鸣”这样的描述性意象,以动衬静,写出了春涧的静谧,使诗歌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给人以独特的美感享受。

2.掌握常见意象的基本特点。在古诗词的创作和发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观感情被逐渐固化下来,用以表现特定的场景和寓意。在高考中,有一些意象是反复出现的。有人用一首小诗对高考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进行了总结: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3.注重整体感知。有许多意象是篇章意象,也有些意象是局部意象。对篇章意象需要整体感知,对局部意象则容易忽略整体感知,所以应该特别强调这一点。如果没有整体观照,势必会误读意象,误读作品,就像观照人的肢体不能脱离对人的整体形象的观照一样,这是创造意象的普通规律。描述性意象是这方面的典型。

4.充分感受“象”。感受“象”实际上是对意象的“形”的认读、联想、想象。古往今来的好诗好文只要有意象,都必定有值得品味的鲜明生动的“象”。对“象”的感受可以是读作品的目的,因为美学分析也是文学欣赏的一种;这种感受也可以是读作品的手段,即通过感受“象”而悟得“意”,达到得“意”的最终目的。例如我们读《锦瑟》,会被“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两句深深地迷住,这是两幅千古奇绝的优美画面,需要调动我们脑海中的记忆储备,唤醒我们的联想和想象,我们沉浸其中得到充分的艺术享受,即使最后没有猜透诗人写作的真正意图,也算是纯正的文学欣赏。

5.细心体会“意”。象和意两方面都很重要,但相比而言,意更重要,因为写意抒情是文学创作的最常见的目的,所以解读意象,探寻根柢,一般都会追问意象的情意内容。当然,由于意象的象征和暗示手法的运用,探求意象之意有时会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细心、再细心。

6.学会知人论世。简单地说,知人,就是了解作者;论世,就是了解时代背景。任何意象都是用来表达作者的特殊经历或特定感受的,任何有代表性的意象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就像任何树苗产都生于特定的土壤一样,我们借助于观察和分析土壤,可以获得对树苗的丰富认知;我们借助于知人论世,可以获得对作品意象的深刻感受、理解。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唐代诗人。官至右拾遗,参与东征契丹,多次进谏,未被采纳,却被斥降职。因此其形象为: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前两句俯仰古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写出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突出孤独的诗人形象,表现了怀才不遇的旷古之愁。

三、攻关演习

鹧鸪天·春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