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把握本真 灵性飞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把握本真 灵性飞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学以语言或它的书面代用品(文字)为物质媒介,形成一种想象的艺术形象,以再现现实生活和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意识。欣赏者通过语言的流动过程接受形象,通过自己的想象进入作品中的艺术世界。所以,人们称文学是想象的艺术。对于文学来说,语言又不是直接组成艺术形象的物质实体,而是引起想象的符号,所以,跟其他各种艺术相比,文学受物质条件的限制是最少的。从其可能性来说,文学是最自由、最带普遍性的艺术。

文学是想象的艺术,亦是最自由、最普遍的艺术。正因为文学有这样的特质,所以,也就注定了语文是一门由飞扬着作者灵性的特殊教学内容而形成的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是一门不仅训练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而且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其审美能力,实现人格的完善与心灵的和谐的课。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地渗透审美教育。最优化的语文数学,是以智育为中心,德育、智育、美育的“三位一体”。换句话说,就是语文教学不仅具有工具性,更应把握人文性。

可是,现行的语文教学又是怎样的呢?就以笔者目前的教育感受而言,以教授诗词古文的课堂内容而论,不得不说,教师对学生的美学培养,真是任重而道远。

诗词古文,是我国几千年的文明结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对诗词古文,笔者始终是以承担一种神圣的使命的感觉来教授的,始终不忘教学以陶冶学生的情感生命为旨归。因为就如优生优育是计划生育的基本内容一样,人文培养,审美情趣的锻炼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内容,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正因为其重要性,所以平素,老师大多十分重视这类教学:君不见,课堂上唾沫横飞费思量;亦应闻,考卷中古语层出重分值。尽管如此,可是不得不面对一个十分严峻的现实:老师竭尽全力的引导学生走进美的殿堂,可学生对于诗词古文却仍是一头雾水、一窍不通甚至拒之心门之外。为何会这样呢?经过几年的教学研究,笔者发现了几点原因:

一、忽略了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学生是老师教学的对象,也是对于美的共同欣赏者。诚然,对于尚处在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毕竟有限,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之间的“美学距离”差别较大。但是,在学生心中已然有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只要稍加点播,他们是能够成为和老师一起站在月下看梅影疏斜的赏评者。或许是诗词难把握,老师在教导中,常常忽略了这一点,总是把学生当做一个接受自己知识的承受者。所以在教学中,从不放心把说的能力下放给学生,或者给了,但由于给出的答案固定,总是对学生的发现给以否定的态度。长此以往,学生也就失去了或者说是忽略了自己对于诗词中美的感受。恶性循环,就导致了老师把发言权收归国有,从而演变成了一言堂,满堂灌的结局。有一次听课,上的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开始,老师设计了很多问题来问学生,而且问题设计的都很贴切,很有启发性。可是,大概是平时不问的缘故,学生们竟然从一上课就始终保持着握笔等待的姿势,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可以说是置若罔闻。到最后,老师很尴尬的把所有答案都自问自答的讲了出来。这是教育者的悲哀,更是教育的悲哀。

二、在倡导审美化教学的当下,仍然存在“失美”和片面理解“美”的错误倾向。

现在,大多老师、学生都认为高中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高考,所以现在的一切教学都应该围绕高考展开。在教学中,就难免会沿用陈旧的教学观念和题海战术,将语文课变成纯技术的训练,使语文教学刻板程式化。就连诗词古文教学也演变成了一背二默三套的固定模式,这就是所说的“失美”现象。这种教学教出来的是做题的机器。没有任何美的熏陶,只是纯熟的记忆。学生怎么能不拒之门外呢?后者泛泛理解审美,在美的形式上动足脑筋,利用五花八门的辅助教学工具和教学方式将一堂诗词鉴赏课包装得十分花哨,却流失了古文教学的本质,忽略了审古文之美,审的不仅是美的外表更是其丰富的内涵。这种教学怎么能不让学生一头雾水呢?这就是片面理解“美”的错误倾向。

