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改变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改变让语文课堂更精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常常问自己:“如何在语文课堂上体现素质教育呢?”新课程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吹进了校园,吹进了课堂,沁入了师生们的心田。语文教学课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一、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主动、互动、能动

改变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和灵魂之所在。教师角色、教学行为的转变都必须以此为前提。也只有真正改变了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才能更为主动、轻松、活跃、有效。

1.突出自主,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自主学习最关键的问题是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使他们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凡是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学习手段、学习行为都是自主学习。如主动地质疑问难、对同学发言主动提出不同见解、自主选择识字、读书方法和合作方式、自主利用学习资源等等。

2.体现合作,让学生的学习既个动又互动。

学生的学习,仅仅依靠个动是不够的。学生学习的互动与合作、交流与沟通尤为重要。学生合作学习需在充分自学(自读自思)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有的放矢地进行,并且合作学习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动需求和自觉行动。如我在教《平分生命》一课时,先让学生充分读课文,然后采取学生质疑、老师设计问题,4人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在一些重点内容和关键问题上已经能够自主地进行合作交流,如在自读自思,自认自写的后一时段能自觉地进行同桌或四人小组的交流与沟通。

3.鼓励探究,让学生的学习从促动到能动。

从某种意义上讲,探究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高层次的自主学习,如百花园中安排的“汉字真有趣”就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造字规律 、汉字和偏旁的关系等。这些通过学生自己探究得出的,很有成就感。

二、以读为中心——构建听、说、读、写的有机整体

收入小语教材的课文,均是古今中外文质俱佳的范文。它们融情境美、思想美、艺术美、语言美于一身,是进行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技能的依据和凭借。教师要构建以读为中心的听、说、读、写的有机整体,让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1.以读代讲

教师要更新观念,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教师要在学生不懂处点拨,不明处启发,不畅处引导。

2.以读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师要在指导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方面多想办法。如课堂上组织小小的表情朗读赛、朗读评论、范读、分角色朗读等等。让学生学会遇到佳句时,大胆放声,认真地去读,去品味。如《大海的歌》《瀑布》《庐山的云雾》都是训练朗读的佳作。通过朗读,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3.以读激情

学好语文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情感的培养。朗读是一条有效途径。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入情入境,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教育。如《刘胡兰》一课,让学生用斩钉截铁的语气读刘胡兰回答敌人的话,体会刘胡兰为保守党的秘密而宁死不屈的高贵品质。这样,一个革命烈士的高大形象永远屹立在学生心中。

4.以读促思

教学中由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思维的基本手段。然而问题是由学生还是老师提出,效果大不一样。我教《蚂蚁的救助》一课,让学生读课题。“同学们,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这一问题刚提出,学生的思维像开了闸的洪水。“蚂蚁救助谁?”“怎么样救助?”“救助的结果怎么样?” 学生有了读和问的权利,主动性完全被调动起来。这样变教师展示教学目标为学生提出学习目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5.以读释疑

在预习新课时,我要求学生在读书时找不懂的问题,比比谁找得多,找得好。然而,学生初读课文时,产生的疑问有许多是对课文理解不深引起的。对这些疑问,只要细读课文,联系插图或想象,稍加思考就能解决。因此,老师不要急于解答。尤其是古诗,还可以让学生联系注解来理解。

三、落实语文基础——抓语感,重积累,改练法,变题型

实施语文课程改革,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关键在于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形式、手段等要有根本性的改变。要在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渗透落实。

1.增强意识,渗透整合。

我们语文教师在坚持课改新理念的前提下,要增强落实语文教学基本要求的意识。绝对不能像以前一样搞机械性模式化分离式的语言文字训练。在课堂、课文的教学中,要精心捕捉知识点和技能训练点,在“读”中相机渗透,在“学” 中巧妙整合,在“课”中解决问题。

2.注重积累,抓好背记。

积累与感悟是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语文教学的两大主导思想。在积累背记方面,我除了落实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之外,还狠抓了一般课文的熟读成诵,结合“以读为主” 的阅读教学新要求,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多读促进背记,促进良好语感的逐步形成。

四、注重拓展开放——立足课堂,面向生活,依托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课堂上相机拓展教学内容。

课堂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语文实验教材是语文学习拓展与开放的重要凭借。有了“阵地”,有了“凭借”,我们就把重点放在“拓展什么” 和“怎样拓展” 上。

2.让学生在生活中快快乐乐学语文。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学习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关键是教师要做有心人,并逐步培养和引导学生也做在生活中学语文的有心人。

3.开展灵活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提高综合性语文能力,我常结合学生的实际和班级实际开展灵活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定期办手抄报、召开故事会、专题辩论会、课本剧表演、背记成语比赛、上街医治错别字等等。活动中学生人人动起来,个个特认真,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将引起的转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一类的革命。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措施要围绕他们组织起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正在改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