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东日本大地震一周年见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东日本大地震一周年见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没有足够的人力与资金投入,没有长久的住民支持,没有对核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任何所谓东北复兴的计划都只是画饼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不知不觉间,东日本大地震已经过去一整年了。足以载入人类史册的巨大地震和海啸,牵动全球关注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在很多人心里划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时光飞逝,在复兴东北的美好愿景下,东日本大地震一周年的现实是什么样的呢?废弃物处理悬而未决

《朝日新闻》3月2日的朝刊上刊登了关于日本东北地震海啸近一年后的需处理瓦砾废弃物等总量和实际处理率的数值。说实话,这个数值或许会令一些鼓吹“日本速度”的人受到一定打击。去除核电站污染区域,沿海37个受到海啸侵袭区域的废弃物相当于2009年岩手全县垃圾处理量的10倍,而其中真正已经得到处理的瓦砾仅占8%。至于福岛县和宫城县,实际处理率的数值则更低,仅为5%左右。

根据日本环境省的原本计划,到2012年3月底需将所有的废弃物等搬运到指定的暂时回收点。截至3月12日,这一目标的达成率不容乐观。岩手县以87%的完成率暂列三县第一,宫城县则完成了70%的搬运任务,而饱受核电站危机之苦的福岛县事实上只完成了既定任务的64%。我身边的一位日本学姐就申请去东北做了为期一个月的废墟清理志愿者,据她所说,虽然你知道会有进展,但进展速度的确很不乐观。

我由此想起了去年的高田松原松木供养一波三折的事件。京都市政府为了每年举行的山火祭典需要燃烧大量的木材,而去年京都市政府提出接收岩手县高田松原的受灾松木后,由于担心放射线物质的残留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两次反悔,最后由千叶县的成田山新胜寺接收了这批松木,作为东日本大地震死难者的供养。尚有用途的松木尚且如此,又何谈废弃物?

与阪神大地震的情况不同,不仅仅是民众对于放射性物质的担忧,此外还由于东北大地震引发了巨大海啸,导致三县多处垃圾处理厂受灾,致使废弃物的填埋和焚烧速度进一步降低。海水的浸泡也使得原本可以再次利用的建筑材料等无法回收。也正因为如此才更加需要动员全日本的广域处理机制在瓦砾处理活动中得到充分发挥。

到3月15日为止,至少有65个自治组织等表明正在探讨接收受灾地区废墟瓦砾的可能性,但是真正已经确定了接收意向的,只有东京都对于女川町和静冈县岛田市对岩手县的瓦砾接收处理。2000万吨以上的废弃物今后将何去何从,还是一个很大的悬念。己所不欲,或施于人?

在最近无数对于受灾地的回顾和追踪报道中,我注意到了这样一个新闻。根据日本外务省3月16日的通报,日本已经提出计划,通过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无偿向加纳、塞内加尔、刚果、柬埔寨和斯里兰卡S个国家提供价值40余万美元的东北受灾地区生产的水产品罐头。对于这些水产品是否安全的质疑,日本外务省的官员表明都是已经检验合格的水产品。而我在日本外务省的网页上看到这样的说明:“本次提供的水产品是与在日本市场流通的水产品同等(品质)的东北受灾地区水产品”。

且不说这些送往欠发达地区人民的水产品是否百分百通过了检验,单看他们的放射线量检出标准,两者分别是每千克500贝克勒尔和每千克100贝克勒尔。而外务省的这一支援行动事实上从去年就已经着手,特意从国会预算中划拨出了10亿日元的专门款项,并购买了东日本大地震受灾地的水产品罐头,也就是说这批产品采用的是每千克500贝克勒尔的暂定标准,而非每千克100贝克勒尔的新标准(作者注:该段所指放射性物质及相关数值均为铯。日本目前主要有两个放射性物质的检出基准值,分别是碘乖口铯)。

再让我们看一下东北沿海的放射性污染有多严重。陆上的污染仅仅是冰山一角,流向海洋的污染更是惊人。当观看NHK(日本放送协会)制作的东日本大地震特别节目时,关于海洋调查的节目让我学到了一个新的数字单位:京。当人们习惯了日常生活中个十百千,乃至亿、兆这样的单位时,福岛第一核电站排放的污染物放射性是10京贝克勒尔。或许数零的方法比较直观,10京就是1后面带17个“0”。

当福岛核电站危机发生之后,日本原子能保安院的发言人曾经说过:流入海中的放射性物质会随着洋流逐渐扩散稀释,实际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应该很小。然而时隔一年,NHK与几所大学的共同调查显示当时的估计过于“乐观”,不仅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的水域受到了严重污染,甚至群马县内陆的湖泊和东京湾一带都查出了1000贝克勒尔以上的高度放射性水域。生活在其中的水生动物也因为食物链的聚集作用而受到了污染,不少高放射性水域内的鱼类检测出了远超过国家暂定标准的放射线量。而在海中发生的这一系列可怕变化,在短期之内不仅没有好转的方法,更有加剧的可能。

再让我们回到本节开头的话题。我可以理解日本政府经营国际形象和刺激受灾地生产的苦心,但却对日本政府将受灾地水产品援助给外国的做法难以苟同。不少日本民众从计划一开始就提出了反对,认为此举不仅会违反道德伦理,并且会影响日本的国际形象。归根结底,己所不欲,怎可施于人?樱花再开,复兴何时?

马上又要到了樱花盛开的季节。对于日本人来说,樱花有着特别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体现了日本人的生死观。只是花有重开日,受灾地会否有再次繁盛的时候?失去了住民的街道何时能够再传出欢声笑语?

援引复兴厅的数据,截至3月1日仍有578人在公民馆和学校大型避难所避难,17676人无法回到自己家而只能在旅馆、招待所和亲友家避难,而入住灾区临时房屋的受灾者则超过32 5万人。根据日本民间调查组织的数据,震后1年间,由于地震海啸的直接与间接影响,东北地区已有656家企业破产,是阪神大地震后破产企业数的3倍,由此造成的失业人数达到1万人以上。

复兴不是空口说出就会实现的。没有足够的人力与资金投入,没有长久的住民支持,没有对核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任何所谓东北复兴的计划都只是画饼。

东日本大地震的一年以来,我无数次地看到“复兴”这一个词,在车站的东北特产展会上,在游行人群的小旗子上,在街头捐款的学生们的T恤衫上,在烟火大会上,甚至是在小饮食店的特色菜单上。从一开始的振奋、鼓舞到现在隐约的焦虑和无奈。也许我所能看到的、想到的终究只是局部,但我和大家一样既看到了日本民众为恢复原有生活做出的巨大努力,同时也看到了日本政府振兴灾区进展缓慢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