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减负增效语文课堂的构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减负增效语文课堂的构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仍然以学生的考分论教师成败。视分为宝,视顺从为美德。灌输式教育模式,填鸭式教学法,机械式重复训练的现象仍然存在。这样的教学行为,不但教师教得疲惫,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对人才是一种摧残。于此。笔者认为,减负增效语文课堂是师生喜欢的课堂,这样的语文课堂定能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人生质量,培养学生以健康心理和积极的去向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

关键词:减负增效 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104-02

教育绝非单纯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在于他是一个人格精神的“唤醒”,这是教育核心所在。语文教学中所体现出来人文性实则是一种人文教育,学生依据自己兴趣、欣赏、品味,通过多种语文教学活动,了解生活,崇尚科学,关注社会,造就一个会审美头脑,面对复杂信息,能从容地搜集、筛选、处理,直至活用,并能提出质疑又试图去解决困惑。这样教学过程中,他们才能感受美,识别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鉴于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倡导“减负增效”策略,也是进一步体现课程改革重要性,更是全面提升素质教育有力保障。应让学生从繁重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高效语文课堂应试一种开放实践课,应站在学生角度审视语文教学行为是否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尊师重教是全体国民社会理性追求。但是,当我们语文教师接过这把“奥林匹克圣火”将三尺讲坛照得华光四射时候,不该就此陶醉,应该摒弃唯我独尊冷漠和扭曲实利主义,在减少学生作业负担同时,也给语文少添几分灾难,维护自己尊严同时,也要维护学生尊严。这才是黄金法则所在。语文教材原本就是工具,借以培养鲜活跳动的心。可是我们却以堂皇说辞将鲜活心匡围在语文教材栅栏里,似乎这样才能体现高深莫测文化积淀,我们不否认传道授业解惑千年古训,的确塑造出一个个尊严的灵魂。但我们也应该知道。子路的确多次让孔子下不了台阶。然而,孔子很多次是借子路下台阶的。子路的确死了,但是,却成全了孔子做圣人。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要给学生一定参与空间,所有教学行为都有利于每一个学生个体发展,让课堂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主阵地,语文教师千万不能再做题海战术下导演,因为,那是魔鬼训练。更不能延长上课时间,免得学生说:“感谢上帝,下课铃响了”。总之,不能扼杀学生生命力,要减负增效。“减负增效”就是提高语文教学“绿色效益”,减少“投入”增大“产出”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今天,真正减轻学生过多课业负担,坚决要杜绝“教的高效,学的低效”这种现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有教的更新,学的创新,提倡有灵气的学风,实施有灵性的教学,培养有灵魂的英才。基于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做到“减负增效”,高质量课堂教学,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构建师生共同喜欢的语文课堂,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

教学目标不能再强调知识的掌握,技能的提高,而应强调信息筛选、吸纳、运用,也就是不再追求让学生学会,而是追求让学生会学。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思考中学会思考,探索素养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终身受用。

2 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学思想出发点是学生、终结点是学生、着眼点是学生全面发展,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思想。

“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个性”就是“自我”,就是自己的体验、感悟、自己的见解和风格。这是创造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心理要素,这种独立个性在语文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因此,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应试教育的素质教育模式,必须让孩子从繁重的复习题操练中解脱出来,减轻学生负担,并且从盲目服从老师意志的阴影中走出来,去自主探讨研究,以实现身心最大解放,形成独立个性,健全人格。因此,语文课上要把发表意见权利交给学生,职责是引导学生阅读而不是代替学生阅读。阅读主体是学生,在阅读中,学生由于所处在客观条件环境不同,内在认识水平和阅读经验差异,可以产生不同感受,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任何一份读物本身蕴含思想可以是多元化的,我们应该更尊重学生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多鼓励他们把自己感悟真实地表露出来。既能减少学生心理负担,又能提高本节课教学效益。

3 教学重点要由“教”转到了“学”