三、学生对诗词中美的麻木。

现在的学生接触的知识太杂了,因为传播这些知识的媒介太多。电视、电脑、各种娱乐杂志等等。正应了一句话: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学生们毕竟还是孩子,心理的不成熟,对伪知识的辨别能力太差,对种种诱惑的抵御力太弱等等,造成了他们已经不能真正静下心来读诗词歌赋了。这些文化,对现在的高中生来说,已经是落伍、陈旧、无用的东西了。他们宁可听“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独自走下长坂坡,月光太温柔,曹操不啰唆一心要拿荆州,用阴谋阳谋明说暗夺淡泊”这样不知所云,没有章法的流行歌,也不愿花些时间看看“大江东去浪淘尽,多少英雄人物”这样凝练、隽永、给人无限想象的美丽篇章。他们也宁可看那些外表光鲜,内容空洞的娱乐杂志也不肯信手翻翻那些被捧为经典的古代文学。这样浮躁的读书氛围,能造就出怎样的审美情趣?悲哉!哀哉!

其实,归咎起来就是学生在诗词的学习中丧失了自己飞扬的个性,面对五光十色的花花世界失去了对真美的追求;老师在教学诗词时忽略了学生有自己灵动的思维,传授美学时规避了知识的本真

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对于新世纪的学生,我们必须调整美育的教学方法。因此,如何提高诗词的教学质量,成了我们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致力于打破诗词教学中的“满堂讲”“满堂灌”的沉闷局面,从多种方法入手,着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展多元化的教学,又着力避免过分花哨的形式,力求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概括起来就是嘴到、眼到、心到、手到。

嘴到:

古人谓“诗缘情而绮靡”,诗词借助于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语言,构造审美的意象,表现诗人强烈而凝炼的情致。但如果在诗词教学中过多地讲解、分析而忽视诵读,往往课文已学完,而学生读诗词还是结结巴巴,即使要求背诵的诗词,也是读得干巴巴的,更不要说品味诗意词趣了。所以,读是很重要的。怎么读?

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应是老师的范读,其次才是学生的自读。因为老师范读诗词,可以体现古文的节奏感或音乐美,也可以很顺利的带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比如说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第一次读可以以启发学生体会诗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为目的,读时特别要注意停顿的处理。第二次读可以以传达诗的意境为目的,读时特别注意某些重要音节的读法,如:“何时了”“多少”“又”“月明中”的读音可以读重些,拉长些,读出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来。把“昨夜”“故国”的音量升高些,尽量把学生带到那种对故国之思的哀愁中去。从而去把握作者写作此词的心绪和心境,这样自然而然,学生受到老师的感染,也同时在音调中就开始了解了这首词的情与境了,对于读便开始认真起来了。

而学生的自读,也不是让学生随意的乱读,而是要从自读中激发学生对古文这种陌生领域的探索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其文学修养的目的。怎样做?其实就是根据不同的情景分不同的学生来读:比如《鸿门宴》中关于樊哙为救沛公去见项王这一段就主要是对话,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来朗读,而且这些人都是古时的英雄,让男生读就更能激发他们体内本身的豪迈之气。读来声音也确实越发雄浑有力,读出了味道,品出了趣味。

眼到:

要得到美的享受,利用眼见的事物促发美感是最直接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自身教态的展示和板书的设计,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诱发美感产生。古诗词、古代文学本来就是一种含蓄的美,要把这种含蓄表露于外,最直接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老师自身的教态来展示。有时一颦一笑,一抬手一投足,一个细小的动作都会落入学生的眼中。这时,善加利用,把自身的教态和文章的节奏很好的结合起来,就自然带动了学生,不自觉的学生们就进入了这种古韵的氛围中了。“润物无声”、“以情动情”这是老师最本真的教法。

