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问题导学—合作探究—反馈指导”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问题导学—合作探究—反馈指导”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阐述了“问题导学—合作探究反馈指导”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以及各阶段的教学任务。并提供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践该模式的教学案例。

关键词:高中化学;问题导学;合作探究;反馈指导;教学模式;实践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11-0006-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11.002

化学新课改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以问题引导学生自学思考,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如何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笔者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践了“问题导学-合作探究-反馈指导”的三阶段教学模式。

一、“问题导学-合作探究-反馈指导”三阶段教学模式

1.三阶段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2.“问题导学-合作探究-反馈指导”教学模式各阶段的教学任务

(1)问题导学阶段

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化学课的学习首先要由问题引导。教师在分析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出导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自学,并鼓励学生通过自学发现和提出问题。问题导学阶段占用教学时间5-10分钟左右,主要任务是:

第一,揭示“学习目标”。依据化学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以及学情,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第二,出示导学提纲。明确自学的时间、内容、方法和要求。力求做到能向学生提供依纲据本、能挈领教材内容重点和难点、能激发学生自学兴趣的“问题”,为学生自学提供“路标”。

第三,学生自学。(1)要求学生依据导学提纲自学,了解教材内容。(2)找出疑难问题,标记后作为下一段合作探究内容。(3)试做导学提纲中提出的练习。

老师在进行“问题导学”阶段的教学设计时,应该考虑如何引导学生有效自学。学生自学时,老师应该巡视,注意关注了解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必要时进行点拨或鼓励,倡导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同时生成新的问题。

(2)合作探究阶段

这一阶段占用25分钟左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合作探究:

第一,把学生自学中解决不了的难题或生成的问题形成合作探究的议题。

第二,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师与生之间、组与组之间、生与生之间、师生与多媒体之间多维互动学习,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力争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第三,学生自主完成课本练习。

第四,及时小结。尽量让学生总结,老师点评,使知识上升到理论规律层面。

老师的角色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主要作用是导学、点拨、补充、点评,努力做到学生会的不讲,经讨论能会的也不讲,尽量放手让学生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流、动手操作,努力达到“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的状态。讨论中激励学生开动脑筋,各抒己见,大胆争论,从中获取知识、增长能力、获得体验。

(3)反馈指导阶段

这一阶段占用教学时间5-10分钟。主要任务是:

第一,学生完成随堂训练题。作为达标检测的试题具有巩固拓展性,可设必做题、选做题。

第二,要求学生快速和独立完成。老师巡视督查,提醒并纠正易错点。

第三,当堂完成作业。老师尽可能地现场批改部分作业,及时反馈矫正作业中的问题。

第四,对下一课时的预习作指导。

训练题力求做到具有典型性,突出重难点、考点,对知识加深拓宽;训练题力求做到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以及做到具有量力性,难易适度,题量适当。

学后的训练是检验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化知识为能力的主要手段。通过督导思维训练,力促温故知新,拓展知识,提高能力,磨炼意志。训练的过程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提升的过程,也是检测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过程。

对下一课时的预习作指导是跟先前的课堂教学最大不同,真正起到教师“导”的作用,让学生有的放矢自主预习,思考问题,为在课堂教学中取得收获打下基础。

二、“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复习”的教学案例

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4第一单元的内容,属于典型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本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基本内容基础上进行的简单复习,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一般方法和规律。SO2是大气污染的典型代表之一,在教学中不回避SO2对环境及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学生了解化学在解决环境及健康等问题时可能的方向和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2.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阶段出示导学提纲

探究问题1:“酸雨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便,产生酸雨的罪魁祸首是哪种物质?在空气中该物质是如何产生的?所有降雨都是酸雨吗?怎样防治和减少硫酸型酸雨?”

探究问题2:请设计并组装一套实验装置制取SO2,并证明SO2为酸性氧化物,具有漂白性、氧化性和还原性。

探究问题3:将等物质的量Cl2和SO2的混合气体通入潮湿的有色物质中,有色物质能否褪色?

探究问题4:如何检验SO2中是否含有CO2?如何除去CO2中的SO2?

探究问题5:已知SO2和CO2有类似的性质,请推测二氧化硫与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设计实验验证生成物。

探究问题6: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会有什么现象?将反应后的溶液分为两支试管,分别滴加双氧水和浓氨水,有何变化?其反应原理相同吗?

探究问题1,学生经过课前预习和教师的提示,基本上能够集体回答,成功解决了开课提出的问题“找到解决SO2污染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