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空调机组高压微雾喷头故障的解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空调机组高压微雾喷头故障的解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针对工业企业生产现场环境温湿度控制中,存在喷头故障率高的问题,结合自身企业对空调机组高压微雾喷头进行技术改造的经验实例,分析了高压微雾加湿中喷孔堵塞主要原因,并对改造后所达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高压微雾喷头;等焓加湿;喷嘴堵塞;过滤精度

1.前言

高压微雾加湿器是空调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压微雾加湿是一种等焓加湿方式:高压微雾加湿是利用柱塞泵将净化处理过的水加压至7MPa,再通过高压水管传送到喷咀,经雾化后以3-15xm的微雾喷射到整个空间,水雾与流动的空气进行热湿交换,水雾在空气中吸收热量,从液态变成气态,使空间湿度得到增大,同时达到降低空气温度的目的,实现对空气的加湿处理。而高压微雾喷头又是加湿系统的重要组件之一,喷头故障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加湿系统的喷雾量,影响空调有效加湿。

2.现状调查

我们漯河卷烟厂动力车间共有11组空调设备,主要用于生产车间的环境温湿度控制,随着设备的长期使用,高压微雾加湿器的喷嘴孔径为0.1-0.3mm,喷嘴易堵塞,系统维护工作量大,运行不稳定故障率高。空调的高压微雾加湿系统经常出现加湿缓慢、加湿效果差的现象,造成被控区域温湿度不稳定,影响卷烟产品质量。从跟踪调查中看出,每周喷头故障率平均为30.58%,喷孔堵塞仍然最多,占总故障数的75.91%,进一步证实了喷孔堵塞是喷头故障率高的主要症结。只要解决了喷孔堵塞问题,喷头故障率高的问题就能得到有效控制。

3.环境温湿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卷烟生产工艺对温湿度的控制要求非常高,从制丝、储丝到卷接包等生产过程均要求近似于恒温恒湿的生产环境,通常温度要求在23―28℃、相对湿度在60一70%之间。相对稳定的湿度能给卷烟生产、产品质量带来积极的影响,烟支的水份率、端部落丝量、含末率、整丝率、填充值无不与环境温湿度有关。而恰当的加湿方式对于实现湿度精确控制和节能效益最大化的双重目标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厂处在季风地带,冬、夏空气含湿量差别很大,春秋季节的温湿度更是变化不定,控制更加困维:运行制冷机温度达标但湿度低不达标:不运行制冷机车间湿度高。为了保持相对恒温恒湿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番探索。

4.喷孔堵塞主要症结

4.1、通过我们科研小组现场跟踪调查,证实喷孔堵塞是造成喷头故障率高的主要症结,我厂使用的喷头孔径是0.20mm,属较小孔径。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又分别采购了孔径为0.30mm、0.40mm和0.50mm的喷头各14个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证实:喷头孔径越大,被堵塞的可能性越小,但喷雾效果也就越差。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孔径为0.50mm的喷头最不易堵塞,但其喷雾效果不好;孔径为0.30mm的喷头不但被堵塞的可能性小,且喷雾效果也较好。故可选择孔径为0.30mm的喷头来代替原0.20mm孔径的喷头,以降低喷头堵塞率。

4.2、现场查看喷头供水系统,从源水到高压微雾泵共有3级过滤。从三级过滤器到高压微雾喷头之间的供水管线长达300多米,残留水长期滞存在管道内,极易形成沉淀物、粘条等杂质,从高压微雾泵的进水口处取水抽检,发现有较大颗粒的杂质。水中含有较大颗粒的杂质极易造成高压微雾喷头堵塞。

5.改善措施

问题的主要症结已经明了,改良对策基本确立,第一,研究小组对空调机组的高压微雾喷头进行了检查,将空调的高压微雾喷头全部更换成孔径为0.30mm的喷头,且喷雾效果较好。第二,增加过滤级数。从软化水箱到高压微雾泵之间只有一道1000目的过滤器,允许透过最大颗粒径13μm,也就是说只要是粒径小于13μm的杂质都能通过过滤器。在软化水箱到高压微雾泵之间的供水管道上增加几道过滤器合适呢?研究小组决定通过实验确定。考虑管道长度及安装位置的限制,以及改造成本问题,最终决定加装2道过滤器,加装第一道2000目(最大透过粒径6.5μm)过滤器,安装位置在软化水箱出水口处;加装第二道5000目(最大透过粒径1.6μm)过滤器,安装位置在高压微雾泵进水口处,结果可以到达过滤精度高,且过滤器不易被堵塞,改造项目达到了预期目的。

6.结束语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1、降低了高压微雾喷头故障率,改善了喷头喷雾效果,提高了高压微雾加湿效率,减少了能源消耗;2、延长了喷头保养周期,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节约了维修费用;3、提高了生产车间环境温湿度控制的稳定性,为我厂生产高质量的卷烟产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社会效益,根据不完全统计显示,在已经投入运行的中央空调系统中,至少有70%以上未进行过任何形式的节能优化改造.而且普遍具有很好的节能挖掘潜力空间(一般都有30%以上的可挖掘节能空间)。大力推广与实施应用中央空调系统改造技术,不仅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回报,而且也有力地推动了全社会对能源有效利用率认识的提高。项目改造成功并投入使用以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既为企业保供工艺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