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注企业出口“增量不增利”现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注企业出口“增量不增利”现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今年以来,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明显弱化,以及国内经济刺激政策效应的不断显现,我国外贸发展呈现出恢复性增长态势。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13548.8亿美元,同比增长43.1%,其中出口7050.9亿美元,增长35.2%。6月份单月出口值及进出口总值均刷新2008年7月的历史记录,均创历史新高。据对某市20家涉外企业调查显示,与2009年、2008年同期相比,2010年上半年出口分别增长26.1%和18.3%。出口迅速增长,标志着我国涉外经济已逐步摆托金融危机阴影开始步入了快车道,但是不可否认,部分企业的高增长却在以牺牲利润率为代价。据对上述企业调查显示,只有5家出口利润率超过2008年同期水平,75%的企业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分析企业出口“增量不增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国际市场需求骤降形成的低价营销。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外需市场一度严重萎缩,我国企业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嘎然而止。以某市为例,自2008年10月份以后,企业出口一路下降,同比增长由当月的48.6%下降到2009年底的-21.7%。严峻形势面前,地方政府和企业把市场开拓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措施之一,坚持“让利不让市场”,以确保出口稳定增长。如某汽车配件生产厂家为维护现有市场,适当下调产品价格10%左右,确保销售收入和出口订单增加。同时,由于国际需求不足,市场处于买方地位,不少出口企业不得不接受国外进口商的降价要求,如某企业2009年出口大豆蛋白价格较危机前下降了18.9%。进入2010年,随着外需市场逐步回暖,产品价格并没有与出口量一起呈现“量价齐升”,价格增长缓慢甚至还保持在危机时期水平。如某企业今年上半年出口2900万美元,与2009年和2008年同比分别增长52.6%和107%,但是由于价格因素致使企业出口利润率与危机前相比下降将近1个百分点。

二是人民币持续升值形成的汇兑成本。虽然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较为稳定,却对欧元、英镑等汇率发生了较大变化。如今年6月30日与2008年同日相比,人民币对欧元、英镑中间价分别升值23.63%和25.36%。同时,经济危机使得周边国家货币贬值趋势加强,印度卢比、韩元等经济体货币对美元汇率出现较大幅度贬值,从而间接影响人民币对这些国家货币的升值。人民币升值使出口企业换汇成本上升,出口产品在国外价格竞争力下降,如果继续维持原有价格不变,则势必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据某纺织企业反映,企业目前出口利润率仅为5%,倘若人民币升值1%,企业出口利润率将减少3个百分点,对出口订单的影响在20%以上;若升值5%,将影响40%的接单量。据某木器出口企业统计, 2010年上半年与2008年同期相比,因汇率变动,企业出口利润下降了2.9%。通过调查,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多数企业只能被动应付,仅仅靠预收货款或即期结汇,缺乏对汇率风险的深入认识,银行开发的避险工具难以得到有效推广。

三是出口产品低质化致使国际定价权缺乏。调查显示,目前虽然出口增长势头强劲,但是增长的动力仍然是粗放型增长,增长的特征是资源和环保成本大、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国际领先的绿色环保要求,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少。据统计,某市70%以上的企业属于初级产品制造业,是以低附加值和低价格的产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群体。特别是一些加工贸易企业,外商看重的是国内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经营成本,企业赚取的只是加工费用,对企业转型升级的作用甚微。尽管一些出口企业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但是产品处于价值链的底端,议价能力缺乏问题突出,在国际贸易中只能被动接受他国定价,而外国厂商为获取更高的产品附加值,压低产品价格,导致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难以保障。调查发现,有相当多企业的利润来源主要依靠国家出口退税。如某出口玉米淀粉的企业,其每年出口退税额占出口利润的62.5%,今年7月15日国家取消出口退税政策后,当年将减少其出口退税收入29.7万元人民币,出口利润率减少3个百分点,大幅降低到2%左右。

