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满族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满族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424-01

满族是一勤劳勇敢的民族,它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过重大贡献。它也有自己的民族节日;还有些传统节日虽然与汉族相一致,但满汉节日习俗不同。

一、满族的节日习俗

添仓节:农历正月二十五是满族农民祝愿粮食丰收的节日,煮一盆黏高粱米饭,用秫秸做成小马,插在饭盆上,然后把饭盆放进仓房,表示马往家中驮粮食了,丰衣足食。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

太阳日:(满族人称太阳为“日头”)农历二月初一。满族人认为这一天是“太阳的生日”。用面做糕上放用黏米面掐成各色的花小鸡。以喻金鸡报晓,迎日出。

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要“引龙回家”,即用草木灰从水缸旁一直撒到井旁或河边。灰道弯曲如龙.以示请龙到家,祈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要吃猪头,还要给男孩理发,是“龙抬头”的日子,希望男孩变得聪明、学业进步。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以防伤龙目。

虫王节:农历六月初六。过去,每逢此日,每户出A去谒虫王庙,并杀猪以祈虫王,祈求虫王管住虫害。后来深知虫害靠防治而不靠祈神。如今不过虫王节祭祀活动了,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防止虫咬。

马王节:农历六月二十三日。满族祖先狩猎征战,多靠骑马射箭。就是出门远行也多骑马,故多敬重马王。供马王爷时,用烧羊肉一方、鲤鱼一尾、推鸡一只,还有白酒,行三叩首礼。供后全家饱餐一顿。

结缘日: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要“普结善缘”,用煮熟的一碟盐水豆,彼此互敬互吃对方两颗“结缘豆”,表示“普结善缘,天下一家”。结缘都是先敬长辈长者,长者再从自己碟内掐两颗给晚辈吃,表示不分长幼尊卑,团结友善。

二、满汉共有的节日(满族习俗)

过年(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满族人称春节为“过年”,而且更重视“除夕”之夜,并迎接五更过后的第二年的开始。民间有“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打扫尘土(或做豆腐)、二十六杀年猪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贴对友、三十粳米干饭胖头鱼”之说,腊月二十三也称过小年。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要做黏豆包、豆面卷子等黏食。除夕下午把不常打开的祖宗龛,祭祖。年三十中午打开。把擦得锃亮的锡供器摆上五件,主食摆上两摞馒头,一摞五个,猪头摆在正中间,还有干饭五碗。供菜更有特点:有煮熟的“猪肉方子”过油鲤鱼;炸粉花;素菜大葱;豆腐方块。满族人祭祖用的祭品.祭祀之后由家人分吃。除夕半夜子时,家家吃饺子,还要把几枚铜钱暗放饺子中,吃到者则“终岁大吉’,然后接神、辞岁要燃放鞭炮。家家院内竖灯笼竿,高挑红灯。

大年初一,人家皆早起,穿戴新衣帽,互相拜年,恭贺新春。不过,过去满族妇女要等到初六,才可以出门拜年。

灯节(又称上元节、汉族称元宵节)正月十五满族人家在这一天里要挂彩灯、制作冰灯。农村有“蒸面灯”预测来年旱涝、冷暖之俗。东北地区还有做冰灯与闹冰灯的习俗。正月十四至十六要举行灯会,并有踩高跷、跑早船、闹秧歌、演灯官戏等各种表演。此外,元宵节,满族也有吃元宵的习俗。

五月节(汉族称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满族传说,古时有一年的五月初五,有一老头卖油,说:“一个葫芦两斤,两个葫芦三斤。”一些人见老头不会算账,就很快把油抢买光了。有一个老玛珐(爷爷)不占便宜,还提醒卖油翁:“你算错账了,你这样卖不是要赔本吗?”卖油翁对诚实的玛珐讲:“我是天母阿布卡赫赫派下来的天神,今夜要降瘟疫,你赶快回家在门上插上艾蒿,可免此劫。”老玛珐不忍心乡亲们遭难,马上回去通知各家各户都插上了艾蒿,免除了瘟疫。所以,满族的五月节意在避瘟防疫,歌颂诚实善良,不是为了纪念屈原。满族入关后,敬重屈原,也包粽子,但仍保留了插艾蒿、扎五彩线、带荷包之俗。

七月节(鬼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为超度亡魂烧纸钱、烧法船、放河灯。

八月节(汉族称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盛行做(或买)“兔儿爷”玩具,是用黄泥捏成的,兔面人身,面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官或将,穿衣挂甲,有首《兔儿爷》诗写道:“八月中秋月分明,领宴归来夜色清。不供嫦娥冷兔影,为侬捣药祝长生。”反映了人们健康长寿的愿望。据说此玩具源于满族。这一天是团圆佳节,要吃月饼。有的还要把大月饼留到除夕,全家“咬圆”。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满族素有尊老敬老之习俗。古时重阳节的习俗较多,主要有登高游玩、赏菊饮酒、擦茱萸、吃重阳糕等,因此,“茱萸节”、“节”、“登高节”。虽然称谓不同,但平安和谐,生命长久和健康长寿的核心文化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重阳节以新的文化内涵,由于“九”与“久”谐音,是长寿的象征,寄托着人们对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祝福。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孝老的节日。

腊八节: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流行吃“腊八粥”,腊八粥源于佛教,又称佛粥,满族接受此俗较早,后来才传给其他民族。以高粱米、黄米、江米、小豆、绿豆、大豆、枣、栗子等合熬为粥,合家聚食,以祈丰收。东北满族百姓说:“东北高寒,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腊巴粥黏糊,吃了免得冻掉下巴!”可见是东北满族的节日。

满族过“腊八节”还要制作腊八醋。腊月初八开始制作。除夕之日打开食用。醋香袭人,是美味作料。

三、满族节日旅游开发的价值

1、开发满族节日旅游是对保留满族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传承满族节日的需要。满族先世不仅创造了绚烂多彩的民族节日,具有丰厚的文化蕴涵,开发满族节日旅游产品发挥也是发展地方民族文化经济作用,同时又能够为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实现多元化发展,开辟文化传承的新思路;加强宣传力度与管理力度,结合创新思维,打造旅赫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利用文化遗产开发当代文化产品的同时要注意与文化遗产加以区分,以开发出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当代旅游产品。

3、开发要与保护同时进行,在开发中注意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这样就能很好地实现文化遗产资源的永续开发,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满族节日旅游开发的建议

1、在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热潮中,满族节日必定会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对于开发和弘扬满族节日,切实做好开发和保护满族节日,要进一步加强创新传承方式,鼓励具有产业和市场潜力的传统技艺开发节日产品,拓展服务项目,开拓旅游节日市场,把最富有能体现满族特色的节日发掘出来,展示出来,表演出来。丰富景区景点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俗事象活动,丰富游客的文化感受,使游客在旅游的同时得到心灵的享受,感受到满族幽深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增加景区景点的吸引力和文化品味,提升满族节日在旅游中的特色地位。

3、应该通过政府、媒体、各界社会人士的共同参与,高度关注传统节日,以各种方式给传统节日营造传承发展的空间,积极谓动广大民众传承享用传统节日文化的自觉性与创造性,让传统节日重新回到人们生活中来,变成人们现实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在传统节日期间,可根据变化了的社会状态,创造新的节日习俗,当然这种新节俗应该得到人们的认可与接受,并且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并逐渐形成新的节日传统。传统与创新是节日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根本保证。端午也是中国民间文化传承中的重要节日。在中国境内,除汉族外,许多少数民族也都传承着这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