学生是语文课堂教学及整个学习活动主人,主体。学生享有充分学习权、发言权。语文老师变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我们一定要明白“教”与“学”关系不再是“授”与“受”关系,而是师生合作、共享、发展,提高关系。

4 教学过程要让学生主动参与

语文教学过程要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律而进行。注重参与,注重过程,注重感悟,注重体验。

以教学《孔乙己》这篇课文时为例进行进一步研讨。分析环境描写,抓住人物活动典型社会环境,是理解小说深刻主题重要突破口。文本第一部分是集中写环境,笔者设计了三个问题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第一个问题:“第一段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环境的?”第二个问题:“第二、三段说“我”的职务与社会环境有什么关系?”第三个问题:“第一部分内容与下文写孔乙己有何关联?”三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后当堂交流,避免学生课后负担。老师适当进行指导和小结后,为了深化理解小说内涵,笔者又围绕小说主题和写作特点,又设置探索性问题让学生思考。如:对“小说中时令的变化告诉我们什么?”“孔乙己脱不掉的长衫说明了什么?”“后面的情节中孔乙己的长衫哪里去了?”,通过这些问题可启发学生多角度去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同时提升课堂效率。

5 语文教学过程要扎实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特别是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充分解读课文。大教育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扎实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由浅入深,由课内到课外,由一般到特殊,又由特殊到一般,语文教学过程要科学、合理、符合语文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氛围要紧张、活泼、热烈有序、多元化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总结。

6 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形式

语文老师可以走下讲台,与学生交换位置,或置身学生之中,成为共同学习一员,创设情境,对话沟通,争辩探讨,实施“头脑风暴”让每个学生都热情投身其中。如教学《祝福》一课时,笔者就设计了一个“模拟道德法庭”组织了一场围绕“祥林嫂悲剧是怎样造成的”这一课题的“法庭审判活动”。这样的语文课堂形式生动活泼,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7 课前要作好充分准备

若视教学为机会,那么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若视教学为战争,那么不打无备之战。充分做好准备,为提升课堂效率奠定良好基础,课前准备既包括教师的准备又包括学生的准备。

又如,在教学《祝福》时,笔者让学生课后想象作文“祥林嫂临死前的情形”输入电脑,全班共享,接着,在全班学生的点评讨论中,自然推出了“什么是悲剧”的问题。有的同学采用鲁迅的注释,说是到图书馆查阅的;有的用尼采的解释,说是根据网上下载的。如此这般,中学语文课堂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其实,学生用了谁注释并不重要,重要学生已经学会了独立自主的学习,并且有能力从浩如海洋的信息中去寻找他们所需要的答案,拥有一把最适合自己金钥匙去开启学科的大门。

8 教学目的应有所更新

过去的语文教学目的强调学生接受与掌握,贬低发现和探究学生认为学习只是为了考高分,考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某个好出路,这样学习就被扭曲和异化为一件吃苦和缠足般痛苦,学生整日浸泡在题海中,负担重,身心俱疲,严重摧残学生健康。而今天的语文教学首要任务是“允许学生学习”,也就是让学生“顺其天性”去学习。捷克教育家夸梅纽斯说过:“人的教育不过是帮助自然本性按自己方式发展的艺术。”故而,在今天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体味到求实、探索、积极思维和创造的快乐。生活更充实,胸怀更宽阔,内心世界多姿多彩。学生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体验,学生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大大增加课堂效率。

总之,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更新和优化语文知识结构,而且要重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打破传统教育观念,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指导,挖掘其潜质和灵性,使学生保持丰富想象力,纠错的权利和质疑精神,还孩子一个幸福快乐童年,“减负增效”不是口号,在平时语文教学中一定要落实到实处,摒弃一切违背教育方针的错误做法,探寻出一套可行语文教学模式,让孩子在轻松民主愉悦氛围提高语文素养,这样语文课堂同学们喜欢,教师也喜欢。

参考文献:

[1]郑金州.基于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J].福建出版社,2003.

[2]杨九俊.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J].北京出教育出版社,2004.

[3]张勇.语文教学研究[J].东北师范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