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奉献者先享”应成为一种文明惯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奉献者先享”应成为一种文明惯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秋之夜,国家大剧院迎来了它的第一批观众――大剧院的建设者、农民工朋友和从这里搬迁走的居民们。国家大剧院以一场经典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向这两千名观众展示了国际一流水准的舞台设施。(9月26日《新京报》)

这是一条令人欣慰的“中秋新闻”,它让人看到了正在复兴的节日传统,更看到了正在重建的“礼物文明”和“感恩文化”。无论是“巨蛋”的建设者,还是农民工朋友,以及从这里搬迁走的原住民,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奉献者。在笔者看来,国家大剧院把首演献给他们,实际践行的是一种“奉献者先享”的文明模式。这对于经济日渐发达而人情日益淡薄的现今社会而言,无异于一声和谐的呐喊和一次文明的救赎。

有西方学者在对比礼物经济和商品经济之后指出,礼物经济是一种能帮助建立和维持人际信任和友谊的道德关系。利他的赠与和受赠的感激是这种关系的基础。换句话说,维系人际关系的不是金钱或权力,而是人与人互相关爱的“礼物”。“礼物关系”比“商品关系”更牢靠,它是建立、维持信任和友谊的基础。

然而在人际关系高度功利化的社会里,强者对弱者惯于摆出瞧不起的态度,而不会有感恩的表达,也就是笼统意义上的“为富不仁”;自然,弱者对强者也不会有“礼物”奉送,而是不断滋生所谓的“仇富情结”。不善于使用“礼物”,不善于表达感恩,这是功利化社会缺少人情味的重要原因。

“礼物”之所以可贵,原因就在于它是我们无法凭自己的力量获得的东西,“只有别人真诚赠与我们的东西才算是礼物”。“奉献者先享”也是一种“礼物”,它表达的是社会对奉献者的感恩情怀。

按照商品经济的逻辑,在国家大剧院建设过程中,建设者得到了应有的报酬,拆迁居民也得到了相应的补偿,一切都是依照经济契约在办事,国家大剧院似乎根本不必感谢他们,把首演献给他们更是多此一举。可是在礼物经济的逻辑里,我们不可以对奉献者缺少感恩表达,即便已经按照经济契约付费,依然还应按照礼物文明馈赠“礼物”。这样一来,双方的关系才是圆满的,才是真正和谐的,奉献者不仅得到了有价的物质补偿,更得到了无价的精神愉悦。

让重大工程的建设者也能亲身享受一下自身的劳动成果,让为重大项目搬离家园的居民也能亲身体验一下家园翻天覆地的变化,让默默奉献的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走进那些凭借其自身条件可能永远难以走进的地方去看一看――做到这些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感恩的习惯,愿不愿意付出真诚的“礼物”。期待“奉献者先享”能够成为一种文明惯例

【原载2007年9月27日《燕赵都市报》】