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来自凉山深处的爱心呼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来自凉山深处的爱心呼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在凉山一些饱受和艾滋病之苦的村寨,出现了孤儿和一些无人照料的孩子。2005年9月16日,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在布拖县特木里镇创办了第一个“爱心班”,对其中一些最困难的孩子实施学习救助。而眼下,资金的缺乏正困扰着“爱心班”的生存。

寻求资金四处碰壁

他们兵分两路,四处“化缘”,只为那些急需帮助的孩子。

10月,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副总干事金和她的同事们不停地在西昌和成都奔波着。近年来,在凉山一些饱受和艾滋病之苦的村寨,出现了孤儿和一些无人照料的孩子。2005年9月16日,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在布拖县特木里镇创办了第一个“爱心班”,对其中一些最困难的孩子实施学习救助。而眼下,资金的缺乏正困扰着“爱心班”的生存。金和她的同事们为之奔波的,正是“爱心班”下一步运作资金的落实。

这一个月,金的QQ签名写着:“受气不足怪,我要调整心态。”用她的话说,一辈子的气都在这个月受完了,还有什么打击不能承受。她所说的“气”,是指某些企业甚至基金会对“爱心班”的冷淡态度。

“我是来化缘的。”这是金与记者见面时说的第一句话。就在几个小时前,她刚刚在一家企业那里碰了壁。“他们以为我是搞推销的。”金无奈地说,而这样的误解她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

“我可以等,但是‘爱心班’的那些孩子不能等啊!”金很着急,“爱心班”的孩子都是凉山地区的孤儿,他们的父母因感染艾滋失去了生命。几年来,金和她的同事们一直在努力帮助这些孩子,但是现在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这几年一直有基金会在提供资金支持,可是现在别人赞助的时间已经到了,马上就要撤资,孩子们怎么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金和同事们兵分两路,在西昌和成都寻求着资金。

“还是没戏!”金摇摇头,她和同事们每天都会通一次电话,相互汇报情况,可是从来没有什么好消息。

和记者一起吃饭的时候,金要求尽量简单,她又说起了“爱心班”的那些孩子,说他们现在一天只有两顿饭,一个星期才可以吃一次肉,她觉得自己如果吃得太好就对不起那些孩子。

街上“捡”来的彝家姐弟

这样的故事很多,金说每一段都可以让人流泪。

一聊起那些孩子,金脸上就再也看不到疲惫的影子。就像一个母亲,只要说到自己的孩子,眼里总是满含温情、骄傲,却也难免苦涩的泪水,为孩子们遭受的苦难。

2008年9月2日,为了建立喜德“爱心班”,她和几个同事与喜德县妇联的人一起核实当地孤儿的情况。走到两河口镇的时候,一个在街上卖东西的好心人把正在街上晃荡的吉克木呷指给金,说这个孩子和他的姐姐、奶奶已经在两河口镇流浪有一段时间了,都是周围的好心人给他们穿,给他们吃,他们才能活下来的。他希望他们可以获得资助。虽然,这两个孩子没有在金手里的核实名单上,但出于一份责任心,他们还是让吉克木呷带着大家到孩子们栖身的火车道旁的“家”去看看。

到了现场,他们看到被吉克木呷81岁的奶奶马海各各和瘦弱的姐姐吉克呷呷称作家的地方只是一个修建铁路后废弃不用的涵洞,寒冷又潮湿。他们的床是用竹竿散乱地铺起来的,上面的铺盖都很潮湿,而且十分破旧,唯一的一床被子还是几年前镇政府给他们买的。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是马海奶奶每个月48元的低保补助。

金和他的同事们做出决定,让这两个孩子加入“爱心班”。数日后,在喜德“爱心班”开班仪式上,吉克呷呷和吉克木呷穿上了新衣服,背上了新书包,和其他孩子一样,有聘请的管理员和厨师照顾他们。他们再也不会吃不饱,穿不暖了,而且还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上学了。

金说,吉克呷呷领到校服时哭了,喜德县妇联主席孙子伍加问她为什么哭,呷呷说,从他有记忆起,从来没有穿过新衣服,也从来没有想过还能上学,他说他要好好学习,报答所有好心人。

“爱心班”的孩子们笑了

在爱心人士的帮助和关心下,孩子们的脸上渐渐绽放出了笑容。

2005年9月16日,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在布拖县特木里镇创办了第一个“爱心班”,从九都乡和特木里镇的适龄孤儿中,挑选出最困难的45名孩子实施学习救助。这45名孤儿年龄在6-12岁之间,他们的父母因吸毒、感染艾滋病等原因死亡后,其抚养人没有能力供养他们读书。这个“爱心班”实行全寄宿制,由特木里镇中心小学负责提供教室、宿舍并安排授课教师,县教育局支付每个学生每月30元的生活费。中心除为孩子每人每月再补贴40元的生活费以外,还负责为他们提供所有的生活和学习用品,包括床、被褥、衣物、文具等。同时,由于孩子们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中心还专门聘请生活管理员,负责照顾孩子们的日常饮食起居。

与此同时,2005年9月,中心在竹核和尔古两个乡对50名失学孤儿实施了另外一种学习救助方法。具体办法是:与教育部门协商,从2005年9月开始,让这些孩子在村小学或乡中心小学就近插班上学。由中心为他们提供学习和生活用品,并对其抚养家庭实施生活救济和生产扶持。

2006年9月,中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渐开始扩大受益人群。根据深入调查,他们发现在美姑县的大桥乡及昭觉县的四开片区有很多孤儿需要得到救助,又在这两个目标社区建立了两个“爱心班”,对83名儿童进行了教育及生活救助。中心除了为每名学生支付80元的生活费,还负责为他们提供所有的生活和学习用品。同时,为了使孩子们得到更好的照顾,还聘请了专职的生活管理员和厨师,并为每一名受益儿童建立了档案,对他们进行跟踪管理。

到2008年,通过实施学习救助,共有180名适龄孤儿能够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其中,95名学生现在已进入小学3年级,83名孩子在读2年级。“爱心班”不仅给孩子们提供了生活和学习条件,还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家”。在这个“家”里,孩子们学习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会了互相关心照顾。孩子们之间以及孩子和生活管理员之间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关系。此外,孩子们还受到来自社会各界和海内外爱心人士的帮助和关心。渐渐地,他们的脸上绽放出了笑容。

“但是中心能帮助的只是少数地区的极少部分孩子。”金说,为了扩大受益人群,让更多孩子接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他们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而今年随着基金会的退出,“爱心班”运作已是举步维艰。

一封紧急募款呼吁

呼吁书已经发到网上,只想唤醒更多人的爱心。

“我和我的同事都是化缘人,不管成不成功,希望用我们的行动告诉更多的人,有这么一群孩子在等待社会的关注。”金和同事们写了一篇长长的呼吁书,发到网上,希望借助网络的传播,唤醒人们的爱心。

“目前有3个‘爱心班’的经费已经在今年10月用尽,因而面临着解散的危险。145个孩子眼看就要回到先前那种无家无学校的状态。”如果这3个“爱心班”就这样终结,那些孩子该怎么办?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因此决定向国内公众发起紧急募款,希望探询出一种持续的解决办法,比如和孩子建立起一对一的助养关系。金说,2000元就能资助一个孩子学习和生活一年。

“我们也希望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和定向捐助关系。”金说,每个企业可以负责一个班,冠以“某某企业爱心班”名称。支持一个“爱心班”,企业每年大约需要支付10万元人民币。“爱心班”的日常管理委托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儿童项目办公室负责,接受捐资企业的监督、检查和审计。中心和捐资企业双方将签订合作协议,落实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