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实践型影视后期制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实践型影视后期制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影视后期制作人才提出了更多要求。实践影视后期制作人才的培养模式符合我国未来影视产业发展的需求。影视后期制作水平与影视产品质量息息相关。本文基于实践型影视后期制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重点进行相关的实验研究,以期为促进影视后期制作的发展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实践型 影视后期制作 人才培养

新时期,随着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力发展,影视后期制作行业在我国影视产业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实践性影视后期制作人才的培养,是促进我国影视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实践型影视后期制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实践型影视后期制作人才培养则强调以学生的实践练习为主,通过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促进学生影视后期制作水平的提高。大致说来,实践型影视后期制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即影视后期制作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影视后期制作实践[1]。实践型影视后期制作人才的培养,能够更好地满足我国影视产业后期制作专业人才的需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积累经验,为未来的良好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型影视后期制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分析

本次实验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实验准备阶段;理论学习阶段;实践阶段。实验对象为北京某高校的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该班级总共人数为40人。

2.1实验准备阶段

本次实验目标是通过对后期制作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参与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之雀巢咖啡的影视广告后期制作。

将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制定一位同学担任负责人,其他组员协助组长完成相关的任务。5个小组分别根据雀巢咖啡的主题提出不同的创意,然后进行前期的拍摄,搜集相关素材。每一小组的学生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制作参赛作品,准备时间大致为1个月。此次实验选出一个小组作为代表,该小组的参赛作品是《敢性・敢言》。

学生在该阶段通过自学,能够初步地掌握后期制作软件AE的基本技巧,并且能够完成简单作品的后期制作。由于学生没有进行系统地学习,对该软件中所涉及的相关技巧还不是很熟悉,因而需要进入实验的下一个阶段,理论学习阶段。

2.2理论学习阶段

理论学习阶段是实践型影视后期制作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学生通过自学AE软件的相关知识,在制作相关作品中会遇到一些问题,然后通过教师的理论讲解,以加深对有关技巧的理解。理论学习阶段大致持续时间为6周。

该阶段主要在学校机房进行,教师需要及时地总结学生在上一个阶段中出现的难点,以便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安排。比如,后期制作中字幕的设置。字幕设置是在搭配好音频、视频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其中,静态字幕一般在电影的题目或者电视剧的片头使用较多,滚动字幕则主要用来设置电影结束时显示节目组各个成员的名单。对这两种字幕所涉及的重点知识,教师要进行详细地讲解。

本次实验中作品《敢性・敢言》开头涉及到一句老板发话:“你们都没有自己的想法吗?”以及中间员工的一句:“我来”。其余的都为后期音乐。因此,教师可以以此作为教学案例,对该案例中所涉及的配音技巧进行详细地讲解,并且让学生进行适当地上机操作,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掌握相关要领。

2.3实践阶段

实践阶段是实践型影视后期制作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式[3]。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将实践阶段分为课堂实践和课后实践两种形式。一般来说,大多数高校会安排学生进行课后实践。学生能够充分地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应用。本阶段持续时间大约为5周。

由于课堂实践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因此需要教师适当地控制教学进度。比如,在本次实验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时间,利用20分钟,让学生模仿央视《新闻调查》栏目片头的制作,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片头制作的关键技术。如,如何制作发光文字、在Premiere软件中将视频与音乐的结合、3Dmax中模型的建立,用不同的摄像机镜头渲染出不同的运动镜头等。

三、结语

总之,影视后期制作人才的培养需要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发挥各个学校的教学优势,以更好地满足当代影视产业发展的需求。实践型影视后期制作人才培养模式则更多地适合国内大部分院校,通过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傅若清,陈飞,徐嘉.数字化时代的影视后期制作――中影集团数字基地数字后期制作系统分析[J].现代电影技术.2009(10)

[2]许央琳,楼飞燕.案例教学法在影视后期制作课程中的应用[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3]许声华.浅析数字影视后期编辑与特效合成制作[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