四是生产成本增加成为制约利润增长的又一因素。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以某纺织企业为例,该公司所用的棉纱线,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呈上升趋势,今年上半年分别比2008年和2009年同期上涨60%和33%。原材料的上涨增加了企业的出口成本,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窄。另一方面,劳动合同法进一步规范了企业在雇佣、工资、保险、补偿等各方面的行为,使得用工成本大幅提高。以某出口汽车刹车片的企业为例,2008年每套刹车片的劳动成本为3.3元,而2010年则上升到了3.6元,以月生产150万套计算,企业月增加的的劳动成本就达到了45万元。某企业反映,与2008年上半年相比,工人工资上涨使企业利润率下降了一个百分点。

“增量不增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外贸发展方式的弊端,企业虽然获得了增量,但是却失去了应得利益。同时,也会增加贸易摩擦的系数,给一些国家采取反倾销等贸易壁垒政策提供了借口。当前外需恢复明显的状况下,涉外企业要切实改变“增量不增利”现象,按照国家提出的“转方式、调结构”的经济工作要求,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量价齐升”,使我国真正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

一是进一步调整优化产品出口结构,促进出口质的提升。涉外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出口的目的不在于换回外汇,而是通过出口能够获取所需的先进技术、设备和原材料资源,并以此促进自身竞争能力的提高,通过“出口――进口――出口”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机制。为此,要积极实施“科技兴贸”和“以质取胜”战略,主动从以价格竞争向以品牌和企业综合实力竞争转变,逐步淘汰那些技术含量低、技术溢出效应不高的行业和企业,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加大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从提高出口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入手,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和服务出口,扩大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努力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实力雄厚的品牌形象。同时,要注重发挥进口在提高经济运行质效、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中的作用,以进口带动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使出口实现“版本升级”。

二是加强对汇率变动的跟踪研究,主动应对和防范汇率风险。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汇率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人民银行今年6月19日表示,要“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有助于推动出口企业主动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但是也加大了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给企业防范汇率风险带来一定困难。作为涉外企业,要密切关注全球和我国宏观经济走势,跟踪人民币对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变化情况,根据市场预期采取应对措施。金融机构也要积极引导企业逐步提高对汇率变化等外部风险的抵御能力,充分运用金融产品来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促进企业在发展中防范风险,在防范风险中做优做强。同时,各涉外经济职能部门加强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和对汇率走势的研判,进一步延伸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加强与涉外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及时将汇率变动趋势及影响传达给企业,指导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把握机遇,防范风险,建立健全与企业共同应对汇率风险的防控机制。

三是立足内部挖潜,强化成本管理。在当前各类生产成本较高的情况下,企业要强化生产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力争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一要降低单位产品的材料消耗,实现物化劳动的节省。在当前部分原材料价格高涨的情况下,企业要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机制,制定先进合理的材料消耗指标,并不断地使其向同行业的先进水平接近,从而保证成本的降低。二要提高劳动效率,实现活劳动的节省。劳动力成本是产品成本的重要构成部分。单位时间内,劳动效率越高,生产出的单位产品价值中所包含的活劳动耗费就越少,单位产品中的盈利就越大。因此企业要在开展增产节约,节能降耗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增产的前提下,实现成本的节约。三要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时间的节省。企业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观念,实现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在一定的时间内多生产质优价高的合格产品,避免过多的不合格产品,从而减少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消耗,客观上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四是加大对出口型企业的金融支持。金融部门要加大对外贸龙头企业、出口品牌企业、高新技术等出口企业,以及有订单、有市场的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针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发展形势及外贸企业特点,积极开发适合企业发展的贸易融资新产品,不断降低贷款门槛,拓宽抵押担保范围,简化企业融资手续。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承兑、福费廷、出口发票融资等多种融资形式,支持进出口企业的发展。

五是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出口企业应大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着力开拓新兴出口市场,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尽量减少对某一国市场的过度依赖,防范市场单一而造成的定价风险。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好国内市场,发挥好国际、同内两个市场在原材料、销售、生产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统筹运作,科学发展,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盈利能力,努力做优做强。

参考文献:

[1]徐剑明:当前我国外贸出口增量不增价现象探析.《对外经贸统计》,2004年第2期

[2]胡玉婷:浅谈企业降本增利的途径,《辽宁经济》.201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