板书虽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但好的板书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将“厚”书读“薄”。它有助于促使学生从新奇的设计,美观的字体中产生学习兴趣,熟记所学的知识,从想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把握全篇情感,掌握其丰富意境,从而让他们能轻易背出词句来,笔者设计了一个简短而很有线条感的板书。把几个意象:淡酒、过雁、黄花、梧桐雨围着一个愁字一一摆开,自然让学生明白了这首词的主要情景和中心情感。由此可见,简洁新颖的板书具有提示要点、辅导记忆的作用,既能给学生以美感,又能起到强化知识的作用。

心到:

尽管学生有一定阅读能力,但他们的审美感知和体验,必然还存在不可解决的盲点。如果教师善于质疑,启发联想,便可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豁然开朗,问题也迎刃而解。各种方法也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启发质疑教学法,这个是很多老师都已经驾轻就熟的。

笔者觉得心到,最主要的还是要让学生学会联想。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诗则一般力求摆脱外在材料的重压,因而感性表现方式的明确性并不至迫使诗局限于某一种特定的内容以及某些特定构思方式和表现方式的狭隘框子里。因此,诗也可以不局限于某一艺术类型;它变成了一种普遍的艺术。可以用一切艺术类型去表现一切可以纳入想象的内容。本来诗所特有的材料就是想象本身,而想象是一切艺术类型和艺术部门的共同基础。”确实,想象能启发学生细细品味诗词中的美感,从而让学生明确在文学作品中,借助于想象和联想,可以把内容表达得更生动,意境更深远。例如教授晏殊的《蝶恋花》,这里的意象很多,要让学生很好的把握,“只有读者自己开始生产,才能产生”。笔者在课前准备了课件,课件很简单:就是把词中的意象提炼开来。譬如说:“槛菊”“愁烟”“兰”“泣露”几个词放在一张幻灯片里,然后让学生根据这几个词,像拍电影一样,把这幅图画说出来,当然这是要居于学生已经把握了全词的感情基调的基础上的。这样,学生自然就放飞自己的思绪尽情的发挥了。结果自然这节课学生收获满满。所以由这里笔者发现老师应该学会放手,让他们跨越时空去与诗词中的人、物相会,随屈原去两千年前的楚国会湘神,随太史公去《鸿门宴》上,看“项庄舞剑”、度“沛公遁逃”。能如是,学生就不会觉得学习诗词古文枯燥乏味,而是意兴盎然、其乐无穷了。

手到

显而易见就是要让学生自觉动笔。怎么做?让学生学完后改编诗词,培养创造性思维。譬如《雨霖铃》,教授完这篇词后,笔者当堂让学生根据这首词的情景,写一首现代小诗。其中,有位学生在保持原词的艺术风格及主题思想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自己灵动的心,写下了这么一句:“远处迷蒙,不是天在飞雨,而是你的心已不能承受。”让笔者惊诧万分。

再来就是在班级里办个赛诗会,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然后找一节课,让大家来品评,把优秀的作品挑出来,公示于众。这样学生自然就开始喜爱起这原本枯燥的文化了。

古诗文之所以久而弥坚的永立于高中课本之中,定然有其生存的必然性。看《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激昂,听《〈指南录〉后序》、的慷慨悲壮,和《琵琶行》的深沉哀怨,悼《锦瑟》之情意绵绵,悟《陈情表》之进退狼狈与反哺跪乳,赏《蜀道难》的奇思妙想,品《滕王阁序》之精美华丽。这些都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或悲或喜、或嗔或妍、或醉或醒、笑看人生、卧听风云,极易让学生产生美感,沉醉于如此美文中,一切结构之奇、语句之谐、修辞之工、内涵之深、道德之美皆出乎其内,又聚乎其外,并潜移默化于心。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握住这些古诗文的本真,让学生的灵性飞扬

参考文献:

[1]周瑛,金瑞欣.教育学[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2]刘叔成,夏之放等.美学(第3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季敏 昆山开发区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组 21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