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与“语文性”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与“语文性”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自从新课改将“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教学体系,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第五大板块以来,它就受到语文教学界的深切关注。这是由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封闭沉闷的状态,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且其“综合性”的特点十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十余年来出现了不少问题,语文教师在突出“综合性”的同时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根本――“语文性”。意在重新思考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在“综合性”与“语文性”之前寻找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平衡点。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语文性;对策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

1.语文综合性学习概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却并未对它作出定性的描述,即语文综合性学习尚没有标准化的定义。结合语文教学界众多语文教育专家对语文综合性的定义,可以大致将语文综合性学习概括为:学生自主采用小组结合的方式,利用多媒体等搜集信息资料的手段,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完成语文研究课题的学习过程。

2.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性”与“语文性”的特征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体现在它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封闭的状态,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的教育理念。它重在沟通课堂内外、学习内外的联系,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语文实践机会,有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是指语文知识的综合,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沟通,书本知识与课外学习的沟通。它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以教材、教师、教师为核心的“三中心”论,为语文教学的发展开掘了新的土壤。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性”体现在它作为语文教学,应当充分彰显语文学科的最根本属性: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情感体验、获得语言文字知识、获得文化熏陶。无论“综合”到什么程度,都不能忘记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知识和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一旦丧失了以听说读写为核心的“语文味”,就无异于其他科目的课外活动课。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与“语文性”在实施过程中的偏差

1.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非语文”倾向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非语文”倾向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最为普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语文教师一味地想要营造热闹的课堂氛围,使语文综合性学习尽可能突出“综合”的特点,于是将过多与语文无关的因素掺杂到综合性学习中,比如唱歌、表演、做游戏。虽然这样的教学设计初衷是为了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提升语文能力,但唱歌、表演、做游戏的方式对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的培养能产生什么帮助呢?原本应当以围绕语文这一核心要素展开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太多与语文无关的因素的影响下变成了音乐赏析课、体育课、政治课。这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名不副实,根本无法达到课程目标。

“戏曲大舞台”是人教版(课改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次综合性学习课的主题,笔者搜集了一些语文教师的教案并观摩了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视频,发现教师几乎都是通过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开展知识问答竞赛、集体欣赏录音机播放的中国著名戏曲、请同学试唱戏曲等环节组织这次综合性学习。虽然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但是如果稍加反思,可以看出这些环节都难以体现学生受到了语文能力的训练。这样的课即使在音乐课上实施,也未尝不可,甚至更加贴切。氛围热闹了,内容丰富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的本质属性却被抛弃了,这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典型“非语文”倾向。

2.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唯语文”倾向

“唯语文”倾向的出现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非语文”倾向被广泛诟病之后,语文教师下意识地回避有可能导致综合性学习呈现“非语文”倾向的因素,却因为过于突出“语文性”而使综合性学习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唯语文”。“唯语文”倾向主要表现为综合性学习活动目标和内容单一,受困于语文学科之内。综合性学习具有跨学科的特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走向另一端的语文教师的执教就像在上以往的阅读课、作文课、口语交际课。另一种是语文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领悟不够,缺乏指导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只能循着老路子走,平时的语文课怎么上,综合性学习课就怎么上。

“成长的烦恼”是人教版(课改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次综合性学习课,该主题的本意是让学生思索和表达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和烦恼,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或者书面表达能力。可是一些语文教师对这次活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是要求学生介绍自己成长中的烦恼,或者要求学生写作文,记录下自己遇到的困惑并思考是怎样解决这些困惑的。前者无疑是演说训练,后者则是作文训练课。将语文综合性学习简化成训练单一能力的普通语文课,是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误读,也是对语文综合性学习初衷的辜负。

三、寻找“综合性”与“语文性”之间平衡点的对策

1.坚持以“语文性”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的根本

语文综合性学习区别与其他学科综合性学习的根本点在于它是“语文”的,丧失了这一前提,再高超的教学设计也是没有稳定根基的空中楼阁,因此,语文教师在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坚持以“语文性”作为根本,思索学生是否能在设计出的教学活动中获得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提高。并不是说语文综合性学习一概摒弃与语文无关的因素,而是教师切不可让这些无关因素喧宾夺主。除了在教学设计的环节避免学生“误入歧途”,教师还能通过教学评价监控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的方向是否发生了偏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当注重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保护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研究。根据上述要求,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学生是否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②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否善于倾听和表达。③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以及呈现活动成果时是否有充足的读、写、思、议。④学生的小组合作氛围是否融洽。⑤师生关系是否和谐民主。⑥学生的态度是否积极主动,充满热情。

2.坚持以“综合性”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色

在满足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性”,强化了学生的语言训练和文字表达能力之后,就要力图满足“综合性”的特色。新课改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新型学习方式的原因就是为了在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教学之外开辟一片语文教学的新天地,因而,语文教师不可将任何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简化为以往的阅读课或写作课。“综合”需要教师充分领会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精髓,以及具备教学智慧和掌控教学活动的能力,“综合”并不是随意杂糅其他学科的内容,也不是营造热闹的课堂氛围,而是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加强语文学科内听、说、读、写的沟通、加强课堂内外的沟通、加强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沟通。一位语文教师对“母爱”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是要求孩子与母亲换位一天,并用DV记录下这一天的生活,只需此处就足以体现这个设计的主干全然脱离了“综合性”特色,拍摄DV与角色换位验,这是语文学科与什么的综合?在此需要强调一下,当前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极易忽视口语交际教学的融入,口语交际并不只是简单地开口,学生听话、说话并不是口语交际,口语交际需要学生具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概括、归纳等复杂的思维过程,因此,教师要求学生朗读搜集到的材料,或者知识竞答,这些都不能称为口语交际。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新生事物,在为语文教学带来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和困惑,而最大的问题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与“语文性”之间难以找到平衡点,要么使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一般的语文教学别无二致,要么使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语文课外活动混为一谈。虽然本文对这一问题作出了整理和思考,但是要完善语文综合性学习,仍然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协调,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郑国民,冯伟光,沈帼威.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基础与基本特征[J].语文建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