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儿童绘本发展趋势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儿童绘本发展趋势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儿童绘本的绘画特点,使绘本阅读具有图画阅读的开放性。然而阅读时,由于过分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与故事内容的教育意义,从而使儿童绘本可能失掉图画阅读的多种解读可能性及应有的趣味性。目前销售的儿童绘本对阅读群体年龄段次的划分模糊不清,造成选择阅读的随意。并且,除阅读之外,绘本缺乏利用儿童对绘本的兴趣来带动儿童动眼、动脑及动手,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应该是儿童绘本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儿童绘本;儿童教育;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J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234-02

儿童绘本是以“绘画”为主要表现手法的故事读本。故事性是绘本的重要特点,通常主题为虚构的故事情节。书中的绘画与文字共同构成书籍主题内容的表达主体。绘本不等于“有画的书”,它是一种完全独立的图书形式,特别应强调图画与文字的内在紧密关联。所以,绘本与我国传统的黑白印刷的“小人书”、有摄影图片或写实手绘图画的知识百科书、含有少量插画的儿童文学读物等比较有本质差别。绘本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及审美性,无论从主题内容的编写,还是绘画风格的选择到最后的成书,每个环节都应是经过精心的设计。绘本在阅读时会给读者带来轻松感,使阅读者打开思维想象的空间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与熏陶。

儿童绘本在欧美等国家发展较为成熟,我国目前在售的儿童绘本中几乎百分之九十为原版引进图书,其中包含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儿童绘本在我国大陆发展仅仅是近十几年的事,所以中国原创的儿童绘本目前数量较少质量不高。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儿童绘本的发展趋势

第一,避免过分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与故事内容的教育意义,应还原图画阅读的多种解读可能性及应有的趣味性。

在国家对幼儿教育重视的大背景下,幼儿教育也普遍得到家长的重视。虽然家长意识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有些家长不知该怎样做才能真正地帮助孩子,只能把大好的教育机会全部交给幼儿园或干脆丧失掉或采用不正确的方式。一些家长在为孩子挑选书籍时大多选择教材类书籍,家长希望找到一种好的方法教好自己的孩子,导致我们把应试教育提前到幼儿阶段,这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错误倾向。儿童绘本是最适合儿童教育的读物,它不是唯一手段但是最适合的形式。

有部分家长与孩子共同读绘本故事书,但对儿童绘本的阅读只是停留在故事情节的阅读上;也有家长会在读完故事后让孩子归纳中心思想。多数家长要么是通过绘本进行识字学习,要么通过绘本进行人格及价值观的教育。寓教于乐是好的,但过早地告诉孩子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等等,只能是让孩子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阻碍了儿童的想象力发展,教育的结果就会适得其反。因为注重故事的教育意义,儿童绘本可能会失掉应有的趣味性,家长通过绘本教育孩子时可能因过分强调故事的文字性阅读,造成阅读在寻找唯一答案,形成孩子思维的单一性。

儿童绘本之所以适合2~6岁的儿童,因为它是由图画与文字共同构成故事情节的主体,而图画的阅读具有开放性。儿童绘本大多数的阅读方式是由成人读儿童看,或说儿童是在边听边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只是在听故事和只是“看”听到的故事。多数成人往往在读书时会有一个前设(看故事书就要看故事的原尾),似乎阅读的过程是要找到一个结果,这种错误思维导致阅读失去开放性。图画阅读的魅力在于具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性,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通过阅读没有文字的绘本,我们会强烈体会到这种图画阅读的奇妙之处,如果阅读者缺乏想象力,“无字绘本”是不太容易被读通的。

所以,首先要通过儿童绘本的设计找到儿童绘本开放阅读的途径,在儿童绘本的设计中预留出让儿童做出反应的足够时间,绘本故事文本的表达及编排给孩子留有思考问题的余地。例如文本的表述使用设问或疑问句,或增加供思考的无字页面等。只要给儿童留有时间进行思考就好,不要让儿童表述出来,以便让儿童融入到故事情节之中。版面设计中可以增加折页或利用小的文件袋的设计等拓展儿童对故事的思考,鼓励儿童的探索精神。其次,通过改变已有的阅读习惯找到儿童绘本开放阅读的办法。家长买来新的绘本首先要让儿童自己进行翻阅,之后再共同阅读。只要让孩子自己阅读,儿童就肯定会自己进行图画阅读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建构故事情节。对儿童绘本进行反复阅读有助于儿童对绘本主题思想的体会。

第二,儿童绘本对阅读群体年龄段次的划分模糊不清,造成选择阅读的随意。

2~6岁的儿童对事物的认知有相当大的差别。虽然有很多关于儿童绘本的阅读群体年龄细分的观点,笔者认为怎样分才算是细致,什么样的绘本适合2岁、2岁半、3岁、3岁半……我们将以什么为依据进行这样的细分,恐怕根本无法达到。何况如果考虑到儿童个体差异的因素,分那么细致应该没有任何意义。

笔者认为对儿童阅读群体年龄进行大体段次划分是有必要的。2~6岁之间分成两个段次,3岁左右可以作为分割点。一方面主要是考虑儿童阅读的兴趣,达到阅读的有效性。经研究2~3岁的儿童与3~6岁儿童在认知方式上具有较大差异。勉强让2~3岁儿童阅读只有5~6岁儿童才能读懂的绘本时,这样的阅读很可能是无效的,甚至使儿童幼小的心灵产生挫败感。另一方面是儿童绘本的儿童看、家长买的特殊性。儿童绘本适合低龄儿童阅读的特点,通常都是家长买给孩子看,家长决定选择购买。很少有家长是让儿童自己来选购绘本,可能5~6岁的孩子自己会挑选一些。多数家长不是教育专家,书上的阅读指导建议对选择购买起到很大作用。

目前销售的大多数儿童绘本没有指导阅读的儿童年龄阶段,这似乎说明任何年龄都适合。有些儿童绘本给出不科学的阅读年龄建议,如新蕾出版社出版的“迪普的成长故事”有《我不想睡觉》《我不想吃饭》等,在封面给出的阅读指导写“适合2~6岁儿童阅读”,事实上稍微对儿童心理有了解的人就可以看出,这些绘本对2岁儿童来讲,明显故事内容长度过长,故事情节有些复杂。书中包含过大的信息量,已经超过书上注明的适合阅读的儿童年龄。作为出版者应拿出专业精神,帮助家长选择适合自己孩子阅读的绘本。从这一点来看,儿童绘本的发展首先需要更加专业化的出版团队。

第三,除阅读之外,绘本缺乏利用儿童对绘本的兴趣来带动儿童动眼、动脑及动手。

儿童绘本除本身的阅读之外我们应该去挖掘它具有的其他方面的可能性,我们可以考虑利用儿童对绘本的某个兴趣点去带动儿童多方面的发展。2~6岁的儿童具有喜欢动手、动脑、动眼的特点,儿童绘本设计的发展要考虑儿童与儿童绘本的互动性。

儿童绘本的独特艺术性特点决定太多好的儿童绘本值得长久的珍藏及翻阅,尤其是一些国外的获奖绘本。如莫里斯・桑达克的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野兽出没的地方)曾在1964年获凯迪克金奖,距今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依然倍受推崇。大卫・威斯纳的Tuesday(疯狂星期二)1992年获凯迪克金奖,十年过去了,现在看来还是会被作者那精湛的绘画技巧折服。太多优秀的绘本确是经典之作,而阅读它们的过程是享受,更是心灵的回归。所以,是否可以考虑单独设计一本独立装订的与绘本内容相关的儿童工作书。其中可以有剪贴的内容、涂色的内容、折纸、继续画故事情节发展的内容等等,像是我们现在常常见到的幼儿手工书,只是把这种手工活动放设在熟悉的人物及情节之中。在绘本阅读之后让儿童动手剪剪贴贴、拼拼画画或用绘画的方式进行故事的系列创作等,儿童更容易有动手的热情。通过各种动手、动眼、动脑的游戏,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及创造能力等。

总之,儿童绘本这种具有独特魅力的书籍想要成为儿童的好伙伴,在儿童的成长中发挥其积极作用,就必须还原其图画阅读的本质。让儿童在开放的图画阅读形式中潜移默化的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想象能力。只有更加专业的出版团队,才能帮助读者选择合适的书籍,并利用儿童对绘本的兴趣来带动儿童的眼、脑、手的发展。这样儿童绘本才能与儿童进行良好的沟通,让儿童在阅读中体会到快乐,在阅读中插上想象的翅膀,从而帮助儿童更好地成长。

――――――――――

参考文献:

〔1〕居伊・勒弗朗索瓦.孩子们:儿童心理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3〕河合隼雄,等.绘本之力[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

〔4〕赫伯・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